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市场由跌转升,就会有不少基民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反弹行情。确实,有些反弹行情带来的投基收益非常诱人。如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2月18日曾爆发一轮反弹行情,在此期间,沪综指累计升幅达19.21%,如果买入并持有某
沪深300ETF指数联接基金则基民的资产将获得23%的增值。但笔者却想提醒大家,在参与反弹之前最好先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反弹行情是否具备参与价值。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反弹行情都值得参与。如2014年3月12日市场也曾发生反弹,但那次反弹仅持续20个交易日,在此期间沪综指累计升幅只有区区8.03%,如果基民是通过银行柜台进行的偏股型基金申购,扣除1.5%认购费后,则收益已所剩无几;第二,反弹行情不同于牛市,在牛市中不同行业股票固然有些先涨,有些后涨,有些快涨,有些慢涨,但一轮完整行情过后,基民会发现大多数股票涨幅相差并不大。在反弹行情中,有些品种处于领涨位置,有些品种只是被动跟随,至一轮反弹行情终结,不同品种投资收益往往会存在着显著差距,基民是否清楚应选择哪些基金品种?第三,反弹行情毕竟只是在熊市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上涨,一旦反弹终结市场又会恢复熊市状态,如2013年2月18日反弹终止后,沪综指又持续震荡调整四个多月,至2013年6月25日累计跌幅达到23.58%。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基民在此轮反弹过后仍持有某沪深300ETF指数联接基金,则资产将缩水20.16%。由此决定,基民必须知道该在何种市场状态下果断退出市场。
那么,这三个问题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其一,从市场自身表现和外部政策两方面甄别是否具备参与价值。通常如果前期经历长期大幅下跌调整而恰逢政策发生变化,则往往易发生较大级别反弹行情。如2008年10月28日至2009年8月4日,曾爆发一轮沪综指累计升幅达到48.86%的反弹行情,而行情之所以能如此强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面经历一轮持续时间超一年,沪综指累计跌幅达到70%的大熊市,同时货币调控政策也由前期的提准升息转变为降准降息。再对比2014年3月12日市场发生的那次反弹,其反弹力度弱,参与价值低的原因可谓不言自明。
其二,依据以往客观表现确定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取高收益的基金品种。在反弹行情中究竟该买什么样的基金品种呢?有专家建议投资消费行业基金或主投相关股票的主动型基金,理由是不论经济状态如何变化,人们总要消费;也有专家认为,能源尤其是煤炭行业虽业绩一路下滑,但普遍存在着“供给侧”改革预期,所以应选择资源类行业基金或主投相关股票的主动型基金。但事实表明,即便专家观点也不足以左右基金业绩表现,甚至有时会存在很大差异。如在始于2012年12月4日历时47个交易日的那轮反弹行情中,能源行业指数累计涨幅为22.53%,消费行业指数累计涨幅为18.02%,而金融行业指数累计涨幅则达到36%。时间也许不同,参与者也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但金融行业指数总是反弹行情中表现突出的角色,却是由历史数据一次次证明的事实。
其三,依据多种技术手段有效甄别反弹是否已终止。主要包括:一是各行业指数轮动节奏显著加快,但持续性很差。银行、保险、券商、能源、钢铁等各主要行业指数都已轮流上涨过,尤其当发现中石油、中石化结束阶段性横盘,大幅度拉升;二是个股上涨与下跌家数比率。当基民发现下跌股票家数远远超过上涨家数,且已持续超过两个交易日,千万要保持警惕,这是因为投资赚钱效应持续衰减,势必会大大降低场外资金进场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在本轮反弹中领涨行业指数是否在经历放量上攻后却在日K线图上呈现“倒锤头”形状;成交金额与指数涨跌的关系,指数上涨时缩量,下跌时放量,则是市场在通过盘面语言告诉基民,想卖出者多于愿意买入者,升势难以维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