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大涨,老乡别走!9月6日三大股指涨势如虹,创业板指大涨逾4%。
大概是反应过来:货币政策不急收紧、宣布设立北交所,表明了对提高资本市场整体直接融资比例的态度,直接利好中小企业,创业板指大涨。与集采情绪错杀的医药股也大反弹。
仔细看,今年以来的冰火两重天,想赚钱并不容易:2016年以来市场以大为美,到去年底到达极致;今年6月以来代表中小盘的国证2000、中证1000成为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指数。而上证50和沪深300垫底。
这市场风格也不停切换,转成了“电风扇”,既有宁组合PK茅指数,也有锂电新VS医药消费VS银地保。
今年想赚钱,得踩对风格+踩对风口。经历净值起伏后,大家恍然大悟在这样的震荡市里,止盈策略很重要?!
大家都不想坐过山车,亏了钱纠结想要止损卖掉,赚钱钱的又担心不赎回就还回给市场。基金止盈,一向没有标准答案,跟着每个人的风险偏好、资金的性质走。这里我们讨论基金投资者一些常见止盈方法。
1、建立合理收益预期 设定止盈目标
首先要设立合理预期收益目标,学会运用规则来控制自己的投资行为。在基金投资中处于小赚或微亏时,容易出现心理上躁动,忍不住选择赎回,心想先卖了等跌跌再买,更多是一种短线投资的心态,这种操作由于频繁交易产生摩擦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包括申购赎回等待过程的时间成本、手续费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建立自己的交易规则,并坚定地执行规则非常重要。
基金投资,一是长期持有,切记追涨杀跌,克服因市场暴跌的恐惧而盲目买卖的心理,可以通过定投来做不断平均成本价格。二是设定合理的止盈目标,根据对投资的预期来制定止盈目标。
止盈目标法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行情设定一个数字作为止盈线,一旦投资收益达到果断赎回。比如:所持基金达到平均年化收益率10%就止盈、盈利10000元就止盈……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单,适合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要注意,这个投资目标要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一方面,不宜把数字设定过高,目标设置过高基金可能长期卖不出去,资金占用产生机会成本,或者随着市场行情波动基金收益回吐,错过了最佳的盈利时机。另一方面,如果盈利目标设定过低,虽然容易实现,但是频繁买卖花手续费不说,也可能由于短线操作错过了基金趋势性的长期投资收益。
目标收益设为多少好呢?我们说,如果亏损50%,往往要反弹100%才能达成平衡。在震荡市场下,可以把止盈目标设置为能承受的最大回撤绝对值的1-2倍。所谓最大回撤,通俗说就是在一定历史周期之内,基金净值下跌的最低点与净值上涨最高点之间的差额。比如能接受回撤-10%,止盈目标可以设置为20%,能接受-5%回撤,止盈目标就设置为10%。这样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小白投资者。
其次对于进阶投资者,还可以根据所配置基金类型相应设立止盈点。比如年初我们判断今年偏震荡、指数级机会不大,配置低估的金融基金,就是为了求一份稳健。根据过往年化看,金融主题基金平均年化在10%左右,那么这类基金就可以相应设置今年的止盈目标。
而对于新能源、军工等高成长高波动资产,且在一个大产业趋势中,止盈目标就可以相应提高。结合自身资金的规模、流动性及期限、还有市场环境各方面来看。
2、估值止盈 分阶段买入卖出
估值止盈法就是根据市场的估值高低来确定止盈的时机,主要以估值和分位点作为止盈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适用于指数型基金。估值的模型主要有市盈率(PE)、市净率(PB),股债利差等,通常采用PE作为估值参考指标。
操作方法是在估值低的阶段买入或继续持有,在估值高的阶段卖出,主要通过参考指标的百分位来确定估值的高低,简而言之就是低估买入,高估卖出。
估值的高低没有恒定的标准,是一个主观界定,举个例子,以某风险偏好适中的估值定位区间如下:
这个方法的操作方法就是跌了买,涨了卖,反复操作,达到估值止盈线之后后停止操作,在市场波动中通过分阶段锁定所赚收益,避免一味等待高点、忽略风险而错过了最佳卖出的时机。
在今年的震荡市场下,尤其适合参考逆向操作,不追高,而是阶段情绪冷却时布局。
3、目标叠加最大回撤止盈法 别走边看
当基金收益不断创新高后,到达目标止盈点,很多人往往又怕过早卖出怕错过后面涨幅。尤其在上涨市场下。
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一种情形是基金继续上涨,获得比目标收益更高的涨幅;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基金净值后续出现回撤,一旦达到自己所能承受的回撤幅度,就赎回止盈。这种且行且观察的方法,可能最终收益比目标收益少赚一点,但也很好解决怕上涨行情过早赎回止盈的情况。
投资不易,知易行难。以上三个简单的投资方法止盈介绍给大家,制定规则容易,坚决执行才是王道。
只有树立好投资纪律,并且按照自己设定的投资方法一以贯之的执行,而不是盲目被市场情绪传染,才能做时间的朋友,收获投资的硕果!
最后,止盈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资金不是着急使用、且找到了信任其投资方法和风格的投基金经理,也适合长期静待企业成长的收益。“止盈不停扣”,也是定投中很重要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