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1-05-18 09:03:53 股吧网页版
小伙伴的基金在哪儿买的?

最近中基协发布了一份各销售机构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

本来想着这个数据不用特别来聊,不过后来好些小伙伴来问,说那数据上的直销占比好高,直销是什么意思,买基金应该选直销机构吗,或者问说,银行渠道是不是更靠谱啊、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能行吗,诸如此类。

看来,小伙伴对买基渠道的焦虑还挺多的。干脆今天聊一下这事儿。

先上图,看一看基协披露的公募基金保有量情况:

公募基金有两类销售渠道,一是官方直销,二是渠道代销

官方直销规模大,但不太适合个人投资者

官方直销,就是通过基金公司官网、app等官方渠道买卖基金,类似于上官方直营店买东西的意思。

近5年官方直销的保有量规模占比,从最高时的65.62%下降到了2019年底时的57.29%,占比虽下滑,但规模仍是最大。

直销渠道这么大的保有量规模里,估计有很多是买低风险、较低风险基金的机构类客户,比如说某资产管理计划、某证券投资基金这样的资管产品。机构类客户如果计划持有公募基金,多是选择直销开户交易这种高度官方化的方式。

机构类客户的较低风险配置需求和闲置资金保值需求比较大,货币基金、较低风险的债券基金都是它们常配的公募产品。小伙伴可以留意下货币基金的持有人信息,不少质地良好的货基的前十名持有人都是各种保险类机构、券商类机构、银行类机构、基金类机构、其他机构。

另外,不同量级基金公司的直销规模占比差异不小。大型、较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员资质更好、产品绩效相对更强,且机构销售人员资源也更深厚,往往其直销规模更容易上量。

至于为何有些个人投资者也选择直销渠道,一白觉得多是他们对基金交易渠道和套路了解太少的缘故。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选择直销渠道很难创造什么实质性的特别好处,反而还会影响交易便利性。

因为直销渠道的可选基金只局限在基金公司自家产品里,如果小伙伴想买其他基金公司的产品,还得跑到别家再开个户,挺麻烦的。

渠道代销三分天下

渠道代销平台基本上被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券商三分天下了。

其中,银行是最传统的、也是目前最强势的代销渠道。在各大银行里,手握大量有钱人客户的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不是一般的厉害,销售能力出众、保有量高居第一。

另外,工、农、中、建、交等传统大行卖基金也很强,毕竟银行业务沉淀下来的客户体量够大。

券商卖公募基金的历史也很长了,但过去券商满眼都是股票经纪、融资融券、质押、IPO、定向增发、债券发行、并购重组、资管通道、自营这些标准券商业务,卖基金这事干得也没多上心,只是这两年公募基金大热,券商多看了卖基业务几眼。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听起来挺陌生,但其实不少小伙伴都在它上边买卖基金。

它就是在基金公司、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的,持有证监会颁发的基金销售牌照专门卖金融产品的一类基金销售公司。比如阿里系的蚂蚁基金、东财系的天天基金、腾讯系的腾安基金都属这类。

国内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在2012年才起步,至今数量已超百家,其近几年的公募基金销售规模增加较快,2019年底时保有量占比已升至11.03%。

目前,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基本形成了蚂蚁、天天双寡头的竞争格局。

选哪个基金销售渠道更好

基金销售渠道和平台那么多,怎样选择更好呢?

一白分享一下个人的选择供参考吧。

一白自己肯定是选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TOP玩家。

直销渠道前面提到了,没有必要。

银行渠道的话,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相对丰富,但有些银行在申购费率上的折扣非常有限,甚至不打折,交易费用不划算。如果有小伙伴更青睐银行渠道,建议要多留意和对比一下各家银行的基金申购费折扣水平。

券商渠道的话,通常代销的基金产品也相对丰富,但和银行类似,有些券商提供的申购费折扣非常不行啊。

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作为受证监会监管、业务模式成熟、业务流程高度标准化、遵循互联网运营思路的专业基金销售平台,不仅交易安全性很好,而且,头部机构代销的基金产品丰富、申购费率低、提供的资讯和持仓管理服务相对丰富,交易体验好很多。

一白的基金申赎都是在头部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上完成的。特别补充一下,中小型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综合运营实力更弱,在基金产品丰富度、申购费率、增值服务等方面整体上更差一些,所以,如果选择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还是遵循规模大且知名的原则为上。

虽然目前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保有量占比不算很高,但随着年轻基民的大量入局,这类渠道未来的基金销量、保有量增长空间还挺大的。

以上个人的选择仅供参考吧,小伙伴更认可哪类渠道、什么样的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来定。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