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斯达克崛起,来看中国芯片指数更换成分股意义重大
晓资管
2021-12-14 17:25:59
  • 6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万物皆有源,存在即合理。”是个世人普遍都能接受理解的哲理。

  

就像在基金市场上,存在着主动管理和被动指数型两类产品。前者问世以来,造就了一批业绩出众的明星基金经理;后者的队伍中涌现了众多特色鲜明的产品,同样备受市场青睐。

  

就连强如沃伦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也充分肯定了指数基金的优越性。关于指数基金,巴菲特可谓金句频出——“通过定期地投资于指数基金,那些门外汉投资者可以获得超过多数专业投资大师的业绩。”、“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等等。

  

对于指数投资的意义,笔者也有两点看法:1、一个好指数背后是个好赛道。比如,美股纳斯达克已是全球公认的科技股的摇篮,培育出了苹果亚马逊等超级牛股。2、很多指数基金费率低廉。其中,ETF是国内跟踪指数最密切,且费率最低的一类指数型基金。

  

但是,笔者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对指数投资的优越性有了新的认识。12月13日,芯片ETF(512760)的标的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调入中芯国际、寒武纪、思瑞浦芯原股份四只个股

  

这四只新纳入指数的成分股,显然都是国家大力扶持的硬科技公司。中芯国际是全球十大半导体晶圆制造厂商之一,截至目前它的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于2019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代表了中国大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的最先进水平这回也是它首次纳入芯片ETF的指数成分股;寒武纪是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思瑞浦是国内高速成长的高性能国产模拟IC领军者;芯原股份是国内半导体的IP龙头。

  

这让笔者见识到:优质指数(基金)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上述两点,还有一个可能被大家所忽视的地方,即指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生了N多次推陈出新的更换成分股的行为。换个角度理解,剔除了一些表现不好的标的,纳入相同数量的表现出众的公司。



01  来自纳斯达克的启示



纳斯达克问世50年来,指数价格增长了150倍。如此奇迹背后至少一定程度上是不断有新的优质的成长股上市向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使然。比如,英特尔、苹果、亚马逊分别于1971年、1980年、1997在纳斯达克上市,随着时间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增长,它们成为了纳斯达克指数中最具实力的公司,并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上演了持续增长、被全球投资者津津乐道的佳话。


相比美国,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深受全球瞩目的新兴经济体。在经济高速增长30、40年后,中国社会正步入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在这一背景下,芯片等先进科技迎来了新时代的发展机遇。


从这一角度来看问题,芯片ETF 及其标的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均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事物。相比纳斯达克这般涵盖广泛的宽基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相对垂直细分,彰显了聚焦芯片主题的投资优势。


在全世界范围内,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半导体芯片显然是先进科技的代表之一。截至目前,美国、欧洲、日韩等经济体展现出了先发优势,抢占了集成电路的高地。中国是后起之秀,正在奋力追赶。


在“断供”等风波之后,国内自上而下都意识到了芯片半导体的重要,政策对于半导体芯片的扶持不断加码


如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平稳增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统计,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33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848亿元。2021年1-9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6858.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18.1%,销售额3111亿元;制造业同比增长21.5%,销售额为1898.1亿元;封装测试业同比增长8.1%,销售额1849.5亿元。


这样的成长性,造就了芯片股在二级市场上的崛起之势。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在不断上涨过程中也凸显了自身成长性,它从基期(2011年12月30日)2000点运行至今上涨了4-5倍,年化收益率超过了40%


即便如此,截至目前,芯片板块无论业绩还是估值都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比如,从最新一次三季报公布的业绩数据来看,报告期间,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整体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到45.89%,净利润增长率为109.75%。


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的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的水平。截至2021年12月10日,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整体市盈率76.05倍,远低于中位数93.88的水平,在最近两年处于12.96%的分位点。


02  基本面欣欣向荣



如今,专业机构对芯片行业基本面的预期也是十分乐观。比如有券商表示:

  

从统计数据来看,晶圆代工企业的投片高点将集中在 2022-2024 年,对比 2016-2018 年,则当前 2021Q3 业绩仅处于扩产周期的中段,部分反应了 2022 年投片产能,而上一轮设备业绩的增长基本贯穿了整个投资周期。如考虑物流运输与订单交期问题,海外设备到厂与调试的时间将延长,预计行业景气度将能延续到 2023 年。

  

芯片已逐渐运用于汽车电子、5G通讯、智能终端等新兴领域。上述应用领域及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存储芯片需求不断增加,广阔的新兴市场为行业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中信建投认为,站在当前来看,半导体芯片板块有两条主线值得关注。一是景气度,今年半导体芯片总量增长和结构升级共振,但需求结构出现分化;明年需求结构或进一步分化,产能紧缺态势将结构性缓解,但对于工业、汽车和新能源相关的品类,产能或仍将紧缺。二是国产化,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自给率低,高附加值与关键环节尤甚,替代空间巨大;在贸易摩擦和全球产能紧缺背景下,国产化进一步加速,为国内厂商带来长期的客户和产品结构升级。

  

当然,对于芯片行业来说,相比以往来自汽车行业的巨大发展盛宴正在临近。在网络化、电气化、智能化趋势推动下,汽车已然成为了“轮子上的数据中心”,汽车半导体用量迅速提升,复杂程度也会提升。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Gartner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2022年有望达到651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比例有望达到12%,并成为半导体细分领域中增速最快的部分。

  

以前,芯片主要用在以手机为主的3C电子领域;以后,还要广泛应用到智能汽车上,这显然是个巨大的增量。

  

总之,基于与时代发展共振的机遇,叠加成分股推陈出新不断换血的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及其相关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是可期的。

  

风险提示: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990001)为芯片ETF跟踪的标的指数,指数于12月13日调入新成份股“中芯国际、芯原股份、寒武纪、思瑞浦”,信息来源指数公司公告。上述个股仅供展示指数新纳入的成份股,非个股推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