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政策频频出台,为什么A股还在跌?
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活跃资本市场”的基调已定,但是,上证指数反弹了两周之后,又跌回年度低位,随着近期一系列救市“组合拳”出台,A股能否走出底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政策底VS市场底。
大家普遍认为,7月份政治局会议奠定了A股的“政策底”,引发了第一波抄底资金的进场。
但是,政策底往往与市场底并不同步,从A股历史上看,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少则1~2个月,多则半年。
以2012年为例,9月份维稳政策陆续出台,被视为政策底,但市场底则一直到2012年12月才确立;
而在2018年,10月份高层讲话稳定信心,政策底出现,市场真正止跌则是到2019年1月。
一般来说,政策底出现后,行情并不是就能够马上迎来反转,而是会在一个底部区间持续一段时间,等待市场底的真正确立。
因此,我们在抄底的时候要精准抓到市场底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个大概的底部区间。这也是巴菲特常常说的,投资要追求“模糊的正确”。
换句话说,在当前情况下,政策底已经确立,市场底部形态明显,已经可以储备一些抄底工具,准备好捡便宜了。
究竟什么样的基金适合作为抄底工具呢?
01
看历史:历轮熊市抄底神器,成长是A股永远的主题
在新一轮行情的起步阶段,我们往往很难提前判断具体的引领行业或者板块是什么,因此,对普通人来说,抄底的首选工具就是指数基金,在底部布局指数基金,能够大概率分享到市场反弹过程中的贝塔。
A股目前各类指数已经相当丰富,但是本期,我们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创业板指数(399006.SZ)。
自2010年6月1日发布以来,创业板指数已经经历过两轮大牛市。我们统计了一组数据,如果在过去两次“政策底”布局,持有创业板指数一年、两年、三年,大概率都能够斩获不菲的收益。
如上图所示,
如果在2012年9月政策底出现的时候,持有创业板指数一年,收益率为91%;持有三年,收益率达到196%。
如果在2018年11月政策底出现的时候,持有创业板一年,收益率为32%;持有三年,则有161%的收益率。
为什么在每次探底之后,创业板指数都能够有如此强势的表现?
首先,创业板指数是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指数之一,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高,成长属性突出,代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其次,创业板指数代表了A股市场中的成长风格。相较于沪深300等传统宽基指数,创业板指中消费和金融板块的比重较低(食品饮料、银行等),成长板块的占比更高。同时,创业板指数的行业分布也较为集中,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电力设备行业(电池、光伏等)的权重高达35.93%,其次是生物医药(22.56%),电子(9.34%)等高成长的新兴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第三,从历史表现来看,创业板指数具有高弹性、较高收益的特征。自基日(2010-5-31)以来,创业板指数累计收益高达111.89%,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32.76%)和中证500指数(36.42%)的表现,短期爆发性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818)
02
看估值:全场最低,历史第三轮底部已经形成!
便宜是硬道理。
在选择指数基金进行抄底的时候,估值也是我们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当前全市场主要的宽基指数当中,创业板的估值已经是全场最低!
表:主要宽基指数市盈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818
从上面这张表可以看出,按照市盈率(TTM)近5年历史分位从低到高排列,当前全市场主要宽基指数中,创业板指数的估值历史分位最低,位于历史6.35%的位置,对应的估值是30.59倍。
也就是说,跟全市场主要宽基指数相比,创业板指数已经是“清仓大甩卖”的级别了。
如果跟历史行情对比,创业板指数的估值也已经接近前两轮大熊市的最低点。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818
从上图可以看到,创业板指数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两轮大牛市,而在每次牛市的起点,创业板指数的整体估值也就是在30倍左右。
2012年年底,创业板指数估值最低跌到28.8倍,之后一路升到138倍,指数最高涨幅达到590%;
2018年10月,创业板指数估值最低跌到27.04倍,之后一路升到63倍,指数最高涨幅达到202%。
虽然我们很难预测这一轮创业板指数的估值是不是还要跌破30倍,但是,当前的创业板指数已经比历史上97%的时间都要便宜,可以说性价比已经很高。
03
看资金:
百亿“聪明钱”提前潜伏
创业板指数性价比这么高,聪明钱当然不会错过。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了9.81%,但是相关创业板指数基金的规模却逆势大幅增长。
创业板指相关指数基金的规模从去年年底的544亿元增长至848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300亿的资金在持续抄底创业板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818)
这种越跌越买的现象,在2018年创业板的熊市中也曾经出现过,说明创业板指数也是抄底资金的“心头好”。
04
看质地:硬科技属性突出,基本面韧性足
创业板跌了这么多,也会有小伙伴疑心:创业板的基本面还行不行?
数据显示,A股中有超过600家公司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其中38.08%属于创业板,占比最高,机械、电子、化工、医药、计算机等高成长企业数量占比较高,“硬科技”属性突出。
数据来源:Wind
同时,创业板指数一直以来也都保持着良好的业绩表现。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31.65%,远高于其它宽基,增速超过50%的企业占比也更高,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
从未来的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来看,创业板2023年营收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增速仍然保持着26%和34%的增速,反映出较好的基本面预期,体现出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指数业绩韧性与抗风险能力较强。(数据来源:Wind数据,2023年全年表现为预测增速,并不代表未来真实表现)
05
看同类:抄底创业板有了更智能的增强版工具
站在创业板指数第三轮历史大底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布局呢?
这次有点不一样,比起创业板ETF,当前抄底创业板,我们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
顾名思义,指数增强基金是在被动跟踪指数表现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选股或其它方式调整投资组合,以追求超越标的指数的业绩表现。
它们真能比普通的指数基金表现更好吗?
来看看这组数据。
以公募中证500增强基金为例,开源证券的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公募中证500增强基金整体超额收益率为0.97%。有37只中证500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为正,其中有两只今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超过7%,这两只基金分别是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7.17%)、华夏中证500指数智选A(7.06%)。
也就是说,选对了指数增强基金,不仅能够分享到指数的贝塔,还有机会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让收益“增强”。
以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为例,截至2023年8月18日,产品自2020年3月25日成立以来净值增长72.56%,同期中证500指数涨幅仅为13.38%,该基金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达59.52%,同类排名为5/163,位居前3%,长期超额收益显著。
而我们查阅公告后惊喜地发现,将于9月7日发行的华夏创业板指数增强(018370),也将由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的基金经理孙蒙拟任基金经理。抄底创业板指数,也可以有加强版装备了。
那么,孙蒙是谁?
他又是如何给指数投资加上超额收益的翅膀的?
AI版的量化新星
长江证券做过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在公募量化指增领域,中生代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锐度更高。
孙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从2020年3月开始走上公募投资一线,两只代表作任职以来的表现都相当抢眼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818
其中,华夏智胜价值成长A任职回报为69.42%,三年多来年化回报达到16.64%;
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任职回报达到65.33%,而同期中证500指数仅上涨了8.67%,超额收益相当明显,在一众中证500指增产品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818)
作为公募基金领域的一位量化新星,孙蒙在量化研究领域的根基可并不浅。
他有着非常深厚的量化学术背景。
孙蒙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在数理科学方面天赋突出,拿过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海盗美国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电子工程。
回国之后,孙蒙从事了几年衍生品投研工作,2017年,孙蒙加入华夏基金“AI+”投资团队,得到了更好的施展机会。
当时,华夏基金和微软达成合作,启动智能投资项目,试图探索一条不依赖人力的押注因子,通过数据驱动认知,算法自动寻找最优投资模式的量化投资道路。
经过团队数年的研发和反复实践,2019年,华夏基金开始将AI策略应用于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上,孙蒙作为“AI”投资团队的主力,也在随后开始正式管理相关产品,并很快在公募量化战场上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投资道路。
指增领域的“智能驾驶”版本
“AI”版的指数增强策略有什么不一样呢?
传统的指数增强型产品大多采用多因子模型,发掘各类与股票收益率相关的因子,并使用这些因子作为标准筛选股票。
这种策略更依赖人的主观判断,大多是从投资理念出发,首先认为估值、成长等维度可以对股票未来收益有预测能力,然后通过这些指标对股票打分。其缺陷在于,如果市场中使用相关因子拥挤度上升,超额收益就会下降。
而AI量化策略利用AI和海量数据,通过模型化的方法,寻找市场中被低估或错误定价的标的,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同时通过AI算法,让模型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表现不断地进行学习和进化,从而提高模型对于市场变化和异常情况的适应能力。
相比传统的多因子模型,AI量化策略的出发点是数据,形成对于市场有效的刻划,借助AI尽可能把人的一些主观因素或者主观的偏见从整个投资框架里面尽可能地剔除。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投资效率和精度,还能够降低人为干扰和情绪波动的影响,让模型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更稳定的、有壁垒的Alpha。
如何理解?孙蒙曾经用智能自动驾驶打了一个比方。
“智能驾驶是对于周围的环境去做建模,在这个环境基础之下去做一个最优决策。
AI投资可以简单类比成智能驾驶系统,选择股票就像我们在马路上去驾驶汽车一样,它会帮助我们寻找我们可能从哪条路走会走得更快,或者哪些局部有风险的,通过对于历史行情的学习总结相对应的规律,什么样的标的是更好的,什么样的标的是我们要去规避的。
通过AI的手段能对金融市场形成更有效的刻划。”
也就是说,传统的多因子策略是先给模型输入驾驶的“规则”(因子),但由于道路(市场)是相对复杂的,我们很难把所有可能存在的规则(因子)都一一列出来,所以在某些场景之下就不一定那么有效。
但是,目前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从视觉的角度出发,给到汽车是整个面临环境的视频。相当于汽车基于这样一个视频来优化整个决策,整个决策完全是由算法来决定的,并不是人去规定我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要怎么做。
AI量化策略也是类似这样的模式,把整个规则的制定或者整个规律的挖掘完全交给算法,把所有能搜集到的标的相关信息,包括标的所能面临的行情都交给算法,让它自主地去学习,本质就是“在这条复杂的股票道路上面去寻找一个路径的最优解”,希望通过算法自动做深入的信息,包括可能存在的投资路径的挖掘。
更适合哪种市场环境?
孙蒙的AI量化策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在行业和风格上做偏离,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选股的累积。
比如,在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的操作中,基金经理会以创业板指数为基准,基金组合中的行业占比也会匹配创业板指数本身的行业分布与权重,即使市场行业轮动颇为迅速,但由于基金不存在大幅的风格偏离,行业热点的变化实际并不会对基金的超额收益形成影响。
这套策略背后的一个隐含逻辑是,具备类似基本面属性的公司有类似的定价。如果发现有两个标的从各方面来讲都很相似,而它们的价格出现了特别大的偏离,那一定是有一只标的被高估,一只标的被低估的,模型就会选择投资在当前被低估的标的,去获得超额收益。
因此,对于华夏创业板指数增强来说,投资收益来自两方面,一是指数本身的贝塔,二是通过主动投资去获得阿尔法。
也就是说,华夏的AI量化模型在任何阶段都非常关注投资的性价比,主要的优势就是在每个行业内精选个股,而这种策略,在当前没有明确主线的行情,或者市场更关注本身市场合理定价的环境下表现往往也会更好。
06
结语:抄底创业板,你准备好工具吗?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本文几个重点。
在历轮政策底布局创业板指数,长期来看都有不错的表现;
创业板指数估值处于历史第三轮底部,在全市场宽基中性价比突出;
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300亿资金持续抄底创业板指数;
创业板指数成长性突出,基本面韧性足;
不一样的抄底工具,可以关注华夏创业板指数增强(018370),给指数投资插上AI增强的翅膀。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商侠客行仗剑走江湖,飒沓如流星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