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个大机会
基少成多81
2021-08-12 08:53:28
  • 8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近期A股大幅震荡,不少板块出现一日游行情,但有个板块表现突出,8月11日大涨6.2%,甚至超越超跌反弹的地产。它就是“储能指数”(884790),该指数自2021年3月25日的低点以来,8月11日上涨了91.60%,自2015年1月1日以来更是大涨了5.23倍!

查看成份股会发现,主要是光伏、锂电等行业的能量储备公司,例如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

为什么储能行业如此火热呢?这要从政策背景说起。

7月底中共中央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该项政策延续了之前的要求,继续大力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里说下政策的背景和逻辑。能源可以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动力,是社会发展不可获取的资源。但是在人力使用能源时,产生的一大危害就是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出过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引发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加剧等问题。

为了防止生态环境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国际多国联合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保护地球。实现上述目标有两个大目标,分别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生产发展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顶点,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全部被中和掉,收支相抵,相当于不再多向自然界额外排放二氧化碳。

目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已经实现了碳达峰,正在向碳中和迈进,有望于2050年达到目标。我国起步晚,压力大,目前正在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项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科技实力的展现,事关经济结构转型成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很早就开始做两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水电、氢能源等新能源,并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二是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消耗,限制水泥、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产能扩张,并逐步关停低效率、高污染产能。2020年以来,上述两个方向持续受到资金关注。

回顾历史,会发现我国的新能源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90年之前,小范围零星尝试水电、太阳灶、风电和地热等新能源,但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到0.01%,可谓微不足道。

二是1990年到2010年的规模化应用阶段。国家开始出台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新能源产业规模化研究、生产和应用,这一阶段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不足0.01%攀升到1.62%。虽然占比依然不高,但是进步很快,夯实了产业基础。

三是2011年时开始的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项新能源技术应用也逐渐突破关键技术,不少领域已经从全球的跟跑阶段过渡到领跑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

在光伏领域,先进的技术让发电成本降低了90%以上,甚至低于传统能源,这让行业从之前的补贴生存过渡到平价上网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加快了光伏行业的发展。根据发改委相关文件,到2025年,光伏装机量相对2020年增长80%,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根据BNEF数据,2019年全球光伏发电占比约为3%,芬兰拉普兰塔理工大学(LUT)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到本世纪中叶,光伏发电将占全球电力供应的比例的76%,代替火电成为全球电力的“顶梁柱”。

图片

此外,从光伏行业的产业布局看,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等生产环节,我国均有巨头企业,能成实现全生产链条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应用,可以同时分享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发展红利。

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我国在传统汽车领域起步太晚,关键技术一直被西方卡脖子,很多企业转而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同时国家也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率先在公共汽车领域实施商业化应用,培养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目前国内市场,锂电产业链集中度CR3,动力电池达到76%,电解液和隔膜则分别达到61%和65%。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动力电池、电解液和隔膜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4%、67%和60%,负极材料甚至达到82%。

对于普通小散,个股选择难度较大,省心点可以使用指数基金作为替代工具。目前华夏基金推出的碳中和ETF(159790)。该ETF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水电等碳中和主题概念,且费率低廉。

基金年度管理费和托管费费率合计为仅为0.6%,只有普通基金的三分之一。通过证券账户买卖不收取0.1%的印花税,也大幅低于股票买卖。看好碳中和主题的网友,可以同过上述碳中和ETF(159790),一键局部碳中和主题。

备注: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