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地产(600048)4月15日晚发布2018年年报,公告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945.14亿元,同比增长3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04亿元,同比增长20.92%。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
保利地产表示,2018年,公司销售再创新高,实现签约金额4048.17亿元,同比增长30.91%,位列行业前五、央企第一,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70%;签约面积2766.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36%。
城市深耕优势显现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5.0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2017年降低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增速较2017年降低6.4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利地产2018年依然实现销售再创新高,且城市深耕优势显现,公司一二线城市及六大核心城市群销售贡献均达77%,其中在珠三角实现签约销售117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此外,单城签约过百亿城市12个,广州实现签约400亿元,佛山、北京超过250亿元,东莞、中山等首次突破100亿元。
公告还显示,2018年公司拓展项目132个,新增容积率面积3116万平方米,是年度签约面积的114%,为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拓展成本1927亿元,平均楼面地价6186元/平方米。 公司持续加大一二线城市及核心城市群的渗透深耕,年内一二线城市拓展金额和面积分别为74%和61%,且三四线城市新增容积率面积中53%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新开工面积439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17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末,公司待开发面积9154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60%,六大城市群合计占比69%。
在财务指标方面,公司毛利率提升1.45个百分点至32.49%,得益于结转项目价格上升,房地产结转毛利率也提升至32.68%;实现投资收益26.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06%;净利率13.44%,与2017年基本持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77.97%,基本保持稳定;净负债率80.55%,同比降低5.8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账面有息负债2636.5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 直接融资占比分别为71%和15%,有息负债综合成本仅约5.03%,具备突出的规模及成本优势。
两翼业务加速市场化发展
公司介绍,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保利地产构建了多元化的土地资源拓展模式,在招拍挂、收并购、合作开发、旧城改造、央企整合、产业拓展等渠道均形成了突出的资源整合优势,完成中航国际旗下地产开发业务整合,落实及储备多个旧改、城市地标、主题公园、特色小镇、产业园项目,均具备突出的成本优势。
依托房地产开发主业,公司整合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在综合服务与不动产金融领域形成十余个专业板块,重点发展物管、经纪、商管、建筑、房地产基金等产业,推动公司整体服务水平与品牌形象提升,积极培育会展、文旅、康养、教育、公寓等产业,构建不动产生态发展平台。
公告显示,保利地产两翼业务加速市场化发展。综合服务方面,物业管理布局全国131个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物业管理行业前五;商业管理板块运营项目65个,管理面积266万平方米,累计外拓购物中心10个、酒店4个,以轻资产模式实现品牌及管理输出;公寓、教育、康养等板块也取得一定发展。
不动产金融方面,公司累计基金管理规模逾10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50个,其中信保基金多次被评为“中国房地产基金十强”。
此外,两翼业务还借助资本运作,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投顾与业界龙头合富辉煌完成股权整合,双方一二手物业代理业务融合发展,2018年末累计覆盖超过150个城市,代理项目超过1700个。保利物业收购区域校园物业管理龙头湖南天创物业,完善物业管理4 2的多业态布局;持续探讨进一步资本运作,夯实行业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