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苏2019年11月7日投资者调研报告
安迪苏资讯
2019-11-12 00:00:00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蓝星安迪苏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投资者交流活动

一.会议简介
1. 调研时间:2019年11月07日
2. 调研机构:中国电子、新华联、江苏聚合、惠州润邦、广东潮金、北京珏岩等
3. 接待人员:上市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上市公司副总经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南京分公司总经理
4. 调研形式:工厂参观调研
5. 调研内容:
• 南京工厂参观;
• 观看上市公司中国战略视频;
• 针对参与者感兴趣问题做出解答。

二.安迪苏发布中国战略视频,地址如下:
http://mp.weixin.qq.com/s/WOJinclNQPvzuAC4WiCU6g

三.安迪苏的中国战略:深耕中国 放眼世界
1. 回顾80年的发展历史
1939年,安迪苏在法国科芒特里成立。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安迪苏就致力于在食物价值链中发挥关键作用。安迪苏通过为动物营养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进而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同时力求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安迪苏以极快的发展速度,成长为全球三大动物营养添加剂生产企业之一。今天,安迪苏的蛋氨酸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二,其中液体蛋氨酸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安迪苏与中国的渊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和密切,安迪苏在2006年迎来了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加盟中国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工领域领军企业——蓝星集团,正式成为一家拥有法国血统的“中国企业”。加入蓝星集团之后,安迪苏和蓝星集团决定填补中国没有液体蛋氨酸生产工厂的空白,开启中国蛋氨酸国产化进程。
2015年,安迪苏在A股主板上市,成为首家在中国上市的国际公司,与中国投资者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和未来投资价值。

2. 2019年中国市场
2018年下半年开始,非洲猪瘟在全国蔓延,导致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大幅减少。长期来看,只有加强养殖管理,推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性检查,才能杜绝类似疫情的发生。因此,从某种方面来说,非洲猪瘟疫情对于加速中国养猪行业的工业化养殖进程有长期的积极作用。长久来看,这将带来猪类蛋氨酸的市场需求增多。
在非洲猪瘟对猪养殖业带来重创的情况下,有大量的消费者出于安全和经济的考量,转向禽类肉——尤其是鸡肉——消费,因此中国禽类的需求大增。禽类肉零售价格从2019年5月开始上涨,并不断创造新高。丰厚的利润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禽类养殖业,从而进一步带动禽类养殖所需蛋氨酸的市场需求。预计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将延续至2020年。
不论是面对大幅上涨的禽类蛋氨酸市场需求,还是未来随着猪养殖业的工业化推进带动猪类蛋氨酸的市场需求增多,亦或是反刍动物的特殊产品需求,安迪苏都有合适的产品和充足的产能来满足。安迪苏作为全球唯一一家覆盖各品类蛋氨酸及其他特种产品的供应商,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创造跟多价值。

3. 中国未来发展战略
安迪苏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在公司全球销售区域划分中,只有中国是以单一国家的形式构成一个单独的销售区域。在成为中国化工集团和蓝星集团的一份子以后,安迪苏中国区在销售、出口、生产成本、产能、以及员工人数等各个维度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安迪苏的客户遍布全国。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及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安迪苏不断根据其产品供应和需求路径调整分销网络。安迪苏目前在中国设立有九大分销中心,分别位于北京、郑州、大连、青岛、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昆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安迪苏中国亦成为整个集团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即成为液体蛋氨酸和维生素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
纵观我们的业务布局,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对我们全球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首先从需求量来看,中国是全球蛋氨酸需求最大的市场,目前每年的需求量约为25万吨。中国需要用7%的全球可耕地面积为22%的全球人口提供食物,如何向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提供安全优质的食物仍然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挑战。推行工业化养殖,并使用动物饲料营养添加剂蛋氨酸来提高产肉效率,是目前应对这一挑战的最具成本优势又兼顾可持续性发展的解决方案。
从全球液体蛋氨酸的市场渗透率来看,目前全球液体蛋氨酸使用量占蛋氨酸全部使用量的比例约为40%,而美国、墨西哥等养殖业发达的国家液体蛋氨酸的使用量占比超过60%。中国作为全球蛋氨酸规模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市场,液体蛋氨酸的渗透率却只有22%。预计随着中国养殖业工业化和集约化的不断推进,液体蛋氨酸的渗透率和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针对参与者感兴趣的以下问题做出解答
1. 第二次参加进博会的情况
11月6日,安迪苏第二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馆内举办了80周年庆典仪式。
董事长郝志刚在庆典仪式上分享了安迪苏在中国市场的愿景和长期承诺,同时表示控股股东中国化工集团和蓝星集团将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安迪苏,助力安迪苏实现更多的资源共享、把握更多成长机会。他表示,安迪苏庆祝成立80周年,不仅是分享公司的光荣与梦想,更是希望与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一道,凝心聚力加速前行,携手共赢共创下一个80年新的辉煌。
安迪苏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目标是成为中国蛋氨酸和特种产品行业的领导者。同时,背靠中国,放眼全球,“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机遇。安迪苏位于欧洲和中国的生产基地和全球销售网络能完全覆盖“一带一路”的沿线区域市场。跟随“一带一路”的步伐,安迪苏将积极拓展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 与蒙牛签署战略协议的情况
11月6日,安迪苏首席执行官让•马克和蒙牛乳业集团党委书记孟凡杰代表双方企业签署重大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立足现有经营业务、专业能力和资源条件,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战略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三大领域:
• 奶牛养殖技术研发与合作:包括安迪苏将与蒙牛下属企业开展与奶牛养殖技术为主题的研发合作项目,推广奶牛日粮氨基酸平衡和奶牛健康高效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蒙牛下属企业奶牛养殖的综合效益等。
• 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交流:双方将以各种形式共享科研成果、强化奶牛养殖技术和经验的传授及培训、利用各自领域内的资源优势共同探讨推广一套能够节约饲养成本、提升奶牛生产性能、健康及繁殖等方面的实施方案。
• 蒙牛“爱养牛”采购平台为载体,以安迪苏产品和技术为依托,加大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

3. 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全球化的客户基础能帮助安迪苏抵御单一市场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安迪苏是动物营养与健康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凭借丰富的产品组合、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团队,向全球逾100多个国家约3500名客户提供创新动物营养添加剂解决方案。
• 建立在多个国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能帮助安迪苏在货币波动中保持优势。安迪苏在全球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在欧洲、美国和中国拥有10个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分布欧洲、美国和中国,为动物饲料领域设计、生产、推广可持续的营养解决方案,并在欧洲/非洲/中东、北美和中美、南美、亚太和中国五个区域拥有自己的销售组织。在目前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各国贸易摩擦增多的情况下,安迪苏将利用其作为国际公司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优化供应链路线,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 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让安迪苏面对新进入者时,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任何行业都会存在潜在的进入者,公司对他们也有关注和一定的了解。安迪苏现有南京工厂继续保持历史最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带来了竞争优势。有的新进入公司因自身技术,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使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现有产业环境下无力竞争。所以尽管每个进入者都会带来一些冲击,但能否持续的给整个行业带来压力或变化是不一定的。安迪苏作为现有的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维持住现有的竞争优势。
• 不断丰富和创新的产品形式,帮助安迪苏在新市场环境下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安迪苏南京液体蛋氨酸工厂二期项目按计划推进,主体工程已获得环评许可,新建仓储物流设施取得建设许可,而该设施的总体工程也已基本完成,这将帮助安迪苏不断扩大在禽类领域的产品优势。于此同时,安迪苏以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的速度,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构成。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安迪苏依靠强大的服务能力,不仅为客户带来优质的产品,更带来高附加值的配套服务。

4. 蓝星集团对安迪苏发展的期许
• 安迪苏作为中国化工集团旗下唯一的健康营养行业上市公司,对于控股股东蓝星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来说意义重大。安迪苏集结了自身以及控股股东公司的优势资源,通过上市进一步优化企业治理水平,获得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支持公司把握外部并购的成长机会。作为大股东,中国化工集团和蓝星集团仍将为安迪苏提供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政府关系层面,实现更多的资源共享。
• 在中国化工集团和蓝星集团的支持下,安迪苏有更多的机会与国有大型企业展开合作。安迪苏在本次进博会中,就与中粮集团旗下的蒙牛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 蓝星集团对安迪苏管理层一如既往的支持。作为控股股东,蓝星集团充分相信安迪苏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可靠性,给予管理层充分的信任,由其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日常运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