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0 17:21:37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四川
5G通信持续走强!有何催化?

5G通信持续走强!有何催化?

www.toutiao.com 2024-06-20 08:46

   1、6月,市场继续震荡调整,上证指数近期又重新到了3000点附近不过,有几个方向在这期间表现亮眼,逆市走强,成为了近期大家关注的焦点,比如电子、通信行业。其中5G通信板块持续走强,很多小伙伴也比较好奇,是什么因素催化了板块的表现?

  最近5G通信板块走强,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既有行业基本面,又有市场交易风格的催化,我们以5G通信指数为例,这个指数非常具有代表性。

  首先,5G通信指数是一个风格偏向大盘成长的科技指数,符合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资金“抱团”行业优质龙头的逻辑。根据最新的数据,它的前十大成分股中,覆盖了多个消费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服务器、光模块等细分行业的龙头个股,比如股民朋友比较熟悉的立讯精密、中际旭创、工业富联、中兴通讯、兆易创新、紫光股份等。我们知道,5月以来,市场在经过一波修复性后,整个的情绪又是在往回走的,6月来市场的整体成交额也不高,大多数时间段在8000万上下,可见交投情绪并不高,那么在这个时候,基本面良好,浓眉大眼的行业龙头股就成为了资金的“避风港”,年初高股息、大市值的中字头股之所以受到追捧,除了具有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的确定性,他们也大多是A股市场的核心资产。目前,市场的大盘风格正在往红利之外的地方扩散,AI作为当前的高景气成长赛道,热度与业绩均处于上升通道,行业龙头自然也接住了这波“富贵”。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分析5G通信指数,会发现这个指数的成分股,和英伟达、苹果产业链股的重合度非常高。我们知道,英伟达作为当之无愧的算力第一股,其AI芯片是AI的心脏,而国内英伟达产业链公司主要是光模块、服务器、交换机这些和算力芯片相配套的环节,可以说与英伟达算力芯片一荣俱荣;那果链公司就更不用说了,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我们都有目共睹,而由于其定位是高端机,因此相比其他中低端品牌,苹果单部手机的附加值也更高,产业链的利润也会多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过去消费电子行业诞生了多个果链牛股的原因。最新数据显示,5G通信指数在英伟达、苹果概念上的暴露度均达到了40%。

  2、这个指数英伟达、苹果概念股的占比都比较高,最近美股这两个科技巨头的股价也创了新高,带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英伟达、苹果这两个产业链方向有什么催化?

  苹果加速布局AI生态圈,拉动下游换机潮。近日,苹果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Apple Intelligence,并透露将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接入Siri。值得注意的是,大会明确“Apple Intelligence仅支持iPhone 15 Pro、配备M1芯片的iPad和Mac以及后续机型。”有望刺激用户的换机需求,利好苹果产业链。

  AI催生大量算力需求,光模块迎爆发式增长。AI终端加速发展,算力需求再度加码,核心部件光模块需求将持续扩大,预计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收入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目前中国厂商在全球光模块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是为数不多能够打入北美算力产业链的环节。根据 LightCounting 发布的2023年全球光模块 TOP10 榜单,共有 7 家中国厂商上榜。其中,中际旭创首次排名第一,华为、思科、光迅科、海信宽带、新易盛、华工正源分别位列 3-8 名。

  大家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我国的光模块企业能够喝上英伟达AI算力这口汤呢,去看看咱们近几个月光模块的出口量,就知道答案了。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光模块2023年4月以后开始起量,今年4月出口货值 38.51 亿元,同比增长 110.84%,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 79%。对美国方面,4 月光模块出口货值 15.99 亿元,同比增长 209.40%,环比增长 20.01%,再次印证 AI 驱动下的光模块行业高景气。

   受益于AI算力需求高涨,各机构也对英伟达2025Q1业绩持乐观预期。高盛预计,在2025财年,英伟达数据中心(AI算力核心业务)收入将再次超过2倍增长,并预计云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在生成式AI基础设施支出方面将继续保持增长。中金公司表示,新架构有望优化内存密集型任务的处理速度和能耗,市场对Nvidia新服务器产品的需求可能超过预期。

  事实上,交换机被誉为“提升算力的法宝”,如同高速公路枢纽允许车辆实施变道,交换机允许数据在CPU、GPU以及加速器之间快速流动,从而快速响应高性能计算任务,这使其在如今这个AI催动算力需求爆发的时代占据了重要地位。

  近日,英伟达与工业富联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就NVLink交换机达成大笔独家代工订单合作,按一台服务器机柜需要七个NVLink交换机计算,此次订单数量将等同于英伟达GB200服务器出货量的七倍,毛利率也远高于服务器组装。此前,据业内人士透露,鸿海已取得大份额英伟达GB200 AI服务器代工订单。

   3、都说AI芯片供不应求,那么算力的需求方在哪呢?也就是说谁在买算力产业链?

  去年末,一张关于英伟达H100显卡购买客户Top12的榜单图在网络刷屏。从表单中我们看到,购买英伟达显卡的客户基本都是全球从事大模型研发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及提供各种云计算服务的云厂商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云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人工智能等。云厂商国内我们比较了解的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网络运营商,基本上是主导了国内5G基础网络的建设,海外最典型的就是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这四家公司号称北美四大云厂商,也是英伟达算力芯片的前四大客户。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财报中,这四家海外云厂商全面上调了今年的资本开支预算,意思就是云服务的投资力度要加大。这个资本开支啥意思呢,就比如说企业想要去运转、或者说扩大规模,需要去购置一些像厂房、设备等等需要的固定资产,对于云厂商而言,资本开支包括啥呢,就包括像芯片、基站、射频、光模块、PCB、服务器、交换机等等这些电子、通信设备。

  具体来看:

  Meta全年资本支出预期上沿从370亿美元提高到400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长26%-44%。公司资本开支倾向AI,并预计明年的资本支出会继续增加;

  谷歌24Q1资本开支为120亿美元,预计全年季度资本支出将保持或高于120亿美元,也就是说全年资本开支至少480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长50%;

  微软当季资本开支110亿,同比增长66%,并预期下个季度继续环比提升,机构预期全年增长50%以上;

  亚马逊首席财务官表示计划上调2024年资本开支,以投入生成式AI项目、扩充AWS容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Meta一季度的资本开支数据一般,但是Meta又上调了全年资本开支预期,说明二季度或者是下半年会加大资本开支,而下半年正是GB200要出来的时候,所以大概率Meta就是在等英伟达GB200。这也侧面反映产业链都在期待下半年的GB200。

  国内方面,有券商机构研报指出(中信建投证券),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已开启训练型 AI 服务器采购,预计未来也将进行推理型 AI 服务器招标。并建议持续关注AI板块投资机会,包括光通信和国产算力板块,并可以逐步拓展至大模型和应用领域。

  海内外云厂商对于AI的资本开支加大,也就意味着AI算力产业链实打实的需求度在提升,业绩是具有较强能见度的,是能够落地的,相应地,在当前阶段,投资景气度也会更高。大家近阶段可以关注下5G通信主题指数,这个指数深度布局国内算力、英伟达产业链,持仓中,AI算力、光模块、光通信、AI应用、6G概念股合计权重超70%,大家可点击购物车,查看跟踪该指数的产品。

   4、除了果链、英链,最近车路云一体化概念火了,带动了智能车相关指数的表现。这个“车路云一体化”是什么?

  “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车路协同+AI云平台全局协同”有机融合的系统级方案,可以理解为通过融合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从而真正实现安全、高效、节能及舒适的智能驾驶。简单来说就是“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就是让“聪明的车”和路、人、环境之间,能够做到实时动态的交互联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是以城市为主体的。

  为啥这个“车陆云一体化”概念火了呢,主要是近期车路云相关的政策催化消息很多,6月14日,继北京、福州、鄂尔多斯后,湖北省武汉“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市发改委批准,备案金额为170亿元;早在5月31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涉及)招标公告》,大手笔投资99.4亿元,计划对全市6050个道路路口进行智慧化改造。6月3日,福州紧随其后,启动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启动区示范建设审批类项目公示,成为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个在车路云协同方面有大动作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4月29日,交通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文件指出,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如果按照北京一个地区近百亿元的基建规模测算,整个首批示范区可能有大约3000亿的车路云一体化基建空间。

  说到智能驾驶,大家第一联想到的可能是智能车,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智能驾驶技术处于第二、三阶段,也就是部分自动化阶段、有条件自动化阶段,由于受到法规、通信感知等基础设施、技术成熟度、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地区并不能完全支持高度自动化,更别说完全自动化驾驶了。

  因此,从智能驾驶发展的现状来看,推出“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强调车、路、云、网、图、安全等各环节统筹协调发展,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具有深远意义,有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为智能驾驶按下加速键。而通过城市级的规模化应用试点,也能够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推广演进。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行业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5、具体哪些方向受益于车路云一体化政策的推进?

  那首先就是智能车了,“车路云”,车是核心,“车路云一体化”是建立在单车智能自动驾驶的基础之上的。车路协同的核心在于利用车辆上的通信与感知设备(如车载单元、雷达、摄像头等)和路边部署的各类传感器、通信单元、边缘计算设备等,实现车与外界环境的深度互动。主要设备包括边缘计算单元边缘通信单元、摄像机、毫米波雷达、系统软件等设备设施。所以汽车从当前简单的智能化还能有较大的向完全自动驾驶推进的空间,产业链可通过指数产品一键布局,这样可以分散风险,也不怕错过某个方向的上涨机会,智能车指数首当其冲要关注,中证智能汽车指数聚焦计算机、电子、汽车、通信四大权重占比高达97%,科技属性鲜明。

  除此之外,有了智慧的车,还需要智慧的路,以及传输更快、时延更短的信号,这就需要借助4G、5G和C-V2X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在“车路云一体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智慧交通生态系统的关键支撑,将“人-车-路-云”交通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车与车、车与道路、车与云和车与人等的全方位协同配合,从而满足不同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应用需求,实现自动驾驶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发展目标。“车路云一体化”的加速落地,将拉动通信模组出货量,提升5G车载模组的渗透率。

  大家可以关注下5G通信主题指数,这个指数布局通信基础建设产业链,电子、通信、计算机、国防军工四大权重占比高达95%,聚焦低空网络、数据传输、导航系统等基础设施。

  以上数据来源:wind,中原证券,华夏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