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横扫汽车产业 人形机器人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广汽集团资讯
2024-12-28 13:00:50
  • 20
  • 30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王鹤王钊)“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汽车产业的新战略机遇。广汽集团26日在上海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GoMate是一款全尺寸轮足人形机器人,可在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物流、教育等场景实现广泛应用。

  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介绍,GoMate是广汽集团为未来生活打造的全新“智能工具”,公司已制定了清晰的量产规划,2025年自研零部件实现批量全球发售,GoMate整机在不同行业实现示范应用,2026年整机完成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AI之风在汽车行业越刮越猛。不止广汽集团,近期,多家汽车企业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跨界”成为该行业的重量级玩家。

  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车企比亚迪去年入股明星初创企业智元机器人,近日,比亚迪发布具身智能研究团队的招聘信息,研究方向包括算法类深度学习、控制算法、伺服驱动器和结构类人形、双足、四足和多模态机械结构等,宣告比亚迪正式投身具身智能产业。

297446090859376641.jpg

图为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小鹏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近期纷纷公开宣布布局该领域:

  小鹏汽车11月发布自主研发的AI人形机器人Iron。机器人“大脑”采用小鹏汽车自研图灵AI芯片,拥有3000T算力,Iron机器人已在小鹏汽车的广州工厂投入P7+车型的生产实训。

  奇瑞汽车与AI公司Aimoga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Mornine,并为Mornine设定了第一阶段入门店做导购的角色。

  长安汽车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公司将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计划5年内投入超500亿元,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和人形机器人领域,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25日晚,久未露面的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的全部”,称理想未来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他认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很高兴年底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计划进入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也许相当于2007年的移动互联网,或者2012年的新能源。”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

  技术与供应链“共振”

  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汽车智能化之路带来了全面变革,人形机器人是市场热点也是汽车产业的新起点。

  不久前,人工智能的标杆企业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公开称,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三大机器人应用即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这一观点已成为全球行业共识。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金桥说,无人驾驶是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最重要的一个载体,两年之后是人形机器人,这两大领域都是10万亿元规模的市场。

  专注科技创新投资的美国方舟基金(ARK Invest)称:“特斯拉正在设想超越人类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根据我们的研究,如果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投入使用,未来可以产生24万亿美元的收入。”

  “下一阶段汽车行业将进入全面AI化竞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汽车企业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过去的竞争力已经很难支撑汽车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必须基于高地和支点,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体系,实现战略迁移。

  张永伟说,立足汽车技术链与产业链,进一步发展聚合型的智能产业,具身智能或者说人形机器人技术就是代表,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

  “汽车是标准化的能够承载AI大模型物理世界的载体,未来可能有更多机器人的形态、具身智能的形态。”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指出。

  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玩家主要包括汽车企业、科技企业、家电企业、初创企业等。车企之所以能够“丝滑”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最重要的原因是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底层技术、供应链体系、生产环节均有较强的协同与共振。

  业内人士介绍,车企在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开发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在供应链上存在大量重叠,同时,汽车工厂也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商业闭环,并且可以外溢到更多应用场景,加快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步伐。

  华西证券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有望实现0-1的进程,特斯拉有望引领量产落地过程。人形机器人短期内有望首先突破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等B端场景,中长期逐步突破极端作业、家用服务等更为复杂的场景。

  华西证券认为,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核心。从细分投资赛道看,需关注两个维度,附加值和国产化率。国产替代维度中,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和六维力矩传感器等目前国产化渗透率仍较低,未来空间巨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