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5-07-31 15:28:34 股吧网页版
未来养老市场细分或是一个方向


  不久前,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微博称﹐北大教授钱理群夫妇已在酝酿前往养老院居住。一时间引发网友一片感慨。不少人对“养老院养老”讳莫如深。


  对生活质量有着高追求,成为多数人对知识分子的普遍印象,钱理群夫妇入住养老院让人不解,甚至担忧。广州的知识分子又怎么看?广州的养老院又能否入知识分子的眼?


  随着广东省首个老人院失独专区推出,未来养老市场细分或许是养老院发展的一个方向,而知识分子也盼望有体现文化层次的养老院出现。


  A


  入住养老院是社会趋势


  今年76岁的刘老师是一名退休教师,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儿子安家在番禺,刘老师舍不得老城区的人情味,终究没跟儿子一起住。女儿虽然安家在市区,但因是楼梯房,她担心上下楼不方便,也没有跟女儿一起住。老伴在女儿家照顾小孩,目前她自己居住在越秀区的一所老房子。


  退休后,她每天“叹”广州早茶、看报纸、唱粤剧,或做理疗、约知己吃西餐。悠闲而有品位,成为这位“老广”退休生活的最佳概括。而对于养老院养老这个社会话题,刘老师也早有心理准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老人入住养老院养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刘老师说,如果能够自理自己的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居家养老,到了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养老院时,也无需太多顾虑和困惑,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所趋。


  刘老师告诉记者,她还有一位朋友,带着老伴一起住进了养老院。据介绍,夫妻两人入住时选择了一个单独的房间,虽然换了一个生活地方,但是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养老院的生活,目前感觉良好。


  B


  不愿送父母去养老院


  张姨的父母为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干部,今年90岁,目前患有老年痴呆症,大小便失禁。张姨每天都要像照顾小孩一样陪护着两位老人,为他们擦洗身体,换上纸尿裤,照顾饮食起居。这几年,每当无助时,她就会跑遍广州大大小小的养老院,希望能满足父母的要求,可总是失望而归。


  “来到养老院,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拥挤的床位、糟糕的环境,以及压抑的氛围,总会让我于心不忍,不能给老两口想要的生活,所以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要把父母留在家。”张姨说。现在,一位驻家保姆陪着张姨照顾这对年迈的老人,光是请保姆的费用每月就高达7800元。


  罗先生在广州一省级文化单位任职,家住番禺,父母也是广州的知识分子,家住越秀东山。为了照顾两个老人的生活起居,罗先生也聘请了保姆。


  “我妈曾经试探性地跟我说起去养老院,我当即就反对了。她有一个好朋友,在养老院住得并不舒心,与我妈分享了养老院的生活后,我妈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罗先生说:“东方人与西方人不同,西方已经实现高度都市化和核心家庭化,子女成年后就独立了出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倾向于年老了和自己家人一起居住,老一代人中,乡村聚族而居的观念仍未退化,而且这种观念很难改变。”


  C


  为了不连累孩子住养老院


  虽然张姨和罗先生都不愿意送自己的父母去养老院,但是,两人都做好了日后在养老院养老的准备。


  罗先生说,目前独生子女结婚后,有可能需要同时赡养8位老人,包括父母辈和爷爷奶奶辈,负担非常重。他未来选择在养老院养老,“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


  张姨也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她的压力太大了。对于我的父母,我过不了自己这关,但是,对于我的女儿,我不想拖累她。”她计划自己七八十岁时就主动去养老院。


  对于养老,张姨最大的期望是当她老了后,可以住进广州市养老院。同时,她也担心:“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如果按照目前政府对公立养老院的投入进度,担心自己日后连一张床位都申请不到,如果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如何谈安定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张姨认为,目前政府对于公立养老院的投入不足,养老管理体系还没有建设到位。


  缺口诸多


  现状


  一床难求


  去年9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仅为20张左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全部甚至部分需求。事实上,市民在担忧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时,民办养老院的现状更是令人担忧。


  配置原始


  老城区的民办养老机构大多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距离现在已经有10-20年,院内设施保持着最原始的配置:一米宽的木床或铁架床、一张椅子、公用的厕所连同浴室,有的养老院甚至没有配备电梯、空调、电视机。


  护工短缺


  一个护工普遍需要负责5-6个一级护理的老人,甚至更多。2013年,广州市人社局有数据显示,广州有资格证的养老护理员不过3000人,高级工更是只有19人。而近日,也有研究机构公布,广州市养老护理员缺口达2000人。


  管理漏洞


  按照正规的老人入院手续,老人需出示相关的病历表和近期的体检报告,但某些养老院为留住客户,将体检等程序流于形式。养老机构大门也大多没有门禁,有的门口保安亭荒废已久。


  理想状态


  破局


  抱团


  养老


  张姨设想了一个理想的养老状态——老朋友抱团养老。“找几个相熟的老朋友,租一套房子,五六个人一起住,请两个护工,给自己设计一所‘定制养老院’。能走动的时候一道结伴去旅游,跳跳广场舞,走不动了就在房间打麻将。”


  张姨也表现出对加拿大养老院分层级模式的向往:“私立的层次高,像酒店,电影院、健身房一应俱全。公立的办得像医院,但配套设施十分齐全。这样,大家才能有选择的空间。现在中国的养老院,大部分像医院,还有一些像小诊所。”目睹养老院老人们的遭遇后,张姨觉得心酸。


  细分


  市场


  广东省首个老人院失独专区——广州市老人院“爱心家园”即将开放。街坊冯先生指出,如今有专区专门服务失独老人这个人群,未来或许还会有专门的失独人群养老院,由此可见,未来养老市场细分或许是养老院发展的一个方向,有条件的养老院应该率先探索细分市场,办出不同特色的养老院,供有不同养老需求的人群选择。


  “例如,以舞蹈为特色的养老院专门吸引有舞蹈兴趣的老人家,以书画为特色的养老院专门为书画家服务,以歌唱为特色的养老院为粤剧发烧友提供舞台,这样的‘专业型’养老院,在原有的养老院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老人活动中心的功能,也为老人家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冯先生说,如果老人去养老院养老,就像孩子去游乐园一样乐意,养老事业就真的“活”了。


  软性


  分层


  罗先生说,对于未来的养老院生活,他最希望可以和“老友”一起,每天与琴棋书画相伴,听听曲、看看书。但是,目前广州大部分养老院,除了房型、护理等方面分级别,根本上缺乏文化、兴趣等方面的软性分层。


  “养老院就是一个小社会,应该要让老人感觉宾至如归,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增强老人的归属感。”罗先生建议,养老院除了有经济层次,也应该有文化层次,在养老市场细分的进程中,首先可以探索为知识分子养老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观点


  公立应该建立兜底机制


  民办养老院需提高品质


  媒体评论员洪丹指出:“让老去成为一件幸福有尊严的事。”他建议,对于有能力居家养老的家庭,应当鼓励其居家养老,毕竟在养老院不可能有家属间的情感交流、精神慰藉。另外,“公立养老机构要兜底,民办养老机构要专业。对于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公立养老机构要优先照料,公立机构养老应当类似低保,成为一个为社会问题兜底的机制。现有的民办养老机构绝大部分只能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仅有10%以护理康复为主,市场仍处于低端重复建设之中,产业链尚未形成,民办养老机构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提供可供选择的高品质养老。”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