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十年后的自己一句理财忠告#
今天这篇文章的题目不自觉地拔高了阅读门槛,但是,如果真的理解了这个题目表达的意思,对于我们个人投资应该会大有裨益。
01什么是投资当中的伽马(),贝塔()和阿尔法()
我们个人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投资收益=贝塔收益+阿尔法收益+伽马收益。
贝塔,阿尔法和伽马都是希腊字母的音译。伽马的希腊字母是,有时也会用gamma(英语音译)来代替。一句话概括,贝塔()收益就是靠市场整体趋势向上带来的平均收益;阿尔法()收益就是靠精选市场中的优质个股,带来的相较于市场整体的超额收益;而投资当中的伽马()收益则是靠投资行为(低买高卖)带来的收益。
其中,我们个人投资者在散户机构化的今天,贝塔收益和阿尔法收益的获取一般都是靠购买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获取,而伽马收益则主要靠正确的投资行为来得到。
02如何理解周期的伽马,时代的贝塔和个人的阿尔法?
那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获得伽马,贝塔和阿尔法收益呢?
(一)什么是正确的投资行为?
这个话题,我们在《基金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中写过,首先正确的投资行为是尽量不做错误的投资行为,而之所以界定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是由一开始的投资价值观来决定的。
而结合更加实操的话题,进一步给出结论。比如,究竟我们该在什么时候买,在什么时候卖?财富管理中崇尚的长期投资是不是就买了之后一直不卖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最近也发过一篇文章叫做《当价值投资者在说到“择时”时,说的究竟是什么?》,里面核心就谈到了价值投资天然就内含了“长期投资”和“战略择时”的双重意思,而同时“战略择时”和“技术择时”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到这里,我们可以来回答这个实操的话题了。我们究竟该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呢?答案是在市场周期的相对低点时买,在市场周期的相对高点时卖。
所以,我们的投资行为赚取的其实是周期的钱,进一步说明,是在大的周期中底部区域和顶部区域中间的钱。
投资真的是分阶段的,比如“低买高卖”这四个字,对它的理解可能也会经过三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的追求短时间内实现“低买高卖”赚取价差到“求不得”,到第二个阶段不再相信“低买高卖”,一看到这样的说法就自动摒弃一听说“择时”就天然免疫到第三个阶段,回归本质,不在“低买高卖”中加上一个时间的限制,知行合一的做到在市场更加便宜时买,在市场更贵的时候卖,如此就真正做到了所谓的“低买高卖”。
(二)时代的贝塔
“如果我们所在的市场真的只能存量博弈的话,我可能会永久的离开,不再回来。”
这句话,打了引号,但它并不来自于哪个大师,其实就是我说的,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市场整体不再增长,我不会再继续投资权益资产。
我在《时间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成为投资的朋友?》一文中,介绍了投资当中的价值的来源和核心。我在其中写道:“股票市场长期存不存在价值”,其实就演变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会持续发展”,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国运是否继续昌盛”。
巴菲特投资的一生,正好赶上了美国自二战以来最波澜壮阔大发展的阶段,所以才有了“股神”的结果和价值投资传播的威力,只是巴菲特自己很清醒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一出生就中了一张巢彩票”。
而日本的股市,因为自1991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进入了“失去的30年”,经济基本0增长,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日本的股市才慢慢地爬坡出来,对,下跌再反弹回归到回来的位置,用时间换空间,日本用去了30年。
中国的国运会如何呢?对待尚未发生的未来,总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只是,有句话,我觉得可以概括,那就是“悲观者吵赢了架,乐观者赚到了钱”,或也叫“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特别是创业以来,我更是感受到了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从无到有,从0到1,从困难中突围和创造希望的力量,这种力量,我们不缺。
所以,对待未来,是需要为信仰充值的。几组数据或许也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
(1)12020年初,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金,美国是在1979年人均GDP突破的1万美金,日本是在1981年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金,两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主流指数均在此之后的十年里,呈现了大幅的上涨。美国道琼斯指数涨了3倍,日经225指数涨了5倍。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会押着相同的韵脚。因为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金之后,人们的需要和对应的国家的发展模式都会发生重大转变,最核心的就是会像波特在《国家战略》中说的那样,从劳动力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是无法靠间接融资来完成的,只能靠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直接融资方式来推动。这种方式就是资本市场。
(2)在《2035发展纲要》中,我们对2035年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各个地方的分解目标在经济维度上均是,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GDP均要比2020年翻一番。15年翻一番,用72法则简单测算,大概的年均增长目标就在“4.5%-5%”区间。
这就是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前面几年高于5%,后面几年缓慢降低,整体保持在4.5-5%区间,我们国家特殊的制度安排,相当于已经是明牌上场了,只要经济在增长,长期投资就存在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国运面前,任何分析都是雕虫小技。
(三)个人的阿尔法
所谓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够有超额认知,或是找到有超额认知的人帮助我们获取超额回报。比如,就像下图这样。
但,往往我们很容易把时代的贝塔错当成是个人的阿尔法,特别是最近我们梳理了一众明星基金经理(各大基金公司的头牌经理)近2年的业绩表现,绝大多数都差强人意。而我也看到北落最近发的截图,行业表现最突出的基金,如果以当前时点往前回溯,最牛的主动管理基金也没有一只达到“十年十倍”。
所以,有关个人的阿尔法这点,我们至少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
1.找到的基金(经理)有没有持续稳定的阿尔法;
2.你相不相信TA有。
(请注意,有没有和相不相信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而根据这两个问题,又会产生四种组合:
组合
A、有阿尔法,但你不相信。
B、有阿尔法,你也相信。
C、没有阿尔法,但你相信TA有。
D、没有阿尔法,你也不相信。
A是错过,C是错付,D是萍水相逢。只有B是共振,是耦合。
这里面最好的一种组合,是B。最不好的是A和C。
如何增大B的概率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得有一套判断稳定阿尔法的标准,首先自己认可这套标准,然后再通过这个标准去筛选产品。
而后,即便出现自己买入的产品表现很差的时候,你可能也敢在其逆风的时候坚定持有,甚至逆势加仓,而不是弃TA而去。而在TA涨得很好的时候,也可以让子弹飞得更长久一些,而不是很快的止盈。
那判断稳定阿尔法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方三文方丈用12字来总结了他的标准,这12个字叫做“长期净值,业绩归因,人格认知”。
这12个字,不复杂,一看就能懂。长期+定量+定性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值得借鉴和参考。只是在面临实际投资的时候,往往我们又容易急功近利,比如很想挖掘到所谓的“隐形冠军”,对刚跑出来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也开始投注过多的筹码等等。
03三者,重要次序是什么样的?
在去年景顺长城、富国和交银施罗德一起出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值得收藏,反复看)中,将基民收益的情况进行了拆分。
“基民投基收益=基金损益+基民行为损益”,而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基民的“操作”给收益带来的损耗率接近-60%!
所以,周期的伽马(),时代的贝塔()和个人的阿尔法(),三者对于我们个人投资的重要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在我看来,应该是伽马()>贝塔()>阿尔法()。
所以,个人投资,第一位重要的是,规范好自己的投资行为,不要追涨杀跌,频繁操作,做好长期投资和战略择时。第二位重要的则是选择一个优秀的基金组合,这个组合的业绩比较基准可能是市场的主流指数,而检验其是不是足够优秀的标准就可以是是否能够持续的跑赢基准,最差要保持与基准的持平。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指数产品、指数增强产品以及拥有“比较基准”和“相对收益”思维并且不漂移的主动管理基金本身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本篇完。
#想逢低买入又怕大跌 该怎么办? #
#养基宝典#
- 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519002)
- 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B(000731)
- 工银金融地产混合A(000251)
(来源:巴蜀养基场的财富号 2022-08-08 08:08)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