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股市将这样走!(未来五年,A股不会创新高)
股友6781r33G26
2016-08-01 05:15:34
  • 点赞
  • 59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上周股市受惊不轻。一则传言使得原本一个正常的分时级别的调整,猛然放大为日线级别的大动荡。


周三上证指数由3057点跳水到2939点,大多数股票盘中跌幅高达7%。幸好权重股出手护盘,周四媒体又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市场心态才得以相对稳定。周五沪指下跌0.5%,7月未能红盘报收,但沪指全月仍上涨1.7%。


投资日历

IPO提速:下周大盘股扎堆发行

转自:钱江晚报


下周大盘股扎堆发行,这是去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首次IPO提速。3只大盘股江阴农商银行、广西广电贵阳银行先后发行,准大盘股上海电影紧随其后。


下周三,江阴农商银行正式发行,将成为首家登陆A股的农商行。招股意见书显示,江阴农商银行本次拟发行2.09亿股,募集资金9.23亿元。与江阴农商行同一天发行的广西广电拟发行3亿股,募集资金预计超过15亿元。


紧接着,下周四,另一只银行股贵阳银行发行,拟发行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41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成为今年以来仅次于江苏银行的IPO,与中国电影的IPO融资额接近。周五,上海电影发行不超过9350万股,拟募集资金9.08亿元。大盘股扎堆发行,这还是去年IPO重启以来首次。


除了3只大盘股和1只准大盘股接连发行,每天发行新股数量也明显增加。


下周新股发行数量更是猛增至9只,差不多是以往每周新股发行数量的两倍。其中下周二有2只新股发行,下周三有3只新股发行,下周五有2只新股发行。


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打新盛宴千万别错过。毕竟,现在的打新没有任何风险,而且许多新股上市后连拉10多个涨停板已不稀奇,有的甚至开板后股价仍翻倍以上。


IPO扩容对大盘到底有多大压力?


申万宏源证券投顾李青认为“虽然每只新股IPO募集资金量不大,但这些新股上市后,如果股本不大,股价动辄被炒到七八十元甚至100多元。股价一高,吸引的炒作资金量就不断加大,对二级市场同样带来‘抽血’效应。”


“还有一个问题是,每只新股虽然发行的股本不大,但总股本很大。这些大小非一旦解禁,由于成本极低,套现的冲动很强,对市场的‘抽血’效应远远超过新股发行时,新股发行成了这些大小非的超级提款机。”李青表示。


IPO融资最疯狂时往往是大盘见顶的时候。去年6月份IPO数量和融资额激增,到今年六、七月份,大批限售股解禁,这也给目前的大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现在IPO融资还没有到疯狂的时候,但李青认为扩容导致资金分流带来的压力正在加大,建议投资者观望为妙。


下周发行新股一览

大势研判

3000点下方怎么操作?


沪指连续三天收于3000点下方,市场资金趋于谨慎,机构在这一点位又是如何操作?


根据深沪交易所公布的每日公开信息,3000点下方机构共现身42只个股龙虎榜,合计净买入5.4亿元,其中,净买入个股16只,净卖出个股26只。

 

市场表现方面,机构3000点下方净买入个股期间平均涨幅为4.6%,明显强于大盘。如机构净买入金额居首的醋化股份,近3日涨幅22%;7月初上市的次新股爱司凯近日打开涨停后股价仍保持强势。

 

就业绩来看,机构净买入个股上半年大多有不错的业绩。数据宝统计显示,大洋电机博思软件两只个股已公布了中报,净利润分别增长34.32%、43.99%,其余个股中有8只公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增的有6家,预平的有1家,预亏有1家。


名家观点A股未来五年不会创新高

作者:孙建波、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先生称股市波动就能挣钱,A股未来五年内不会创新高。


一是房屋建筑业会进入大衰退,建筑业的上下游都得同步下滑,如此的话,经济负增长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是货币方面会进入通缩, 历史上所有商品大过剩的时候基本都是通缩,商品大过剩很难发生通胀 。


我觉得我们投资也好、交易也好,也讲一些原则。首先我讲一个“爱国原则”,这不是我们认为经济会达到8%,10%就叫“爱国”,经济发展本身就有泡沫、有破灭,螺旋上升的,所以我谈经济有危机,也是爱国的。


第二个原则是交易原则。不是说股市从3000点涨到6000点就是大牛市,大家就能挣钱,其实波动就能挣钱,我相信百分之八九十炒股的人是靠差价挣钱的,不是靠那个五年十年长期投资挣钱的。五年投资,可能很少有人想这个事儿。


再说一个基本判断,我认为未来五年内不会创新高,资本市场发展的希望可能在于新三板要建立一个竞价交易的层次,而新一轮产业革命我认为是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所有这些事情都不是五年能够做到的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未来五年不会创新高,就像我在2009年时说的,十年可能很难再见到6000点了,后来我们说修正一下,很可能较长时间内都见不到4000点。去年有个杠杆牛,到了5000点。我现在的判断,未来五年内见不到新高。


在这个基本的判断之下,我有两个经济观点来支持这个观点:


第一,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住宅建筑业大衰退,也称“库兹涅兹衰退周期”,从全社会建筑业住宅的竣工量看,去年是28.4亿平米,前年是28.63亿平米,这个量除以13亿人口,人均是大于2的,如果房子保质期是70年,以这个量,也就意味着人均住宅是140平米,也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对的泡沫巅峰。


回到正常水平,我们的住宅建筑量将在人均1平米左右,也就是下滑50%,泡沫哪有从顶点下滑到合适水平的?都是下滑到更低水平。


1929年前后,当时美国城市住宅启动量从1927年的巅峰(93.7万套)下降到1932年(9.3万套),下滑了90%,当然,我们国家的经济有稳定性,但也不至于只下滑50%吧,下滑60%、70%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意味着建筑业的上下游都得同步下滑,如此的话,经济负增长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是我第一个基本的经济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我们会进入通缩。


我们面临的困境是,住宅建筑业将大幅下滑,现在基建年度的开工量也基本很难再上升了,再加上国有企业现在遇到困难的居多,那我们的信贷量又从哪里实现高增长呢?这是我对经济的两个观点:一是房屋建筑业会进入大衰退;二是货币方面会进入通缩。


对于市场我有三个辨析:


一是我觉得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利益保护是他亏钱你要让他挣钱。包括我们的市场监管,也是要保护大家权利的公平。这是我的第一个看法。


第二个,我觉得IPO定价管制也是有问题的我们中国资本市场对于IPO不是要对它定价管制,而恰恰是要放开价格管制,对于市场炒作和信息披露要继续加强。钱给企业是进入实体经济,炒作实现高股价恰恰是单纯的投机。


第三个,对于市场,投机要适度,不能没有,如果市场没有投机,哪来流动性,如果每个人买股票都指望五年后获得收益,那市场又哪来的流动性?其次,如果没有杠杆,市场哪来的繁荣?无论是遏制投机还是管理杠杆,都有一个适度、合理的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