中国汽研:中国汽研(601965)机构调研纪要(2021年10月)
中国汽研资讯
2021-10-29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日期 交流机构 公司参与交流人员

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国联证券

2021 年 10 月 22 日 招商证券、兴业基金、平安资产、 副总经理/董秘:刘安民
太平资产、华夏基金、建信养老金、 总会计师:杨磊

钱唐永利、西部利得基金等 20 余家

公司三季度总体情况介绍: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整体经营平稳健康,符合公司整体经营预期。
2021 年 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91 亿元,同比增长 8.39%,其
中: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 14.37 亿元,同比增长 29.15%;装备 制造业务实现收入 11.54 亿元,同比下降 9.70%。公司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 4.96 亿元,同比增长 45.58%。

收入端,公司传统检测业务不断优化客户结构,新能源、智能网 联及风洞等业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装备制造板块特种车业务主动控 制规模,优选重点客户,业务量同比略降。利润端,毛利率较高的汽 车技术服务板块收入提升带动利润增长,此外还有棚改带来的部分非 经常性利润。

未来公司将持续围绕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主线,集中资源 聚焦技术服务核心主业开展研发和市场拓展相关工作;制造板块则主 动控制发展规模,着重提升发展质量。
Q1、公司在优质客户提升方面具体举措有哪些?

公司客户面比较广,公司近年一直在开展客户结构优化工作。主
要抓手还是从提升公司技术和标准的研发能力出发,围绕安全、绿色、体验主线开展标准技术研发,比如公司推出的汽车安全指数、智能指数和健康指数在业内已有一定影响力,相关标准和测试评价规程已被多家车厂认可;公司是首个在欧洲国家以外的由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官方认可的联合试验室,获得授权在中国开展 EuroNCAP 相关碰撞测试评价;公司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首个新能源车整车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承担纯电动汽车的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工作,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工作正陆续开展。

此外,公司也在持续完善自身能力建设,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筹建中,风洞试验室的投产等都为公司优化客户质量带来帮助。总之,公司坚持从构建能力开始就注重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引领,重视质量和服务,切实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车企实现产品品质、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促进汽车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
Q2、公司技术服务业绩在今年二、三季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全年的趋势如何?

公司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很多项目的交付和确认都是在二、三季度来追赶完成的,基数相对高点,所以二、三季度可能出现了同期相比增速下滑的情况。公司目前在手合同充足,全年来看整体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是没有问题的。
Q3、公司西部试验场上半年亏损,目前情况如何?


西部试验场公司是因 2021 年接受委托承接的国家课题验收,研
发投入加大导致的暂时性亏损,相关研发支出是公司整体研发支出规划的一部分,属于一次性支出的偶发事件,对西部试验场公司正常的经营没有影响。
Q4、三季报没有母公司报表,未来公司还会披露吗?

今年三季报的编报要求和格式都有一定调整,未来公司应该还是会持续按照披露要求来编报,当然公司也会重视投资者们的关注要点,在报告中进行相应解释说明。
Q5、公司能否做一下业务拆分,新能源车、智能车相关业务情况如何?

公司的新能源、智能网联相关业务和传统的检测业务是有交集的,不太容易单独拆分,比如新能源车同样需要做安全碰撞、整车、电磁兼容等传统燃油车需要做的检测项目。公司新能源中心、智能中心目前只是单独核算统计了研发性的相关业务情况。总体来看这两块业务的增幅应该是快于公司技术服务业务平均增幅的。
Q6、公司的定期报告中还会披露新签订单的情况吗?

公司在年报中应该还是会披露公司的新签订单情况,但因为公司有较多的技术服务合同是开口合同,合同的具体金额往往要待合同结算时才能最终确认,所以新签订单情况有一定参考意义,但与实际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Q7、目前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意见,公司是否有 OTA 检测相
关布局,未来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收入增量?

近期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应该说从产品准入角度加强了管理,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细则,我们乐观估计明年可能会有一些相应的细则出台。
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相关能力,并关注相应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公司的 OTA 暗室也正在筹建中。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与通信和软件检测相关的能力建设,但具体收入增量还是要基于法规标准细则、试验流程、市场需求、人力物力投入等因素来共同决定。
Q8、公司未来对专用车业务是如何规划的?

过去专用车业务占公司的收入比例较大,但利润贡献不足。未来这一块儿业务公司将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改善业务的盈利能力。
Q9、公司未来对燃气和传动相关业务是如何规划的?

这两块儿业务可以理解为是公司核心主业的一个衍生和拓展,总体规划是希望其能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这两块儿业务,公司都拥有核心技术,且业务的毛利率在制造行业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市场规模总体较小。另外,燃气公司零部件业务目前正在寻求向氢能动力零部件方向去延伸拓展。所以总的来看,未来这两块儿业务会保持健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公司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Q10、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国六排放标准是 2016 年发布的,中国汽研 2017 年上半年获得检
测授权,新车开发有一定周期性,本轮排放标准切换带来的业务增量主要集中在 2018—2019 年度体现,2020 年已进入尾声。今年公司排放检测业务抓住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标准实施的机遇,实现了业务量的持续提升。
Q11、检测行业管理变化及简政放权对公司有何影响?

检测行业的简政放权已经提了有几年了,其实汽车检测和测试评价还是一个门槛较高的业务,有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装备的投入、长期的技术积淀等等。所以尽管有很多竞争者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且近年检测机构的数量也在增加,但目前为止传统的 6 家检测机构的业务格局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而且我们认为不管如何“放管服”,国家在涉及安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监管是不会放松的,相关的监管要求应该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此外,现在很多车企自有的资源配置不能完全满足自身研发需求,所以他们对于我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另外因为技术变革和进步,汽车研发投入在逐年增加,关于检测业务我们应该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