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观察|创新药械如何克服落地障碍?中外企业多方协作打通“最后一公里”
史赛克资讯
2024-11-08 18:02:21
  • 2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SYK_0


K图 02126_0

  随着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新药和高质量医疗设备的普及不仅需要“可获得性”,还必须确保“可负担性”和“合理使用”。

  目前,国家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广泛覆盖和保障基本需求。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更多真正需要的创新药品被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然而,这些创新药品的高昂价格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持续稳定运行构成了重大挑战,大量高价值创新药品的加入也加剧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因此,许多新药、新材料、新设备由于价格因素,可能难以迅速被纳入保障体系,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支付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随着多元支付明确成为政策层面推动新药及医疗可及性、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今年,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再次吸引了广泛关注,在这个“一站式”平台上,可以遇见全球十五大药品巨头和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总能感受到药械企业对于“医疗保障”“先行先试”“患者可及性”的高度关注。

  打通药品可及性路径

  一颗药到患者手中,传统路径很复杂,横向要跨越不同行业,包括生产端(药企)、医疗服务提供端(医院、医生)、支付端、零售端(药房)等诸多环节,纵向要跨越不同等级,医院有公立、社会办医、国际等等,支付方有医保、不同的商业医疗险、不同城市惠民保等等。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常令非专业的患者不知所措。

  特别是对于高价值药物而言,寻找医药创新和社会保障负担之间的平衡解决方案,以创新支付方式进一步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激发药品创新活力,鼓励和促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

  近期,随着《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出台,发展创新药已成为国家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创新支付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与此同时,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大创新产品医保支付支持力度,对符合规定的“新优药械”产品及时研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在进博会上指出,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细胞治疗领域,CAR-T细胞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减轻社会保障负担,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支付方式,为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国内已经获批的CAR-T疗法包括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驯鹿生物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科济药业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陶荣教授指出,CAR-T细胞治疗产品作为一种创新疗法,已在中国获批上市6款药品,为血液瘤患者提供了一次性、定制化的潜在治愈方案。“复旦肿瘤医院已为数百位患者提供了CAR-T治疗,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陶教授也呼吁CAR-T细胞治疗等高值创新药品创新支付方式,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够用得起、用得上高价值创新药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在商业保险方面,2018年8月,CMS(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中心)出台规定,额外给CAR-T产品50%的药价作为额外补贴。通过医疗保险B部分,CMS将为接受吉利德CAR-T治疗的患者支付40万美元,为接受诺华CAR-T治疗的患者支付50万美元。Kymriah(诺华)和Yescarta(吉利德)的价格分别为47.5万美元和37.3万美元。在医保和商保承担了大部分治疗费用,国外患者仍需要支付20%的治疗费用。

  西南证券分析称,美国医保支付体系推动CAR-T疗法商业化进程,国内CAR-T药物降价仍具想象空间。美国当前CAR-T疗法报销政策下,CAR-T细胞治疗产品纳入DRG打包支付,创建新的MS-DRG,利用DRG付费“结余留用,超额自负”的作用机制,有效控制CAR-T产品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同时降低Medicare支付压力。在国内,目前CAR-T药物纳入医保仍存在困难,CAR-T降价仍然具有想象空间。

  药械与商保联动加速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创新药支持力度空前,然而现实的桎梏在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基本医保在维持资金正常运转的同时需兼顾公平性,确保医保支付的可持续性,面对巨大的患者群体和多元化健康需求,如何降低患者医疗支出、实现创新药物可及,成为当下一大议题。

  从进博会各家药械企业的合作方向不难看出,更多的药械企业对商保持积极的态度,希望将创新药的商保准入逐渐纳入战略层面。在本届进博会上,镁信健康在多元支付创新上又迈出一大步,推出平台级解决方案——在一码直付平台重磅上线“多元支付”专区。“‘一码直付平台’的创新迭代,正是基于镁信健康在多元支付领域的深厚布局。多年来,我们持续构建优医、好药的健康生态,创新多元化、定制化的保障方案,实现了患者、医药、保险的多方共赢,推动‘多元支付’成为共识,加速创新药械多层次的落地应用。”冯昊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进博会现场观察,众多跨国和本土药企与镁信健康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合作备忘录,并成为平台首批的入驻企业。其中包括第一三共、辉瑞、吉利德、罗氏制药、诺和诺德、史赛克、卫材、武田、雅培、华东医药、科伦博泰、泰诺麦博、驯鹿生物、药明巨诺、再鼎医药等。中外药企其携带各自重磅创新成果陆续入驻平台,致力为中国患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方案。

  除了药企,医疗器械企业也在聚焦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例如,史赛克也宣布与镁信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结合各自业务领域的优势,共同探索商业健康险,携手提升创新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与应用效率。此前,史赛克曾在镁信健康的支持协助下,成功将InSpace可吸收植入式球囊纳入上海城市补充医疗保险“沪补保”。InSpace可吸收植入式球囊于第六届进博会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并于2024年7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许可。

  对此现象,镁信健康冯昊表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发力。医药和保险政策的双向互动,必然带来行业的双向奔赴。去年,上海"沪28条"率先提出要推动将更多优质的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统筹用好商业保险等政策,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此外,在保险“新国十条”中也提出“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丰富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形式,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障范围。”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单一支付方市场环境中,创新医药的商业化模式愈发充满挑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医保基金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此外,随着生物医药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处于后端的支付环节不仅影响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也可赋能产业前端的研发、临床、融资等环节。商保作为医保之外重要的支付手段,已经成为创新药进入市场的“必选项”。

  随着政策红利的推动和行业融合的加深,创新药械的多元支付机制不断完善,医保外的支付方案也日趋多样化。

  在国家倡导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大背景下,社商配合,形成创新药械的“多方共担,多元支付”的机制势在必行。多元支付不仅为老百姓用上“新药、好药、特药”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必将促进医药行业进入“高研发投入—高市场回报—高研发投入”的良性创新循环,成为“点燃”产业发展和升级新引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