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0-05-18 20:32:16 股吧网页版
对标2008年市场,当前内需板块还有多大空间

自疫情以来,内需板块逐渐成为了A股市场的主线。

内需成为主线的核心逻辑有两个:一是随着疫情缓和,国内经济将逐步恢复,外需仍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内需成为主要亮点;二是临近两会召开,市场对内需刺激政策预期不断加强,消费和基建等政策刺激力度或超预期。

自疫情以来,内需板块已积累了一定的收益,还能否追?

国金证券艾熊峰团队通过复盘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内需板块的走势,来前瞻内需板块的后续走势,改团队发布报告提出:当前内需板块行情还未到全面扩散的阶段,随着两会的召开,以及提振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内需板块将逐步成为市场核心主线,迎来全面扩散阶段。

报告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外需面临较大的冲击,出台了多项刺激内需政策,比如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家电和汽车下乡、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当时的政策刺激规模是空前的。A股市场应声上涨,随后一路震荡上行,其中建材、地产、汽车、电气设备、建材、家电和机械等板内需块行情上行幅度尤为显著。

分阶段来看,2008-2009年内需板块行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反弹初期:建材、机械、建筑和电气设备领涨,随着四万亿政策的推出,市场反弹围绕着政策利好的基建产业链展开,其中水泥、工程机械、铁路和电网建设成为引领市场反弹的“急先锋”;

2)多主线并行:随后市场主线有所扩散,除了政策刺激的基建产业链之外,有色、军工等行业也明显上行,其中有色行情主要由金价和铜价上涨带动,军工行情主要由企业重组事件带动;

3)全面扩散:随着2009年内需刺激政策的大面积铺开,汽车、地产等耐用消费品行业在政策刺激带动下明显上行。内需板块中基建、地产和耐用消费品行业全面上行,成为贯穿整个金融危机后复苏阶段的投资主线。

尽管本轮提振内需的背景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有相似之处,比如外需均相对疲软,但两者在政策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区别。2008年政策刺激基本全面覆盖了基建、地产、家电、汽车等多个方面,而本轮刺激政策的重心或在于基建补短板和促进消费回补。

报告提出,从估值和业绩两个方面来看,本轮内需板块同样受益于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首先,本轮内需板块业绩边际改善幅度或类比2008-2009年;其次,对比2008-2009年的估值水平,当前内需板块估值仍有抬升空间。

业绩方面,本轮内需板块业绩边际改善幅度或类比2008-2009年。首先,预计基建投资2020年全年增速超过10%,相较于年初的-27%的增速边际改善显著,改善幅度类比2008年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增速的边际改善幅度(2009年基建投资增速为42%,政策刺激前增速不到20%)。此外,当前我国基建产业链行业供给端结构更为优化,在2016年供给侧改革下,相关行业的产能、库存均相对健康,需求端扩张带来的业绩弹性更大。

估值方面,对比2008-2009年的估值水平,当前大部分内需板块估值处在相对低位。具体来说,当前建材、机械、商贸、食品饮料等行业PE分别为13.5倍、27.8倍、17.5倍和35.3倍,与2008-2009年估值中枢相比仍处在相对低位(2009年建材、机械、商贸、食品饮料等行业估值中位数分别为32.7倍、33,4倍、35.8倍和36.9倍)。当然考虑到2009年整个股票市场处在牛市当中,整体估值中枢在持续抬升,静态的估值对比或意义不大。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当前消费和基建等内需板块估值仍有抬升空间,特别是在两会召开和内需刺激政策落地后。

从板块行情的节奏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内需板块行情还未到全面扩散的阶段,当前以水泥、白酒等行业为代表的内需板块率先上涨,但与此同时市场仍是多主线并行,随着两会的召开,以及提振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内需板块将逐步成为市场核心主线,迎来全面扩散阶段。


@天天精华君 @问答君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