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渗透率角度看,新能源车短期不能上!
基星高照
2022-12-05 21:34:05
来自北京
  • 3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现阶段,对新能源车的态度是谨慎,短期是偏空的,不宜追涨。中长期是看好的,可以逢跌定投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

  

  


从渗透率的角度看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1-10月产量559万辆,同比增长108.4%,累计渗透率达24.7%。 

一般对行业来说,小于5%的渗透率,没有产业趋势,不是投资最佳时刻;在渗透率5%~25%这段是产业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也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估值也不低。 

然而,到了25%~30%附近的时候,行业的增长速度会再次出现一个拐点,行业增速即将边际递减。 

渗透率来到30%~40%,行业可能已经来到或者过了巅峰时刻,虽然行业整体还是增长的,但增速已经开始下降了,此时行业的估值中枢会下调,成长股就过了最佳投资时机。  

目前新能源车的累计渗透率为24.7%,到2022年底很接近30%了,这时行业的估值中枢会下调,除非跌出来更大的机会,否则整体机会比较少了。 

所以,虽然新能源车有着高端制造+新能源双重逻辑加持,但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即将到30%,在当前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还是要谨慎的。 

从阶段涨幅看

虽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是前期涨幅仍然较大。截至2022/10/31,近一年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35.54%,估值(PETTM)大幅下降至27倍,处于近一年历史估值底部区间,估值分位数达0.4%。不过,中证新能源车的涨幅看,在2020年3月24日至2021年12月2日期间,指数涨幅高达268%,接近3倍。 

从流动性角度看

国内流动性是相对宽裕的,11月25日央行宣布将于12月5日降准0.25%,支持实体经济意图明显,然而11月28日,市场并未充分反映,主要是还是因为当前的复苏呈现的是弱复苏,需求端整体是偏弱的。也就是说在宽松流动性下,依然没有起来的新能源车,未来的机会还是要看跌的幅度,机会跌出来才好。 

现阶段的下调更像是一种估值的再平衡,需要重新达到一个平衡点,在此过程中或许有被错杀的股票,但是整体性的上涨是不存在了,再像去年那样的大涨是很难了,这时候的机会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

  

综上所述,新能源车布局上不宜追涨。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