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7-06 09:44:45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具身智能”概念火了?落地还要多久?

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热潮还没散去,AI产业就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6月29日举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进一步围绕产业和技术变革新风口,聚焦具身智能,布局智能机器人先进技术。前不久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也有业内大佬放出豪言,AI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另外,谷歌、微软、特斯拉等科技公司近日都相继公布了自家的具身智能产品。(参考来源:上海证券报,2023.06.29;科创板日报,2023.05.17;华尔街见闻,2023.05.19;此处不作个股推荐)

果然啊,几天没看新闻,可能就又赶不上热点了。那么咱们今天就来补补课,聊聊“具身智能”究竟是什么神奇的新领域~

01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英文名是Embodied Intelligence,简称EI。1950 年,图灵在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第一次提出了具身智能的概念,TA是能像人一样能和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行动,并具备执行能力的机器人或仿真人,是AI的终极形态。(参考来源:申港证券,2023.06.25)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我们是这样定义具身智能的——在机器智能领域中,通过把智能算法物理实体的感知、行动和环境交互相结合,让机器能够通过更自然、更智能的方式和环境进行交互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来源:中国经营报,2023.06.03;华尔街见闻,2023.05.19)

是不是听了但还是不太明白?没关系,咱们可以简单就把它理解成“拥有实体,能够感知并理解周边环境,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的智能体”

02具身智能、AI和人形机器人

这里又涉及到两个问题——

首先,具身智能和传统AI有什么不一样?无论是ChatGPT,还是其它AIGC,都关注于数据处理和符号推理,对物理世界并不能从实际上产生影响;而具身智能则多了一个身体,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利用机械执行器进行物理操作,或者通过机器人等具体实体和人类及环境进行实时互动。所以,对具身智能也能理解成是ChatGPT这类大模型有了身体

第二个问题,具身智能就是人形机器人吗?具身智能强调的是AI系统具备感知、思考、学习、决策等能力,并且能够和环境进行交互;而人形机器人指的具备人类的外形特征和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双腿行走,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一些功能,还可以通过语音和人类交流互动。具身智能相当于把GPT这类大模型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让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感知和交互能力。所以,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态之一,但具身智能并不一定就长成人形机器人的样子,根据使用用途和场景的不同,具身智能也可以是动物、汽车、飞行器等等的形态。

具身智能、AI和人形机器人,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紧密联系,具身智能可能是AI的终极形态,而人形机器人则是实现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态之一。(参考来源:华尔街见闻,2023.05.19;证券日报,2023.07.01)

03落地还有多远?

当然了,每次聊到这些科技概念,都不可避免要谈到一个问题:能落地吗?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多远?最近有关具身智能的分析和报道很多,我发现当前业内对于这项技术的落地其实还有比较多的争议和分歧。

乐观派认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深度学习给具身智能提供了处理真实世界视觉信号的能力,自然语言处理(NLP)给具身智能带来了和人类通过语音、文字交流并从自然文本中学习的可能,AIGC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具身智能技术瓶颈突破提供重要驱动力。

谨慎派则表示,具身智能技术还处于早期孵化阶段,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需要直面诸多困难,包括关键核心技术不成熟、产业链生态尚未形成、安全与伦理挑战突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等。(参考来源:申港证券,2023.06.25;中国经营报,2023.06.03)

虽然距离实现商业化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作为AI的未来发展方向,具身智能依然给机器视觉算法及感知入口、大模型、硬件供应商等领域带来了更多投资机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借道华夏基金家的人工智能AI ETF(515070)以及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 ETF 联接(A:008585;C:008586),关注其中机会~


A类基金认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 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投资于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基金还可投资于非成份股(含中小板、创业板及其他中国证监会注册或核准上市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 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债券)、衍 生品(包括股指期货、股票期权、国债期货)、资产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工具(含同业存单、债券回购等)、银行存款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本基金可根据法律法规的规 定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本基金投资范围中的股票包含存托凭证。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