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白酒行业消费需求萎缩,进入存量竞争,“去库存”成为年度关键词之一。
今年以来,许多白酒经销商因库存承压开始“只出不进”,为了收回现金流,甚至低价抛售库存酒,白酒市场价受到影响,连高端白酒的“定海神针”飞天茅台也频繁陷价格波动。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5月份的行业交流会上表示,白酒产业仍将处于去库存周期,存量时代特征愈发鲜明。
二三线酒企变动大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60%经销商、终端零售商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库存有所增加。
除了消费疲软、酒饮需求转变,部分酒企为冲业绩持续向经销商压货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作为“酒业流通第一股”,华致酒行今年业绩受冲击,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过去三年同期,华致酒行分别能实现5.81亿元、3.54亿元、2.31亿元的净利润,而今年前三季度仅为1.68亿元。
即便有经销商“兜底”,白酒厂商的库存压力仍在上涨。
据《国际金融报》统计,截至第三季度末,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货总和为1363.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
存货周转天数指标的变动,更能反映不同酒企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经营能力的变化。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4家库存周转天数出现上涨,占比70%。
数据来源:iFinD 制图:水芙蓉
存货周转天数上涨较多的是二三线酒企。
其中,岩石股份(上海贵酒母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从去年同期的433天猛增至2018天,变动天数高达1585天,位列增长榜首。酒鬼酒、金种子酒、口子窖等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也有显著上升,分别增长441天、281天和211天。
区域酒企的库存表现出现分化。
甘肃的金徽酒、江苏的今世缘存货周转天数有所减少;安徽的迎驾贡酒、四川的水井坊、河北的老白干酒则分别增长58天、36天和8天。
周期性调整下,高端白酒的价值凸显。
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和古井贡酒作为白酒行业的“绝对头部”,存货周转天数变动幅度也相对较小。
其中,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甚至有所降低。另外四家出现上涨的企业中,泸州老窖、古井贡酒、五粮液的上涨天数在20天—38天之间。
涨幅较大的是洋河股份,其存货周转天数去年同期的630天上升至702天,上涨72天。不过,多家券商研报指出,这是公司为保证渠道库存健康、长期可持续发展,主动控货的结果。
事实上,今年中旬开始,市场陆续接连传出白酒厂商暂停发货、主动降速的消息。
六七月份,有茅台经销商表示,收到取消飞天茅台12瓶装投放和开箱政策的通知;西凤酒发通知称,暂停接收老绿瓶系列产品订单及货物发运;泸州老窖旗下核心单品国窖1573也宣布暂时停货。
孙婉秋摄
寻求破局之道
今年以来,多家酒企明确表态,不盲目寻求增量,“要让经销商有利可图”。
舍得酒业副总裁邹庆利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主动降速,通过持续控量挺价,渠道库存压力正逐步释放。
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也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坚持“有价才有市、有市才有量”的量价逻辑,推动市场实现良性增长;不盲目压款、压货,让经销商无后顾之忧。
酒鬼酒是今年以来存货周转天数增长较多的酒企,公司方面针对该问题表示,面对行业困难局面,将通过加强团购、电商、餐饮等全渠道布局,加强大众价位段产品布局,以及强化管理等举措,帮助经销商消化或转移库存压力。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2023年三季度开始白酒行业步入“肉搏”阶段,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其认为不同梯队酒企采取的打法也不尽相同,头部酒企侧重于占领消费者心智,二线酒企加强渠道端争夺,中小型酒企则更多得挤压库存。
从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白酒行业的整体库存压力依然存在,尚未迎来拐点。供给端上,前几年部分酒企大幅扩产,明年还将会释放一批新的产能。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直言,2025年依然会是中国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关键年。
他指出,行业依然面临着整体产能过剩、社会库存过高,以及消费需求不足等挑战,其中库存问题带来的大面积价格倒挂问题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难点。
若积极来看,目前名酒在礼品、宴席等方面的社会刚性需求面没有改变,相关头部酒企价格已在筑底阶段,震荡幅度降低。随着未来社会面经济的恢复,以及酒企积极的去库存战略,起码名酒层面的库存问题会在明年得到大幅的缓解。
对中小酒企而言,明年库存压力是否会进一步承压?
蔡学飞认为,对于没有品牌、渠道、技术及价格优势的中小型酒企而言,如果不积极转型酒庄、电商等新模式,未来可能会很快被边缘化。
过去多年间,白酒产业销售主要依赖经销商渠道,如今电商已成为新的增长突破口。中国酒业协会指出,主播带货、线上商城、社交媒体、即时零售等渠道将是企业和经销商拓展新渠道的方向。
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通过旗下数字营销平台 “i 茅台” 实现147.66亿元营收。记者搜索主流电商平台发现多家规模酒企均已开设了线上官方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