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的“分钟级”送达到如今要“以秒计数”,新一轮即时零售的竞争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5月16日一早,京东官宣,整合原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业务,京东即时零售业务正式升级为京东秒送。从时效上看,最快9分钟送达。
如果说过去一年,巨头们还在尽可能通过差异化手段,预期收获阶段性的成绩,那么在新的一年,即时零售市场前半部的对拼已经迎来了全面备战、真金白银“砸”份额的关键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3月底,京东小时达业务免运费门槛降低至29元,并且已覆盖近九成门店。
短期内的高投入也反映在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中。5月16日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达达集团(DADA,股价1.87美元,市值4.9亿美元)财报显示,由于履约服务收入等下降,京东到家净营收为12.79亿元,同比下降28.4%。
不过,达达集团整体营收为24.52亿元,较上年同期仅微降,这主要是源于达达快送业绩的同比增长:一季度,达达快送营收同比增长57%至12亿元,增速创过去8个季度新高。
而在“秒送”的品牌形象与定位迎来重要更新之前,京东大幅下调了免运门槛,还斥巨资扩充运力,似乎在为更大的份额以及缩短的时效做准备。这也不免让人感受到一丝从前“百团大战”的紧张气氛。时隔多年,新一轮“真刀真枪”的厮杀又要上演了吗?
“到家”降、“快送”涨达达融入京东生态提速
财报显示,达达集团今年一季度净收入总额为24.5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5.35亿元相比下降3.3%。净利润方面,达达集团一季度净亏损3.28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50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分业务板块来看,达达集团第一季度来自京东到家的净营收为12.7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7.87亿元,同比下降28.4%。
达达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该部分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收入下降,以及全面推出59元以上订单免运费计划(自2024年2月起,免运费订单门槛进一步下调至29元)导致履约服务收入下降。
另一部分,一季度来自达达快送的净营收为11.7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7.49亿元,同比增长56.7%。该部分增长主要由于向各个连锁商家提供的市内快递服务的订单量增加。
至于成本端,记者注意到,达达集团第一季度总成本和支出为28.1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9.34亿元相比有所下降。成本项中降幅比较大的为销售和营销成本,一季度该部分支出为8.1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3.17亿元相比有所下降。达达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在京东到家平台上进行的促销活动有所减少。相对来说,一季度的确为即时零售的淡季。
此外,一季度达达集团运营和支持成本为18.40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3.97亿元相比有所增加。记者注意到,这部分增长主要是由于向各个连锁商家提供的市内送货服务的订单量增加,从而导致骑手成本上升。
这部分支出的增长,短期内或还将继续增加。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520”“618”以及暑期节点订单的骤增,达达快送于几天前启动夏季骑士招募,投入5000万元用于骑士补贴。
无论是下调免运门槛,还是持续在配送端投入,达达集团与京东零售整体战略步调保持一致,全面融合京东的大生态,步子也在不断提速。
如今,全新“上架”代替小时达的秒送依然与京东主站首页并列,内部功能和模块梳理则较过往更加清晰。在前置的大型超市、生鲜菜场等模块分组中,盒马、物美、七鲜、山姆同台竞技。京东秒送数据显示,目前合作门店超50万家,覆盖全品类商品。
供给、运力、价格对拼即时零售谁能率先“秒送”?
针对短期投入对达达集团财务数据的影响,电商零售分析师庄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盈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还是重在拉动销售增长,提高消费频次,获取更多用户和订单。
无论是商流还是运力的补充,这种短期的高投入的确换来了消费的高增速。一季度,京东App场域月均支付用户数和支付订单量均实现同比超70%的增长,4月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至超100%。而京东App场域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一季度同比增长超30%,其中“秒送”频道的GMV同比增长超200%。
筹备“秒送”之外,在模式创新上,京东也还在“折腾”。一季度,京东扩充了直播带货小时达业务的版图。4月10日,京东物流宣布已与东方甄选达成合作,为东方甄选的小时达服务提供保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东方甄选的商品入仓京东物流在北京的前置仓,由达达快送全量承接配送,范围覆盖北京五环内80%区域。
只不过,“直播带货+小时达”模式后续能否顺利复制出规模尚不得而知,但顺应大电商零售市场的逻辑,直播电商新模式的到来,或许是能给即时零售一份不错的“加成”。
庄帅也告诉记者,接下来京东秒送、美团闪购和饿了么在即时零售战场的竞争主要会围绕供给、运力、价格和模式创新四方面进行。
从昔日的“百团大战”,到如今新一轮真金白银“砸”份额,即时零售战场依旧群狼环伺,竞争仍十分激烈。
据沙利文报告统计,2023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达到约408.8亿单,同比增长22.8%,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13.1亿单,未来5年保持年均14.7%的两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的大盘里,份额王者美团(3690.HK,股价125.6港元,市值7831.16亿港元)2023年财报显示,过去一年,美团即时配送订单数增长24%为219亿笔,美团闪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
此外,最新发布的阿里巴巴(9988.HK,股价79.7港元,市值16238亿港元)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显示,受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影响,本地生活集团亏损进一步收窄: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亏损从131.48亿元收窄至98.12亿元,相比上个财年减亏约25%。
即时零售、即时配送,或是更大的本地生活战场之上,后起之秀还有抖音、快手,甚至顺丰同城、腾讯视频号。他们都在持续不断地挑战美团、京东和阿里“三分天下”的格局。大家也都明确不会放弃这个充分确定性的增量市场。
埃森哲《95后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配送速度,他们会因为配送时间模糊不清而取消网购订单,同时也会计算配送时间,更愿意为快递支付额外费用。
每年夏天,炎热的天气都会进一步加速即时消费市场的迫切性,但又一年盛夏将至,谁能做到“秒送”,这也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