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最新财报解读#万科“领跌”躺枪被骂 比股市更严厉的风险正在逼近
善良的谢子轩1
2020-03-19 12:01:48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上市公司最新财报解读#【多面视界(DMviews) 写于2020.3.18,彼时万科领跌。更新于3月19日】

最近地产股跌惨了~正巧这两天是万科的年报发布和业绩会时节。

看到不少网友评论,类似“中短期地产股被万科干废了。”

原因是万科平滑业绩、减少分红,把大家对地产的预期带低了,以后地产估值还会被压。

键盘侠又一次把多面君逗笑了,笑了好一会儿。

在美股第4次熔断,金融问题层出不穷的环境里,H股早已受到波及,A股也难独善其身。

这种时候,骂万科,不如看到万科带来的预警,然后好好思考,要如何在寒冬中“活下来”。

毕竟,可能比股市更严重的风_险,正在逼近...

(数据截止2020.3.18收盘。不过3.19开盘地产股同样,全绿)

“妖言”惑及地产股(小标)

经历了4次熔断,西半球逐渐夜深人静。

大家的预期一次次被拉低。

3月18日道指期货跌833.5点,标普500指数期货跌3.7%,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4.5%。到3月19日,美股继续下跌,标普500指数跌幅扩大至7%,触发十天以来的第4次熔断,美股暂停交易15分钟。

对于刚开市不久的A股和H股,果然,又是跌跌不休的一天。

3月19日开盘,沪指报2719.41点,跌0.34%;深成指报10023.12点,跌0.06%。恒指方面至午间跌幅扩大至5%,内房股领跌,恒大跌超16%,融创跌超12%,万科碧桂园跌近10%。

低位收盘是大概率的。昨天(3月18日),三大指数几乎都是在全天的低点收盘,跌幅不等。

在这种大跌之势,地产股往往既不“独善其身”,还喜欢出头带节奏。

3月18日,A股和H股的地产股基本都收跌,万科A更是收盘跌6.44%,报26.3;万科企业报24.05,跌11.42%,跌幅遥遥领先,也是罕见了~

3月19日开盘,三市地产股基本上也是“全绿不留”。

消息面上,不得不提到3月18刷屏的一个消息——美国头号对冲基金水桥基金巨亏爆仓。

当时这个传闻就疑点重重。在欧美人睡得正香的时候,在对面半球的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传出不同版本的水桥爆仓传闻,还找不到英文版。

结果深夜,水桥基金创始人就出来辟谣说,“我保证,桥水基金一切安好。”。

但不得不说,传闻力量大,尤其是在消息横行的中国股市,一下子负面导向传开。

起初可能是外资主力流出,主要是撤资回国救火。

慢慢国内的股市信心,就连降息降准也不太能稳得住,“08恐慌”袭来,相似的配方、相似的味道——

如果美国国债流动性枯竭,那么就是美元流动性的问题,全球金融浪潮起。

如果传导到亚太市场,就会在多个板块产生连锁反应,比如出现房价大波动,以及大家更怕的经济衰退。

当然,我们愿意相信国内会有更多的对冲政策出台,也有能力把握经济的增长。

但巨浪袭来,怕的还是会哆嗦~

这个预期会传染到各个板块,尤其是房地产。因为这是一个民生属性很强,同时金融属性(资金密集)也很强的行业。

每一次结构性的金融XX,都会让引发“人生疑问三连”——房价会暴跌吗?房子会贬值吗?房企会破产吗?

这才是最近地产股大面积“绿化”的原因。

万科“预警”(小标)

万科的跌,是受大势影响;大跌,则是市场还需要消化它的选择。

“平滑业绩、减少分红”万科的决策,的确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并不是利好信息。

所以3月18日一半的舆论,在质疑万科的净利润增长和派息方案不及预期;

(营收3678.9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388.7亿元,同比增长15.1%,不及30%以上这个预期)

一半舆论则在解读,万科如何隐藏利润。

(预收账款大增203%、递延所得税资产增近100亿、计提29.9亿存货减值准备、利息资本化才占 5%,估计隐藏的利润至少60亿吧~)

虽然万科很多年都在“隐藏利润”。

这其实折射出,近几年万科的财务风向,即“削峰填谷”的财务处理方式。

很显然,这种选择是保守的,甚至可能激起一些负面评价。

最近高盛就将万科的评级由“中性”降至“沽售”,原因是认为万科(2202.HK)仍需要多年时间发展才可以弥补核心业务倒退。

考虑到未来几年销售额将下滑,目标价由35.1港元下调至32.7港元,较资产净值折让约15%。

不过,这除了财务,主要还是因为行业趋势,以及万科的业务发展方式——多条腿“站稳为上”。这点,从短期不会分拆物业上市就能看出。

但万科宁愿用“扣分交卷”这种财务处理方式,是为了削弱行业波动的杀伤力。

尤其放在今天这种全球紧张时刻,这种选择其实会让企业内外,更安心。

毕竟地产是带杠杆经营的行业,稳健是必要的。

真要“活下来”的时候到了(小标)

风波时,也正是“自省如何看待一家企业,审视怎样的企业才是具有真实价值”的时候。

多面君(DMviews)突然想起《巴菲特之道》这本书。

里面详细讲了巴菲特投资企业的12个坚定原则:

1、企业要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2、企业要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3、企业商业模式简单易懂;

4、管理层需要理性;

5、管理层对股东的需要坦诚;

6、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的趋势;

7、财务:重视净资产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8、财务: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9、财务: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10、财务:寻找高利润率的企业;

11、市场: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12、市场: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用折扣价格购买。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未必在中国就适合,但一定有所借鉴,尤其是在行业洗牌之时、行情回归之后。

在当前行情下来看万科的成绩,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预警。

多面君(DMviews)了解到,今年非常多的房企会选择放慢脚步,维稳为上。

真正需要“活下去“的时候,到了。

对于企业如是,对投资者依然如是。合理调配投资额度在净收入中的占比,在受得住的范围内,才谈得上得失博弈,不然只有输没有赢。

无法承受损失的,清仓离开,回到现实生活,好好生活,也可以很愉快。

END

更多爆料,可联系多面君WY_163_SC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