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大河之舞
作者 / 一石二鸟
标签 / 授渔
2018年公募基金发行数量约是800只,目前公募基金总数量已有4000多只,和股票的数量差不多了。照这个速度,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万只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现在选基金的难度已经不亚于选股票了。一万只基金怎么弄?想想就头疼。
今天说的就是如何挑选基金这个话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把这些我选基金的一些方法和心得跟大家交流一下。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来一万只基金都没问题。
一、跑量化
利用工具软件,设置量化条件全市场进行筛选。以偏股型基金为例,业绩比较基准条件:可以设沪深300指数作为比较基准,长期跑不过的就直接PASS掉。光这个条件就能刷掉一大批。再就是各个时间段拉排名等,可以设多重标准。由于是纯粹的量化择基,标准不宜设的太苛刻,不然符合条件的基金会很少。
第一轮跑量化都筛选不上来的基金,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过往业绩都不行的话,你还能指望长期业绩?当然,换了基金经理的除外。
跑量化的工具,专业机构的话有WIND、天相等。一般投资者的话,天天基金基本也够用了。
二、查数据
第一步拉量化跑出来的基金,要进一步查询数据进行筛选。我比较看重的数据有三大类。一是基金的基本情况:费率、业绩比较基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等;二是基金的运作情况:换手率、持有人结构(机构占比、基金管理人持有比例等)、规模、份额变动情况等;三是第三方评级数据:夏普比率、波动率、最大回撤、阿尔法和贝塔值等。
通过这一轮筛选之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基金会剔除掉,范围会进一步缩小。这些数据在第三方评级机构和专业基金销售机构基本都能查得到,但一些评级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区别。我一般是参考天天基金、且慢和晨星的数据。
三、深入调研
这是整个流程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专业机构的话,那就是要去基金公司调研基金经理了。普通投资者没这个条件,只能依靠公开资料进行研究。公开资料的话,一是基金的所有定期报告、与该基金有关所有的公告等;二是搜集基金经理发表的文章、接受采访以及公开言论、基金公司的宣传材料等。研究范围包括:基金经理的教育、从业背景、投资风格、投资理念与体系、风险偏好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他/她的投资理念与体系要成熟、完整。只有这样,他前面做出来的业绩才是可以复制的,不是靠运气蒙出来的。
还有一个情况,有的基金可能业绩很好,但其投资体系(收益是怎么来的,风险是怎么规避的)可能读不懂,看不明白。像这样的基金暂时不要着急使用,先纳入池子里面观察一下,什么时候能读懂了再使用也不迟。
顺便说一下:我做研究和写文章都是来源于公开资料。公募基金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严格,公开资料完全够用了。
四、整理归类
经过前三轮筛选之后,还能留着的基金,基本上就是比较靠谱、可以直接使用的了。这时还要做一个工作,就是要对这些基金进行整理归类。这个基金是什么风格,适合什么样的行情,自己要了然于胸。有一些风格比较接近、业绩差不多的基金,还要进一步PK,挑出最优的基金。我每月底发的《每月策略》,就是帮大家整理过的。
好比足球比赛,这些基金就是队员,你就是教练。是什么样的行情就出什么牌。并且板凳深度要足够,随时可以换人。
五、动态管理
这个工作不是做一次就一劳永逸了的,还要进行动态管理。有些基金由于各种原因,战斗力下降了的,要剔除出来。一些新基金和年轻的基金经理浮出水面的,要及时补充进去。必须要保持队伍的战斗力。
至于什么情况下要踢出去,什么情况可以补充进来,这不是一句话说的清楚的。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展开了,后面再写专文聊这个话题。
方法论的话,基本就是这些了。上次发的那篇量化团队比较的文章,就是对量化基金进行研究的一些具体过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果这些工作你懒得去做,可以直接参考《每月策略》里分类整理过的30多只基金。还嫌多的话,那就直接上价值五剑。
我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择时和择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仅是说择基。今年您买了这些基金浮亏了,这里面还包括一个择时的问题,不能简单的说选的基金不行。因为所有的公募基金都是相对收益,不是绝对收益。如果这些基金业绩长期垫底或长期跑不过沪深300指数,那就是我的问题。
相关话题:#方法论:好基金是如何找出来的?#
所以,我特别想跟基金公司讲,少一点陪伴内容,少讲点定投(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懂这个了),好好的把每一只基金做一下深度解析,做个归因分析,总结一下它的风险收益特征,发到基金吧,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可以的话,请多写写基金经理,说说他的教育背景、从业背景、投资理念等,我们要把钱托付给靠谱的基金经理,所以请多给点信息,让我们了解他。或者,基金经理有空的时候可以写写信,总结过去的得与失,让我们清楚你的所思所想,因为信任是相互的。
我们实实在在买基金,我们就想要些对我们做判断有用的内容。
二鸟老师这篇就是实战性很好的东西,对基民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