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16-12-02 08:48:54 股吧网页版
申购和赎回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和之前一直给各位讲的一样,我们倡导各位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的时候,应当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但在实际情况中,在把握申购和赎回的方面仍然需要认真的选择和思量。在计划申购、赎回某一基金产品的时候各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申购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第一,了解基金的投资风格投资目标和投资对象。

 

  尽管国内股票型基金存在着投资风格雷同的弊病。但相信随着证券市场和基金管理人的逐步成熟不同投资风格和投资目标的基金将会出现更多的差异性。各位基友在申购基金产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基金的上述特征是否与自己的投资需求相吻合。

 

  第二,了解基金过往业绩以及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职业操守情况。

 

  尽管通过实证表明基金过往的业绩与未来业绩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但拥有持续良好业绩的基金可信程度依旧大于历史业绩较差的基金。此外,由于国内基金经理变更相对频繁,所以投资者应关注基金产品的过往,尤其在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方面。因为基金经理更换频繁的基金产品,历史业绩缺乏可信性。同时对于现任的大家应当阅读其履历看是否曾经出现过违规违纪和频繁的跳槽现象。

 

  第三,对于频繁的更换基金经理的基金,投资者的应当尽量避免申购。

 

  当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基金产品的时候,我们应当适当关注现存的相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在基金市场异常火爆的2006年末至2007年时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十分顺利并且力度很大,甚至规模达到了百一十多。管理层不得不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基金的发行规模。与此同时,原有股票型基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熊市中发行的基金产品,份额依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虽然新基金配置原有老基金的重仓股并不令人意外,但这会在客观上,使得原有的基金受益,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证券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相对有限,这种效应会表现的更加突出。

 

  既然对待基金应当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那么基金持有人在持有基金产品后,没有充分的理由就不应当轻易的赎回基金产品。只有当下列现象发生的时候,投资者才应当考虑采取理性的赎回行为。比如:基金管理公司出现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并且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种治理结构和管理方面的变化将危及我们这些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接着,赎回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第一,对于基金经理频繁更迭的基金,我们可以考虑赎回。

 

  在国内,基金经理跳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投资者不必过分忧虑。但,如果一只基金产品频繁的出现基金经理的更迭,就可能反应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欠佳啊等等。这才是我们这些投资人需要警惕的地方。

 

  第二,对于长期业绩表现欠佳的基金,我们可以考虑赎回。

 

  在实际中这种现象相对较少。基金行业激烈的竞争促使各家基金管理公司非常重视各种基金业绩排名,当旗下基金出现中期业绩表现不佳时,基金管理公司往往会采取严厉的措施。因此相对来说,持续不佳的基金业绩出现的概率比较小,而且这些现象往往出现在尚未建立起品牌和特色的新兴基金管理公司中,大品牌的基金公司较少。

 

  还有就是,对于普通的基金投资者,我们并不建议大家根据股票市场的走势和环境采取择时的操作。但如果您对对市场十分敏感,并具有相应的操作经验的,如果希望通过择时操作来回避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基金份额的转换替代赎回行为。比如将股票型基金转为货币市场基金。这里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这种转换不宜过分频繁,只有认为市场趋势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候这种转换行为才有操作价值。如果认为市场中某种现象的出现的仅仅是一般的短期或中期调整,则不宜进行此转换操作。

 

  在购买基金产品之前,大家应该对自己的资产配置和使用做出细致的规划,具体的方法我们在之前文章中详细解释过。但是,这种规划仍然有可能不适应实际中的动态变化的需求。例如,当我们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前赎回基金,得到现金。

 

  截止到现在,公募基金在中国发展已经有十八年之久了。但是,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行为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这里提出的投资者在基金申购、赎回行为上的偏好和误区以及相对应的建议,可能随着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而产生新的变化。并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只要各位投资者本着长期投资的理念,选择治理结构较佳,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产品,申购与赎回并不是一件需要过分操心的事情。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