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短期收益评价一只基金
国内基金界最权威、口碑最佳的基金经理朱少醒,十几年来专注只管理一只基金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 ,不跳槽、不增加新基金,春节前后规模快速膨胀时还限购。换手率极低,即便是牛市阶段,也是高仓位不择时。富国天惠这只基金从成立以来业绩如下:
这是堪比房价上涨的增值。
他在今年初时候对投资人说:过去取得这么高的回报,但是在他们的投资人数据库里,却有大量的人选择在亏损的时候割肉离场,且再也没有回来。
长线投资,坚守自己的风格,在亏损的时候等待。耐心,是投资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我知道为什么每次在平台上写到要长期持有,短期亏损不需要焦虑的时候,一定有人不高兴,甚至还有接盘侠出来喷。原因无他:他们买基金就是冲着短期暴富来的。哪里能忍受亏损,一天没有涨全场最多就不乐意,没有在所有的基金中永远业绩名列前茅就不满意。
这些,都是人性中的懒惰、贪婪所致。你我皆一样。只不过,长期关注市场后,会退却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至于动不动就急、连道理都没心思听,不顺意就开喷的,就是思维模式和认知问题了。爱咋咋地,没人拦你。
回到投资心态上,既然要长线投,我们选择的品种就不应该用短期的业绩来判断。如果你要用短期的业绩来评价一个基金经理,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的顶流基金经理,都会被你刷下来。比如朱少醒,今年上半年业绩不佳。以董承非为代表的兴全
派,给投资人喷成了筛子。还有大家熟悉的张坤,规模太大,限制了灵活性,选股困难重重。
这些人上半年业绩不好,是这些人的问题吗?不是,是市场风格跟这些人的投资风格不匹配。
越成熟的基金经理,经过漫长的投资生涯,投资风格会越稳健。稳健的一个表现,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知道自己的东西该不该坚守。而不是看什么风口来了追什么,顶流的业绩规模到一定程度了,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人总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一个基金经理可以熟知所有股票,像朱少醒这类自下而上选股,一个个企业去调研结合经济环境后才下注的,我们投资人的钱才是最有保障的。而总去踩风口的基金经理,总有踩不对的时候。通常是新锐的基金,才需要这么做,因为基金界竞争也非常强烈,规模太小会被清盘。谁都知道投资人没有耐心等待你慢慢成长,都是要短期获取高收益才能博眼球、得到更多人下注,才能在竞争中站住脚跟。他们为了站稳和快速提高规模去踩风口,踩赢了也不代表可以长期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