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力合科技资讯
2021-12-22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证券代码:300800 证券简称:力合科技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1-006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活动□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陈龙

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 宋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向宇、肖德威

弘毅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樊可

参与单位名称及

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亓辰、曹智明

人员姓名

湖南天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陈海强、熊征、文瞬林

湖南甲骨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张锐、潘文涛

湖南华洲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周红豆

深圳宇纳天添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秦子玄

时间 2021 年 12 月 21 日

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青山路 668 号

上市公司接待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侯 亮

员姓名 证券事务代表:廖 芸

来访调研人员参观了公司的产品展示厅,董事会秘书侯亮
投资者关系活动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经营发展状况。
主要内容介绍 问答环节

1、 公司的行业竞争优势?


在水质监测领域,公司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全国共38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协助环保部门参加了数十次全国性重大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或重大活动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多次获得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承担了较多的国家及各级环保部门地表水水质监测建设项目,在“十三五”国控地表水监测站建设或改造项目中,力合科技提供仪器数量份额超过40%,并承担了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的软件开发;积累了丰富的水质监测系统建设、管理、数据应用经验,在水质监测领域中的技术和品牌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在气体监测领域,公司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单位。公司紧跟当前市场需求的热点问题,实施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着力于技术门槛较高的新赛道。针对空气污染物源解析监测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了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 PM2.5、PM10、VOC 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的组分监测,通过组分的数据与常规污染物数据进行比较和变化趋势分析,对污染物具体成分变化及来源进行分析,已在多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
同时公司着力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推出了新一代环境监测咨询服务模式,同步推进智能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的优化、定制工作,采用自动或人工,在线、连续、即时等多方式、多模式的监测和信息化技术,将排污企业、入河湖口、面源风险点等环境风险敏感点,组合纳入监测监管方案,获取支撑政府决策的多维度、准确、可靠、可溯源的数据,应用 AI 技术、数据模型、可视化表征等先进技术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厘清责任、精准溯源,向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措施、专题报告。

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公司将在夯实环境在线监测业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第三方检测、环境监测咨询、环境溯源调查等新业务,持续开展高端需求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紧抓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发展方向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点:1 是从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向先进制造带动先进检测服务方向发展,2 是从数据生产向数据分析和应用方向发力,挖掘数据价值,3 是从水质监测龙头向水、气、土及实验室环境监测/检测分析全面发展。
3、 公司的销售策略?

公司紧跟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步伐,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巩固了水质监测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技术优势,并积极拓展新业务、新市场,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在空气/烟气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多机会,建成了一批示范性项目,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积极开展高端需求营销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着力提升国家及省部级等高端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方案解决能力。同时,公司业务面持续向地市、县区、工业园下沉,着力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业务。该类业务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成都泉水河流域、滇池流域及长沙高新区“空气污染特护期保障”等项目中开展了应用示范,在生态环境监管、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4、 环境监测咨询服务、第三方检测新业务预期市场空间有多大?

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监察垂直改革,监测、监察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两个重要抓手,环境监测事权上收有效解决了环境监测与地方管辖的独立性问题。但垂改后,事权、人员编制、财政支出上收,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仍然要承担监管职能、承受考核压力。地级市环境监测站的隶属关系和职能发生了较为显著地变化,城区和县城水质、大气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还需要依靠基层环保部门落实,积极承担起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
同时还要应对环境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以及信访监测等工作,因此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能作为地方环境监管部门监督辖区环境的有效手段。

根据 2020 年6月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截至 2017 年,我国固定排放源约 358 万个,其中各类水污染排口超过 120 万个,目前安装了在线监测的只是其中占数量较少
的重点排放源,2021 年 3 月 1 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实
施,覆盖排污许可管理全要素,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按照规范开展自行监测或可委托其他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2021 年 11 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组织召开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牵头编制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等 13 项标准送审稿技术审查会,截至目前,为支撑国家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监测司部署配套的 45 个大类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标准编制任务已全面完成,正陆续发布,将全面助力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落实落细。同时受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护境内河流制度的推行,现有流域面积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4.5 万条。目前开展的环境监测,包括自然水体和污染源的水质监测布点、接入系统的监测终端数量还很少。

面对中小排放源监管及基层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公司持续推进智能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的优化、定制工作,突破多项自动监测技术,率先实现 100余项水质指标的自动监测,单条检测线日分析样品能力超过 500个,且每个样品的检测参数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随着当前行业发展、监管需求和企业污染排放自行监测要求的落地,环境监测咨询业务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5、公司员工数量有多少?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研发费用及占比。

截至上年末公司员工 949 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 13.17%,
运营维护技术人员占比 63.22%。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 4236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7.02%;2020 年度研发费用为 5180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6.69%。

6、行业发展环境如何?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 年)》、《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件,为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持和政策后盾。

此外,“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引发了碳计量、监测的市场需求。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需求,生态环境部提出总的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202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
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提升国家、区域流域海域和地方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短板。加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

求意见稿)》要求,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监控预
警。加快推进废水、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的研发与
应用。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水
平。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涉铊行业企业分布密集区域下游,依
托已建水质自动监测站加装铊、锑等特征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
测系统,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区域及其
周边水、气、土壤等开展重金属长期跟踪监测。公司的技术和
产品储备充足,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应急监测应
用案例丰富。

接下来一段时期,国家及各省份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
护规划、“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及有关落实《关于深
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系列政策预计也将要出台。
综上,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启动,监测机制的完
善、监测项目的完备和监测要求的提高,带动了我国环境监测
设备市场需求的增长,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发展机遇良好。

附件清单(如有)无

日期 2021 年 12 月 22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