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若再深调两天 将形成毁灭性打击 甚至终结牛市
股友1119P6m568
2015-05-29 06:04:07
  • 点赞
  • 79
  •   ♥  收藏
  • A
    分享到:
广发证券策略研究分析师陈杰和郑恺等发布报告称,如果未来两天继续深度调整,那么将对大趋势形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直接终结牛市。

广发证券指出:

1、今天的利空事件不足以让市场如此大幅下跌,但随着跌幅加深,一些趋势投资者出于对杠杆资金爆仓的担忧,开始恐慌性减仓。很多投资者将今天与2007年的“530”类比,但我们认为导致“530”调整的因素是提高印花税,这对当时的市场确实会产生很大的冲击。但今天的利空主要包括央行正回购、汇金减持银行股以及下周发行新股,均是一些短期的负面因素,并不足以导致市场如此大幅的下跌,因此今天上午大盘指数下跌2%时,应该是对今天利空的正常反应。但随着下午跌幅的加深,一些趋势投资者开始担心第二天会有杠杆资金爆仓强平,因此开始恐慌性减仓。今天遇到一位投资者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要把现在的每一次下跌当做是见大顶来应对,先减完再说,如果后面发现看错了再重新追回去就行了”。当然,能这么做的都是一些资金规模较小的机构(一般是私募),而对资金量较大的公募和保险来说,今天更多是选择按兵不动。

2、我们仍倾向于认为今天是一次“泡沫”中的正常调整,而不是“泡沫”破裂的信号,“泡沫”中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利空的下跌。我们在前期曾经发布过一篇报告,叫《政策利空是形成股市泡沫的必要条件》(2015-4-19),因为在一个牛市环境下,如果市场对一些利空出现短期的负面反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股市在短暂的负面反应后,又继续“任性上涨”的话,这反而会摧毁一个理性投资者的正常投资理念,使大部分人陷入疯狂,从而推升市场进入自我强化的“泡沫”阶段。比如在美国“科网泡沫”的末期,股市面对美联储加息、财报低于预期等负面因素都有过短暂的回调,但是很快又再次反弹,这就使原本那些看到利空就减仓的投资者被逼着再次加仓,从而推升市场进入“最后的疯狂”。而当“科网泡沫”真正破裂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利空了(之前利空都出完了),但这时候投资者反而会比较麻痹。他们会认为“之前出利空的时候市场都是涨的,那现在这种没有利空的下跌肯定没事,市场还会再涨”,因此基本都不会减仓,可见很多投资者在“泡沫”真正破裂的时候是难以逃生的。

3、继续对市场维持乐观判断,未来真正的预警信号是:经济的复苏、通胀的上行、房价的全面回升、股权融资的大幅放量。对以传统行业为主的主板来,经济的复苏和通胀的上行会带来他们盈利的改善,但却会导致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收敛,从而压制他们的估值,这对主板来说是负面信号;而一旦房价全面回升,也会导致股市资金被分流到地产市场,对整体股市也不利;最后,一般在牛市后期,股权融资规模会大幅提升,这可能打破股市的供需均衡,从而彻底挤破“泡沫”。但目前来看,这些条件都还不具备——我们跟踪的中观数据显示大部分行业都是“旺季不旺”、通胀压力仍然很低;房地产市场只是在一线城市出现明显回升,但是三四线城市依然低迷;最后,截至目前的股权融资金额只有4000亿元左右,年化后占今年信贷融资额的比例只有8%,远远低于2001年和2007年两轮大牛市破灭时的比例(2001年该比例为28%,2007年该比例为22%)。

4、当然,受高杠杆的入市资金影响,如果市场在未来两天继续深度调整,那么将对大趋势形成“毁灭性的打击”,我们认为这是无法预判的风险因素,因此留待未来两天观察。很多投资者将今天和2007年的“530”对比,但我们认为在“530”时,入市资金是不带什么杠杆的,很多资金在深调时选择了“扛过去”。但在现在这个高杠杆的环境下,一旦市场发生类似于“530”的深调,杠杆资金将被强制平仓,这是目前很多公募机构投资者所担心的事。而作为“一致行动人”,公募基金目前还没有减仓,但一旦市场继续深调2天的话,这些公募机构投资者一定会选择在杠杆资金被强制平仓之前“逃命”,那届时将对市场将形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直接终结牛市。不过我们这认为这是无法预判的风险因素,因此留待未来两天观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