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中已经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l 截至今年6月,港股通(股票及ETF)日均成交额占港股大市日均成交额的比重,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在33%以上;
l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经合计流入4126.50亿港元,超过2023年全年净流入金额;
l 如果下半年增长势头持续,南向资金今年全年净流入港股的总金额有望超过2020年的6414亿港元。
以上数据足以可见,南向资金成为了港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资金来源之一。正因此,每次港股通的调整都备受关注。
8月16日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将公布恒生系列指数半年度审议结果,本次调整将于9月9日正式生效,而对应的港股通名单也将会在同日调整生效。对于涉及到的企业来说,可谓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为啥呢?首先是对于那些被纳入港股通的股票,它们有望获得来自内地投资者的增量资金;而对于被剔除港股通的股票来说,持有这些股票的内地投资者就只能单向卖出,不能再买入。
先来看看那些有可能被纳入的“幸运儿”们。
根据恒生综合指数和港股通最新筛选标准,中信证券预测,在本次检讨中,将有20只标的新纳入港股通,预测流通市值门槛约为58亿港元,其中9只标的为上一次审核截止后(2023年6月30日)的新上市标的。本次预计纳入的股票中,流通市值权重较高的行业为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能源,分别预测纳入6/3/3支标的,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41.5%/14.3%/12.2%。
在20只有望纳入港股通的标的中,分行业来看,包括:
l 6家信息技术企业:迈富时、QUANTUMPH-P、趣致集团、知行汽车科技、升能集团、宜搜科技;
l 3家能源企业:MONGOL MINING、达力普控股、中石化炼化工程;
l 1家必选消费企业:德康农牧。
港股通纳入规则
那阿里巴巴呢?它去哪儿了呢?要知道,阿里巴巴在几年前就成为了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平均市值和总成交额也远远超过了港股通的要求,但却一直没有被纳入到港股通。这是因为,目前阿里巴巴作为在港二次上市的股票,至今尚未实现港美双重上市,因此,还无法进入港股通。
但是!重点来了!之所以把它单拎出来分析,是因为,最近看起来确实有那么一点戏。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5月14日发布的财报,公司预计于今年8月底完成二次上市到双重主要上市的转换。
根据现行的转为双重主要上市的同股不同权的个股纳入港股通的规定,由于其转换双重上市的时间(阿里巴巴公告预计2024年8月底)距离上市时间已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其考察日为转换为主要上市后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生效日前的第2个港股交易日(也就是9月5日)。
而考虑到公司早已满足纳入港股通的其他要求,例如:1)上市满6个月及20个交易日(2019年11月26日上市);2)作为同股不同权公司在考察日前183天日均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成交额不低于60亿港元。
因此判断,若阿里巴巴于2024年8月底成功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转换,则有望赶上9月5日的港股通考察日,并在本轮9月9日调整之时被纳入港股通。(但也需关注若8月底阿里巴巴未能成功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企业,以及考察日与预期不同的风险。)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此次纳入港股通,相当值得关注。以另一大科技龙头的腾讯控股为参考,近3个月南向资金累计由港股通流入约2125.39亿港元,其中便有95.92亿港元净流入腾讯控股。一旦阿里巴巴被纳入港股通,同样有望获得大量人民币资金的流入。(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7-23)
中信证券则统计了当前挂钩港股通及港股通相关指数的ETF情况,若阿里巴巴能够成功入通,预计将带来约40.3亿港元的增量被动资金(阿里巴巴年初以来的日均成交额约为37亿港元)。
当然,阿里巴巴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前,百胜中国、哔哩哔哩、再鼎医药、中通快递最开始都属于在港二次上市,后来通过转换上市地位,变成在港双重主要上市之后,被纳入港股通。
有人欢喜便有人忧伤,在9月份的调整中,同样预计将有不少股票可能惨遭港股通剔除。根据中金公司测算,可能有33支股票因为市值小于40亿港元、市值覆盖率排在96%以后或停牌等原因不符合恒生综指的条件而被移出港股通。一旦这些股票被剔除港股通,持有这些股票的内地投资者就只能单向卖出,不能再买入。对于其中的部分港股通持股占比相当高的个股来说,一旦被剔除港股通,毫无疑问是较大的调整。
(以上信息及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深交所,上交所,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中资股定期报告20240716—港股通调整预览(1H24)》、《中金:港股通与恒指调整预览(2024-8)》)
支持T+0交易的相关ETF:
1) 港股哑铃策略进攻端—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高弹性、高成长,聚焦人工智能、平台经济、造车新势力、半导体芯片等热门板块;标的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美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京东集团、快手、理想汽车、网易、联想集团、中芯国际;降息交易重启,港股科技乘风起!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3402)$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2) 港股哑铃策略防守端—恒生红利ETF(159726),低估值、高股息、中特估三重催化,聚焦银行、公用事业、煤炭等高股息板块。
$华夏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7610)$
$华夏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7611)$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的标的指数为恒生科技指数,其2019-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36.25%,78.71%,-32.70%,-27.19%,-8.83%;恒生红利ETF(159726)的标的指数为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其2019-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9.66%,-12.61%,-6.12%,-29.29%,-7.93%;恒生指数其2019-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9.07%, -3.40%, -14.08%,- 15.46%, -13.8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其2019-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10.30%,-3.85%,-23.30%,-18.59%,-13.97%: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表现。
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 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 恒生科技指数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 恒生科技指数ETF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ETF盘中涨跌价格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