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8亿收购绿十字 博雅生物“掘浆”野心渐显
博雅生物资讯
2024-07-19 21:14:29
  • 2
  • 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秀兰


K图 300294_0

  继2021年华润医药斥资50亿元入主后,博雅生物在向血液制品行业第一梯队迈进的路上,再有新动作。公司最新公告显示,以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后者拥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为104吨。

  我国自2001年5月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这让行业企业数量稳定在28家。采浆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除了博雅生物,多家血液制品企业都在“卷”采浆量。

  耗资18.2亿新增4个浆站

  7月18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近日与GC Corp.(以下简称GC)、Synaptic Healthcare 1st Private Equity Fund(以下简称Synaptic)及46名韩国籍自然人股东(以下简称个人卖方)签署协议,以自有资金18.2亿元收购GC、Synaptic及个人卖方合计持有的GREEN CROSS HK HOLDINGS LIMITED【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十字(香港)】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十字(中国)】。

  图/博雅生物公告

  博雅生物此举旨在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做大做强血液制品业务。绿十字(中国)在血液制品领域的实力,确实不俗。绿十字(中国)是GC通过绿十字(香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血液制品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安徽省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为1.59亿元。具体业务方面,绿十字(中国)专注于血液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目前拥有白蛋白、静丙、Ⅷ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6个品种16个品规,现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为104吨,2017年至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13%,在凝血产品领域,特别是人源Ⅷ因子方面,绿十字(中国)具备产量等优势,同时还引入了重组Ⅷ因子,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绿十字(中国)实现营收2.39亿元。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国家在总量控制、流通控制、生产质量等方面加强了行业监管,自2001年5月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同时对行业实行GMP认证制度。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约有28家血液制品企业,其中25家通过2010年版GMP证书认证。基于此,浆站数量和采浆规模成为制约血液制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来频频拓展采浆规模

  博雅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8个品种22个规格。在2012年上市时,公司仅有4个在采浆站,与行业头部企业差距明显,2019年-2021年,采浆量分别约为371吨、378吨、420吨,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年7月,华润医药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向增发”的组合方案,斥资50亿元成为博雅生物控股股东。这也让博雅生物对提升采浆量有了底气。博雅生物表示,随着华润集团成为其实控人,将拓宽浆站拓展区域,在全国范围内申请新设浆站,进而增强原料血浆供应能力。对新设浆站,通过采取先租后建、构建浆站建设标准化流程,缩短浆站建设周期,以尽快能够实现原料采集。结合华润集团与战略省份的合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浆站总数量30个以上、采浆规模1000吨以上的目标。

  要知道,年采浆规模1000吨目前已经成为血液制品行业头部的门槛。在华润医药入主后,博雅生物2023年的全年采浆为467.3吨,同比增长6.47%。照此计算,在收购绿十字(中国)后,博雅生物的年采浆量将有望突破600吨。

  这显然不是博雅生物的最终目标。按照博雅生物在2023年年报中的说法,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核心财务指标翻番的目标,其中便包括通过积极寻求行业内血液制品企业整合机会,加强浆站拓展团队建设。

  同一天,博雅生物还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泰和博雅单采血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浆站)、乐平市博雅单采血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平浆站)获得江西省卫健委会颁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

  血液制品行业“内卷”

  由于国家目前不再批准新设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行业竞争演变为现有企业的“内卷”。

  近年以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包括派林生物、卫光生物、广西冠峰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实控人先后发生变更,更有企业豪掷逾百亿元入局。2023年12月,为完善旗下血液产业链布局,海尔集团耗资125亿元收购基立福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并合计获得26.58%的表决权。今年6月,交割完成,上海莱士董事会按照交易协议完成改组后,海尔集团将成为其实控人。行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为行业龙头的竞争格局,几家企业的年采浆量均超过1000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新增在营浆站33家,全年共采集血浆12079吨,同比增长18.6%,前述四家公司合计采集原料血浆超7000余吨,约占国内总采浆量的60%。

  从产业链条来看,处于上游的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质量是血液制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不难理解各家企业对拓展采血浆站资源的热衷。

  与此同时,行业供需矛盾颇为突出。国内血液制品的使用量和临床应用领域持续扩容,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据米内网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血液制品市场销售额达224.9亿元,同比增长 23.6%;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数据统计,预计到2027年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80亿元,2022年-2027年复合增长率11.6%。另据公开数据,2022年我国在采单采血浆站数量不足300家,全年国内总体采浆量突破10000吨,与实际血浆需求量仍存在较大差距。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