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喜胖+博格(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比北证更惨的其实是整个港股
今天北证50跌了-7.3%,对比最近一个月涨幅近40%来说,跌个7%其实很正常。
对于已经落袋为安的投资者来说,赚钱走都不是问题。博格这几天也一直在说不建议追高,只是自己还比较贪婪,觉得短期回调资金也未必有更好的方向去,所以有点利润垫,就再拿一拿。
而且北证50跌7%,只需要全天不到180亿的交易额。
所以北证的回调,也不会给其他板块带来任何变动。
但其实对比北证今天单日的回调来说,港股才是苦涨久矣。
这已经是港股历史上首次连续下跌的第5年了,估计到今年底也很难结束连跌5年的命运了。
目前也几乎是又到了上次博格加仓港股的位置了。
从港股几个主流投资方向来看,今年最惨的竟然还是恒生消费。
截至今天,恒生消费跌了25%、恒生医疗跌了20%,恒生科技因为权重有新能车,看起来还好了不少。
博格这个月初开始定投的恒生消费,毕竟恒生消费里没有白酒!(还是觉得白酒贵)
而且到今天收盘,AH溢价率又快到了150的高位了。
意思是,对于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的股票,目前A股相对H股整体贵了快50%了。
港股这几年走的比A股弱,底层逻辑还是美元加息,导致其定价利率和人民币利率周期不一致,但对在AH股同时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基本面其实没有任何差别。
再好的方向买贵了,都是数年的灾难。
所以博格现在宁愿继续持有港股,对于A股消费也不会买。
而且最近连A股也已经不怎么单独加仓了,主要薅点短债的羊毛。(无限现金流的打法不太现实,也不适合大众),就拿好原来的持仓吧。
二、美国被动基金,要跟主动基金打平了
2023年11月芒格去世上热搜了,认识的不认识的,满屏都在缅怀他。
而2019年1月约翰博格去世,国内几乎没有掀起一丝涟漪。
可能大家还是热爱自己炒股票致富(负)。
作为望京博格的偶像,约翰博格是将公募基金费率从1%打到0.1%的人。
单是先锋管理的10万亿美元的公募基金,每年给投资者们节约990亿美元费率,十年就是9900亿美元……
对于收获价值来说,每个人心里定价是不同的,没有孰高孰低,但是替大众省钱,是摆在明面上的真金白银,从这个角度来说,博格觉得后者更直接。
而且最新的报道数据,似乎也在验证美国投资者的思想转变。
被动管理基金(含 ETF) 从1993年只占基金市场AUM的 1%,到2023年9月底已经增长到了49.7%,年底有望超过 50%。
意思是,“以最低成本获得指数收益”似乎成了主流,美国被动基金规模要跟主动基金打平了。
虽然说美国的被动指数起家很早(1971年),但是其发展史和第一支主动管理基金(1844年)之间也差了有近130年。
到今年底,美国被动基金现在几乎要把这130年的差距追平了,速度相当之快。
世界上第一支类主动基金:1844年。
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托管公司创立了第一只以股票为基础的投资信托基金。
世界上第一支被动指数基金:1971年(早已清盘)
威弗银行推出的指数基金。(以标普500为追踪标的)。
目前“现存最早”的指数基金,是1975年约翰博格创立的Vanguard的先锋500指数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个基金。
其实指数的发展也没那么顺利,或者说,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为和传统的主动投资理念差距较大,指数基金一开始也并不为投资者接受,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美国股市逐渐走强,才逐渐受到一些养老基金的青睐。
今天看到有人说,中国市场也会经历类似的转变。
只能说,拭目以待吧。
虽然博格非常认可指数基金的发展,以及省到就是赚到的逻辑。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从主动转换到被动投资,其实最多也是心理上的慰藉,感觉是主动权换在自己手里,亏也是自己的选择。
实质上,能推动长期的上涨,还是要看经济的发展背后企业的真正盈利。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