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债市表现整体延续向好趋势,在股债跷跷板效应、货币宽松预期的助推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从高位2.57%下行至最低2.21%,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截至2024年4月底,国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则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0万亿元,相比去年底增长超3万亿元,增幅11.52%。进一步看,在开放式基金中,债券基金今年前4个月规模增长8261.88亿元,相比去年底增幅15.54%,这一增速跑赢了QDII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一定程度上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正流向相对稳健、确定性较强的债券市场。(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Wind,截至2024.4.30)
但需要注意的是,4月下旬债市开始迎来技术性调整,并面临经济接力修复、超长期特别国债供给释放、风险偏好再平衡等压力。不过当前市场处于经济转型期、化债期、地产库存消化期,经济向上弹性预计有限,利率大幅向上风险有限。倘若后续收益率由于上述三大压力等原因有上行,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配置窗口。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前环境下,什么样的配置更能稳中求进?
固收+红利,稳中求进好搭子
年初至今债市整体强势、权益市场有所回暖,这样的市场环境恰恰是股债混合策略茁壮成长的温床。进一步看,鑫元浩鑫增强债券采取的“固收+红利”更是夯实了组合的收益风险比,“纯债基底”与“红利增厚”的适配度相对较高。
整体来看,固收+红利的股债搭配策略受益于当前多重环境。
首先是宏观基本面
由于国内经济将长期处于一个结构转型期,主流存量资金防御属性更强,更倾向于追求确定性,固收+红利就是追求绝对收益的好选择。一个直观的例子是,2020年到2023年这四年,中国住户存款一共增加了58.24万亿元,其中82%是定期存款,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总和。(数据来源:央行,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其次是政策指导
“新国九条”强调上市公司须进行分红,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从严监管盈利能力差的小微盘股。“新国九条”将引导主流资金重点关注红利类因子,开启A股的红利投资时代,“固收+红利”有望充分享受时代红利。
近期多个政策加强上市公司分红约束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40528/46B3B25B6E8B67E6D6102F98C045E866_w1080h551.png)
资料来源:国务院、沪深交易所,截至2024.5.20
最后是资金偏好
一方面,两融和散户的入市金额短期难以上一台阶,保险资金有望成为A股的重要增量资金,而险资偏好绝对收益策略。另一方面,资金正加速流向高股息高分红的红利资产,2023年国内红利ETF产品规模接近翻倍,2024年以来依旧扩容约50%。强势认可背后,自然离不开给力的资产价格表现。开年至今,沪港深红利100指数累计上涨20.47%,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7.57%的涨幅,实现超额收益近13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5.20)
二八巧搭 红利资产潜力巨大
当然,这两年火出圈的红利策略也令部分投资者担忧这一赛道是否已出现拥挤。我们不妨从成交占比这个指标一窥端倪,虽然近期红利策略的交易热度有所抬升,但拉长时间看,当前中证红利成份股的成交额占两市的比例处于5%略上的低位,相比2015年25%占比的高位仍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因此对红利策略交易拥挤的担忧可能为时尚早。
当前中证红利指数成交额占比仍处低位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40528/B5B30B73B568EE90BD228676153D4E7C_w1080h619.png)
数据来源:Wind,2014.5.21-2024.5.20,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对红利资产处于低配状态,但今年一季度末包括煤炭、公用事业、金融、交通运输等在内的红利板块则被集中配置,颇受机构资金青睐。(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4.3.31)
更为难得的是,2020年以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与中债综合财富指数两者的月度收益率相关系数约为-0.28,说明红利资产与纯债资产有较为显著的收益负相关性,进而带来较好的风险分散效果,是名副其实的好搭子。(数据来源:Wind,2020.1.1-2024.4.30)
固收与红利如何搭配,两者之间的配置比例成了关键。以鑫元浩鑫增强债券为例,该产品一方面通过80%或以上的仓位配置固收资产,以信用债打底,利率债波段择时,灵活运用杠杆和久期来筑底,另一方面用不高于20%的仓位配置陆港红利类权益资产,以股息率为核心选股指标,判断相对低估或高估,在沪港深红利指数成分内优先稳定分红的个股来增添收益弹性。
回测固收+陆港红利以这样8:2的配比,假如以80%中证全债指数+20%沪港深红利50%指数为组合资产配置方案,那么过去9年每年均实现了正收益。
过去9个年度“固收+沪港深红利”方案年年正收益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40528/BA4869049A187B10A1B10951493B3796_w954h552.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31,年度表现取2015-2023年9个完整年度。以上数据仅根据指数历史表现测算,不具有必然性,历史走势不预示未来,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即便在同期与万得二级债基指数一较高低,9个年度里“固收+沪港深红利”策略也有6个年度跑赢二级债基指数,整体收益更优。
过去9个年度“固收+沪港深红利”方案有6年跑赢万得二级债基指数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40528/D934DA190CF8F821B7FA42785F267142_w1080h652.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31,年度表现取2015-2023年9个完整年度。二级债基指数代码885007.WI。以上数据仅根据指数历史表现测算,不具有必然性,历史走势不预示未来,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在“固收+红利”巧搭Buff之外,鑫元浩鑫增强债券也会严控风险,通过固收、量化共同赋能。鑫元基金固收投资团队拥有多位固收领域资深人才,成员平均金融从业年限超10年,固收层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深入拓展到全过程,在研究、投资、投后跟踪等重要环节设置重点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量化投资团队致力于高效处理海量数据,打造多元化、特色化的策略体系,追求绝对收益,结合股价波动和交易缩放指标对持仓标的适当做左右侧调整,同时注重行业和个股的分散。
在红利资产春天正盛的当下,鑫元浩鑫增强债券(A类018682/C类018683)配置价值显著,无疑是想要分享时代红利的投资者们的优选!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红利板块的表现吧!
$鑫元浩鑫增强债券C(OTCFUND|018683)$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的业绩并不代表将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其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鑫元浩鑫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适合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投资者。投资者从代销机构购买本产品的,产品代销机构对产品风险等级及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定情况及匹配规则,以代销机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