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热情正在回暖。
近日上市公司亚星锚链发布公告称,与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信托”)办理了“北京信托·聚益汇信资本017号单一资金信托”业务,拟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015亿元。
无独有偶,在本月初,博闻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在收到之前投资的“平安信托固益联3M-3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的投资收益23.94万元后,又继续使用300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申购前述信托计划。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15日,年内共有36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累计达到138.21亿元。
该项数据与去年同期61家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相比,累计金额减少近5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机构测算,截至9月29日,年内共有33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累计达到47.65亿元。但是从9月30日至11月15日,认购规模突然激增。换言之,在过去一个半月内,上市公司又拿出近91亿元去购买信托理财,日均投资额高达1.94亿元。
尽管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权益市场和资管产品波动加大,但信托理财产品却因其相对稳健的回报率和投资优势,仍然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相比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工具相比,信托产品的收益率相对更可观些,在一定的资金安全情况下,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加不错的回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整体风险相对适中。
1.015亿元买信托理财
双十一除了是普通大众狂欢购物的节日,上市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11月11日,上市公司亚星锚链发布公告称,决定委托北京信托管理金额为1.015亿元的理财产品。
这款理财产品名称为“北京信托·聚益汇信资本017号单一资金信托”,期限为60个月,预计年化收益率为净值型。
对于委托理财的目的,亚星锚链称,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的情况下,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公司拟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在公告中,亚星锚链还披露了理财资金的投向。其中,信托资金的1%用于认购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并且不投资衍生品。
而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不低于信托财产净值的80%,其中包括境内外发行的债券、银行存款、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公募资管产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中亚星锚链披露的最近12个月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情况中,基本涵盖券商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
从金额分布上看,投资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所占总金额的比值最大,银行理财产品所占投资金额比值最小。
在信托理财产品投资中,亚星锚链实际共投入29867万元,实际收回本金4906万元,实际收益达到971.5万元。目前尚未收回本金金额为24961万元。以此数据倒推,亚星锚链在最近12个月的信托理财投资收益率为3.25%。
截图自亚星锚链公告
华南某信托公司研发部王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根据披露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在理财策略中较为重视信托理财,并且该项投资已为公司带来了正向回报。
“伴随着市场利率下行所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这会促使上市公司减少相关产品的认购,转而寻找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渠道。信托理财收益较为稳定,能够精准契合上市公司等机构在资金配置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该经理如是说。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单从这家上市公司情况来分析,说明该公司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和更高的收益达成需求,且预计两者的风险水平相当,所以做出这样的投资决策。
“各家公司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未来的预判,在流动性管理和收益率之间做平衡选择,特别是在目前政策持续向好、宏观经济预期恢复和资本市场的积极变化下,更多资金可能转向其他收益更高的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廖鹤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认购金额激增、投资期限转长
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信托产品一直是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方式之一。
从投资期限的角度来看,《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到,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周期较短的信托理财产品进行认购。随着权益市场活跃度提升,近几个月来,上市公司在认购理财产品时的偏好开始逐渐转变,更加倾向于选择周期较长的产品。
廖鹤凯分析称,近期随着大的降息周期开启,市场流动性预期改善,部分上市公司预计后续业绩和现金流也会得到更好的支撑,同时政策的宽松对于信托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提升也有所助力,于是在认购理财产品时的偏好开始逐渐转变,更加倾向于配置更大比例、周期较长的产品来锁定收益,达成更好的现金流管理目标。
不过在预计年化收益率方面,相关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介于2.1%至5%之间,平均值达到3.55%,较上半年下降近0.9%。在2022年同期,彼时预计年化收益率在4.00%—6.00%之间,平均值也能达到5%。
“这是大环境下的变化,收益整体下降是大趋势。”廖鹤凯进一步表示,比较来看,久期更长的产品依然比短期产品有更好的回报,且锁定期更长,能规避后续降息周期带来的额外收益下降。
此外,在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后,在多个方面不仅对资本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理财机遇,使得上市公司在资金运作等方面有了更多选择和空间。
据机构测算,截至9月29日,年内共有33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累计达到47.65亿元。但截至11月15日,年内已有36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累计达到138.21亿元。
可知,在过去一个半月内(9月30日至11月15日),上市公司又拿出近91亿元去购买信托理财。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超过10亿元认购金额的上市公司共有2家,从高到低分别为海信家电和岩山科技,购买金额分别为76.74亿元和12.58亿元。
超过1亿元认购金额的上市公司共有16家,分别为迪阿股份、百大集团、网宿科技、锐奇股份、正丹股份、沙钢股份、冰川网络、永安药业、富士莱、亚星锚链、正海磁材、普邦股份、中兰环保、天邑股份、奥泰生物和老板电器。
购买金额从高到低分别为9.16亿元、3.8亿元、3.7亿元、3.3亿元、2.65亿元、2.5亿元、2亿元、2亿元、1.9亿元、1.595亿元、1.5亿元、1.3亿元、1.2亿元、1.12亿元、1亿元和1亿元。
“大家的预期改善了,对未来更乐观了,对信托理财信心也就增多了。”前述王经理对记者感叹道。
“预计上市公司依然存在对信托投资的较大需求。”帅国让表示,未来在信托业务三分类的指引下,未来信托公司还需要更好发挥受托管理服务功能,比如在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中,可以综合化提供包括财富管理、现金流安排、税收规划、公益慈善、薪酬延付、股权激励等服务,以满足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多元化配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