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跌得有点猛,我估计大家都急需按摩,今天市场下跌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昨晚美股高位小跳水,二是央妈近期超预期收紧货币流动性,导致最近市场很缺钱。不光是股票跌得惨,债券那边也是哀鸿遍野。今天国债逆回购利率久违地冲到9.99%,这是2019年以来首次,这个信号已经很好地说明货币流动性正在收紧。
数据来源:WIND
而且市场总是在上涨的时候对鬼故事视而不见,在下跌的时候鬼话连篇。比如在上涨的时候,市场会解释说今年依然有大量资金借道基金入市,后续的增量资金不需要担心。但到了下跌的时候,市场又会解释说今年央行会大幅收紧货币流动性,无论是股债房,所有资产都要跌。进一步制造了恐慌。
而且还可以看到,今天其实是普跌,消费医疗科技跌,地产保险基建也跌,有色化工军工都是跌,不存在说市场利率上行,低估值行业就逆势上涨,只有高估值行业在跌的情况。各行业不分逻辑都先摁在地板上摩擦,均衡型的端水大师都要被打断腿。
最近这几天不少朋友都来问我接下来怎么看?
基于信用(贷款)周期与上市公司盈利周期,咱们可以划分出四个不同的场景进行分析判断:
A、信用扩张、上市公司盈利下行,对应小幅下跌+小幅杀估值
B、信用扩张、上市公司盈利上行,对应大幅上涨+大幅抬估值
C、信用收缩、上市公司盈利上行,对应市场分化+小幅杀估值
D、信用收缩、上市公司盈利下行,对应大幅下跌+大幅杀估值
目前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C阶段早期。也就是信用周期即将开始收缩,社融已经见顶,但上市公司的盈利还是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的。那么市场会出现分化,有业绩增长的公司股价上涨,盈利与估值不匹配的公司则开始杀估值。
一些朋友会担心信用收缩超预期,进入去杠杆阶段,我们可能直接转入D阶段,叠加经济变差,上市公司盈利下行,那就是2018年重现。但目前来看,概率是比较低的。
我在前天文章《今天被毒打了一顿》里面也跟大家说了,我理解监管层依然是既要...又要...还要...的逻辑。既怕股市出现泡沫不可收拾,但也不想股市走熊,因为还要持续不断给实体经济输血发新股IPO,这才是最舒服的节奏。
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明确跟大家说了,最近不会对任何一个网格进行锁仓,止盈的仓位可以分批投入到最近在回调的其他网格或者是稳如泰山组合的原因。
所以今年可能会有阶段性的上涨,但整体可能很多横盘震荡的行情。今年会比较适合做各行业指数ETF网格策略或者是部分龙头股的网格策略。如果不会做或者懒得做,你就多买点主动型基金,让基金经理帮你做轮动选股。
回看这两年都是这样的节奏,上涨-横盘-上涨-横盘-上涨-?这可能就是监管层要的所谓“指数慢牛”吧。
数据来源:WIND
我其实不太担心去年就已经跟着我冲锋陷阵的那些老朋友,市场回调对他们来说顶多就是利润回撤。但今年新关注我的新朋友如果亏了,就是触达灵魂深处,亏损本金了,这我是比较担心的。
为了应对交易难度剧增的2021年,我在去年专门写过一份专题报告《2021年资产配置计划与投资策略》,这是给新朋友看的。
如果我们要分配100万资金,首先应该从时间上考虑。
我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年内要用的钱
1-3年内要用的钱
3年以后才用的钱
这100万里可能有10万一年内就要用的,比如我要给孩子交补习班费用的钱,这笔资金就只能投资低波动的基金。货币基金或者超短债债券组合是比较合适的。
1-3年内的投资,比较适合购买固收+、固收Plus或者稳如泰山组合。固收+组合波动会比刚刚说的货币基金、超短债大一点。但投资1-3年盈利概率很高,接近95-100%是盈利。
3年以后才用的钱才考虑把它投资到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并且在投资股票类资产的时候,我们还要根据市场温度进行仓位管理。
简单粗暴点,我会用沪深300指数的PB估值作为锚,比如市净率到84%历史百分位,仓位就是100%减去84%的估值,对应16%仓位去配置权益类基金。
数据来源:WIND
这里,可以加入年龄的限制。比如我现在还不到50岁,股票类仓位其实可以相应增加20%,也就是36%这个水平。因为50岁以下代表着我们的工资或者收入还会不断增长,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激进一些。
当沪深300指数PB估值往下跌5%,可以把除了股票类仓位之外多出来的其他资金加仓,实现越跌越买的交易策略。
部分老朋友可能觉得这个策略相对保守,但由于新朋友入场的时间不是特别好,而且新朋友没跟我们一起经历过血腥的2018年,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差很多。
还有朋友会问我,基金该止盈卖出了没?
这我在去年10月回答过《是时候止盈卖出了没?》
当前市场跟2015年有很大的不同,2015年的时候是绝大部分行业的估值都非常贵,如今不同行业因基本面情况不同,估值差异巨大。比如消费医疗科技这些行业的估值已经贵了,但银行保险地产基建行业估值还很便宜。
如果觉得消费医疗科技估值很贵,资金是可以去买点银行保险地产基建的。而当消费医疗科技的估值回调差不多了,资金又可以轮回来。所以只要不是所有行业都高估,基金经理就会有可操作的空间,但如果所有行业都高估了,那就没操作空间了,只能清仓止盈去买债券或者理财了。
回到我上文说的,2020年是信用扩张、上市公司盈利上行,估值盈利均大幅上涨的一年,大家随便选股都很容易摸到牛股。2021年是信用收缩、上市公司盈利上行,小幅杀估值,市场出现分化的一年。机会是有的,只是更难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