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ST老胡入市的周年纪念,下午市场绝地反击,给足了面子。
想想也真好笑,一年前大家就在说,“这能让老胡抄到底”,但现在来看,我们还是太幼稚了一些。
如今的市场,跟欧洲杯的画风有些类似。
晚上英格兰,九龙夺嫡;白天A股,全村抢一条裤子;反正球权(流动性)就这么多,要么就让某一个人表演,要么谁也别进球(大家一起跌)。
这种,就算能出线(涨一天),又能怎样?
大涨聊胜于无,所以还是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聊上半年的产品新发。
谁能告诉我,兴全的渠道有什么法力?
前几天,有媒体写道——新发的兴证全球红利,募了13.98亿,是上半年偏股混里,规模最大的IPO。
而前段时间,邹欣的兴证全球创新优势,也募了9个亿。
这种行情,连发两只10亿级别的主动基,什么水平?
可能,大家还习惯于,把兴全能募到规模这件事,归因于杨东任内攒下的人缘。
这话肯定没错,但考虑到杨东是2017年离开的,到现在,也有7年了。
7年的时间,不管是兴全还是各行各业,处境早已天差地别。
眼下,老谢被规模和管理影响,能稳住业绩已实属不易,再无当年的锐度;
自主培养的投资经理,除QQ外(2021至今,除2022之外,业绩全部排名前列),业绩大多乏善可陈;
外部引进的投资经理,离开了原本熟悉的研究团队,也没有一人能发挥出前东家时期的超额获取能力。
兴全过去投资经理少,产品少,走精品路线;但因为风格集中在成长,这两年也并不好过。
考虑到公募以业绩论成败,如今能发得出产品,大概率还是渠道的功劳。
兴证全球红利的托管行是兴业,兴证全球创新优势的托管行是中信。
不知道是不是主代销渠道,如果是,那二者的能量还是很大的。
抱紧渠道大腿,总归还是没错的。
做大固收+,符合各方的利益
现在,能卖得出权益的,毕竟是少数。
如今债牛+股震的跷跷板行情,不管是银行投资者自发求稳,还是银行想做大AUM,做债都是更自然的路径。
银行当前的财富管理,最主要的逻辑在于——
很多资金从活期存款和中高风险的权益中流出,这些钱不是买定期拉高了银行报表的负债成本,要么就是被其他行的营销手段吸引过去。
要给这些钱,找些低风险、稳健的理财、固收沉淀下去。
纯权益卖不出去,搞纯债zz不太正确,想来想去,还是固收+更有性价比。
对银行来说,一个普通纯债产品的平均托管费率也就0.1%,而一只含权的混合债基,或者说固收+基金,托管费能给到0.15%,考虑到主动基金的托管费率也就0.2%,还根本上不了规模,固收+的性价比是不是大了很多?
而含权固收+,尤其是低波固收+,是目前少数能实现基金公司-渠道-客户共赢的品种。
所以我们能看到,上半年,招行主代销的,李君的安信长鑫增强债券A,是发行规模最大的基金,同样也是最大的含权产品,募了80亿。
然后4月份,同样招行主代销的,刘星宇的永赢悦享债券,是当时第二大的含权产品,也顶格募集了60亿。
因为这些爆款的存在,以托管行为口径的新发基金规模排名,招行,顺理成章,继续排在了头部。
如今,招行和蚂蚁,两大代销平台,代表了银行和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两股力量。
前者中产较多,高净值用户更多,手里有一定的积蓄;后者年轻用户多,理论上有更高的潜力。
一个拥有当下,一个掌握未来。
从当下的需求角度,手中有余粮的人,才有做财富管理的动力,所以财富管理由银行发起,逻辑上依然更通顺;
但随着浸润互联网生态的年轻一代慢慢成长起来,逐渐掌握财权和话语权,未来传统渠道的活跃用户,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