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28 13:20:29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量化周报】6月日历效应相对均衡,景气度因子重于市值因子

上周市场总体先扬后抑,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 和中证2000 指数当周分别涨跌-1.97%、-2.08%、-3.25%、-3.83%和-3.29%,尤其是最后两天,市场呈现出了整体性减量的特征,中证1000等中小市值指数未能逃过5月第三周的日历效应,资金又暂时“腾挪”到了具有高股息属性的红利指数。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大格局信号仍保持在了“春天”的格局,中证 1000 指数保持在了“秋天”的格局,大市值、高股息、低市净率等因子依然保持周度级别的相对收益。

#5月总结:我的基金投资表现如何?#

从主要资金的流向看,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 8.35 亿,周四周五两天也只是累计净流出 73.05 亿,尚未呈现出大幅净流出的迹象,今年以来目前累计净流入了 886.84 亿,距离北向历史累计净流入的顶峰值还相差1011亿,两市融资余额14987亿,较上上周小幅上升了 42亿,“融资买入额/两市成交额”这一指标与上周接近,目前保持在8.69%,当周股票型ETF 基金份额为15045亿份,较上上周小幅上升了约 64 亿份,其中当周规模指数ETF基金份额为7232亿份,较上上周小幅上升了约117亿份,反而止住了连续两周的下降。

站在当下,我们依然认为宏观决定上限,制度约束下限,即宏观因素更多影响上行的斜率,每一次向上突破都是市场对宏观政策充满预期的阶段,而制度因素却约束了大盘(非小微市值指数)大幅下行的空间。


一方面,既然一部分关于地产政策的预期在上周五成为了现实,那么上周的定价实际上又回到了现实,支撑下一步走势的关键就是现实能否跟得上了(至少边际需要有所好转),对于这一点,我们除了在跟踪高频经济数据外,也可以观察主力资金用“脚”投票的结果,即沪深 300 的 20 月均线,过去我们多次提过,从2016年以后,经济复苏的斜率和沪深300上行的斜率是同步高度相关的,2019-2021那三年的大蓝筹牛市,是和当初经济复苏的斜率分不开的,而自从2022.1沪深300下穿20月均线后,两年时间里就再也未能站上这根均线,此后的经济复苏之路一直较为曲折,所以如果未来某个月沪深 300 能够重新站上这根均线,将是2022.1以来第一次站上这根均线,它对打开向上空间的意义就会很大。


另一方面,4 月份的新国九条和私募新规约束了大盘(非小微市值指数)大幅下行的空间,前者从根本上约束了“入水口”与“出水口”的问题,促进优胜劣汰,逐步扭转股债性价比,后者则从流动性尾部风险的角度进行了大量事前的预防(如 DMA 最大杠杆不超过两倍,投资雪球的名义本金不超过净资产的25%,开放式私募原则上不设置预警、止损线等等),存量的私募通过清理逐步消化,增量的私募则大幅削弱杠杆,这些制度上的改变使得未来要再现今年1月流动性的难度变大了。


时间即将进入六月份,如果仅仅从市值风格的日历效应看,6月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均衡


在上上周周报里,我们从全年配置的角度提到了“低吸红利为盾+低位景气为矛”,也提到了去年有效的“杠铃策略”或逐步演绎成“喇叭策略”,即在大盘价值仍保持长趋势的情况下,一部分小微盘的资金逐步分流到大盘成长和中盘成长,而从量化因子的角度,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具体筛选股票时我们需要兼顾大市值、高股息和(阶段性)高景气三类因子。


总的来说,对于当下的市场,宏观决定上行斜率,制度约束下行空间。从中期趋势的角度,沪深 300 仍可能维持着进二退一,或是进三退二的格局,下一个重要的压力位是沪深300 指数的20月均线,目前该均线位于 3735 点附近,如果在5月或 6月能够站上,将是2022.1 以来第一次站上这根均线,意义很大。从结构的角度,去年表现优异的杠铃策略或逐步演绎成喇叭策略,即在大盘价值仍保持长趋势的情况下,一部分小微盘的资金逐步分流到大盘和中盘成长,6 月份大小盘的日历效应并不明显,相对均衡,景气度因子更重于市值因子。最后从精选个股的角度,本月至今,已经有50 多家上市公司被“戴帽”,近 30 家上市公司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因此未来即便小市值风格阶段性有所回归,也需要从财务指标、舆情指标等多个维度进行事先的负向剔除,重仓个股的审慎性也越来越值得重视。

$鑫元中证1000指数增强发起式C(OTCFUND|017191)$

$鑫元中证1000指数增强发起式A(OTCFUND|017190)$

$鑫元国证2000指数增强A(OTCFUND|018579)$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所投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