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带来的供给影响,无疑是当前债券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也是影响短期债市表现的重要因素。
鉴古知今,思时论势。本文将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分析特别国债发行对于债市的影响。同时,结合当前债市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探讨在债券投资策略上,该如何应对潜在的影响。
(1)历史上的那些特别国债
回溯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发行了6次特别国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发行方式,带给债市的影响亦不同。
1998年:定向发行,补充四大行的资本金
1998年,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应对能力,补充四大行资本金,财政部首次发行特别国债。从发行过程来看,首先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至8%,释放约2400亿元的资金,四大国有银行通过降准释放的资金加上超额准备金300亿元,向财政部认购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最后,财政部将2700亿元向四大行进行股权注资。
从市场影响来看,首先该次发行方式为定向发行,同时,央行降准释放资金配合。因此,对银行间的流动性影响较小。此外,当时国内的债券市场还处在非常早期的建设阶段,对定价层面的影响相对较小。
2007年:定向+公开的方式发行,作为中投公司注册资本
本次发行特别国债的背景在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汇储备快速上升。截至2007年底,外汇储备达到1.53万亿美元。为了提高外汇的投资效益,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筹集资本金,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履行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职责。从发行过程来看:该次发行方式为定向+公开并行。在定向部分,农业银行通过自有资金在财政部认购1.35万亿特别国债,随后央行启用现券买断工具向农业银行购买1.35万亿特别国债。在公开发行部分,财政部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银行、保险等机构作为认购对象。募资完成之后,财政部将筹集的1.55万亿元向人民银行购买现汇及汇金公司股权,合计2000亿美元,作为成立中投公司的资本金。
从对债市的影响来看,首先,在资金面角度,不同的发行方式不一样。定向发行部分,1.35万亿元的资金最终来源方是央行,对于银行间流动性没有影响,仅仅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内部发生变动。具体为资产端:外汇储备减少1.35万亿元,资产端:对政府债权增加1.35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整体无变化。公开发行部分,0.2万亿元的资金来自于银行间市场。体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是:资产端:外汇资产减少2000亿元。负债端:金融性公司存款减少2000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2000亿元,资金面有一定收紧。因此,可以看到,银行间资金利率在该阶段上行较为明显。在此期间,债券市场遭遇了阶段性调整,但结合当时的宏观环境,特别国债的发行并非债市调整的核心原因。当时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增长过热,CPI高企的状态,货币政策本身在收紧,债市本身就面临调整压力。特别国债供给仅是行情趋势的放大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2017年和2022年:特别国债到期滚动续作,未给债市带来显著影响
2017年和2022年,两轮特别国债的发行背景类似,均是对2007年到期的特别国债的续发。而根据财政部和央行的表述,所采取的方式均为定向发行。财政部在一级市场面向有关银行发行特别国债,当日央行在二级市场购入特别国债,不会对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形成挤出效应。财政债务总额不变、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变、相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变、银行体系流动性不变。因此,这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并未给债市带来显著影响。
2020年:公开招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稳增长和抗疫支出需求较大,财政部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时间集中在2020年6月-7月。和此前不同的是,该次全部是市场化公开招标发行,直接影响的是银行间的流动性。在央行的配套政策上,主要是采取加大逆回购进行对冲,但是逆回购是有成本的短期资金,难以解决资金面的紧张状态。同时,一般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节奏后移,为特别国债发行腾出发行空间。
从结果来看,在该次特别国债发行时,央行未进行降准对冲,资金面阶段性收紧,资金利率上行明显,加剧了债市调整幅度。但特别国债发行并非2020年债市走熊的核心因素,原因在于2020年5月份开始,得益于国内疫情快速得到控制,经济回升明显,给予了货币政策回归中性偏紧状态的底气,最终导致债市走熊。
2023年:公开招标,增发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
2023年,特别国债的发行是在中国面临自然灾害挑战、经济需要稳增长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等背景下进行的,发行规模为1万亿元,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2023年11月-12月。相较于以往的特别国债,不同的是,本次仍按一般国债纳入财政赤字计算,只是作为特别国债进行管理和使用。由中央政府发行,而后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从发行方式来看,该次仍是市场化公开招标发行,必然会对银行间的流动性造成影响。央行配套政策方面,仅是通过加大MLF投放量进行流动性对冲,并未进行降准。同时,在发行特别国债时,为了推进化债工作,特殊再融资债券同步较大规模发行,进一步增大供给压力。
但从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来看,在该次特别国债发行过程中,债市仅因为资金面的阶段性紧张而有小幅波动。供给扰动后,10年国债利率继续下行,债券市场开启了2024年开年以来的牛市。从背后原因来看,核心在于经济在该阶段并未显著性回暖,修复依旧偏弱,基本面对于债市的支撑仍在。同时,这种宏观环境对于货币政策的呵护诉求较强,短期不具备货币政策主动收紧的基础。
(2)当下的特别国债
回溯历史,可以发现特别国债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核心在于3个维度:一是,发行方式如何?一般而言,央行辅以配套政策的定向发行对资金面影响较小。典型如2007年的定向发行部分、2017年、2022年特别国债到期后的续发。二是,央行的配套政策如何?如果是公开发行,央行以降准等方式对冲的话,资金面影响相对较小,如1998年降准对冲。否则,公开发行下,对资金面会有扰动,如2007年公开发行部分、2020年、2023年的公开发行。三是,所处的经济环境如何?经济基本面是决定货币政策动向的内核,也是决定利率水平的根基。2007年、2020年,在经济基本面显著回暖的背景下,特别国债发行带来的供给扰动,进一步加大债券市场的调整。而2023年4季度,在基本面仍需修复的背景下, 在货币政策未有降准对冲的情形下,债市仅是受到短暂的扰动,并未改变后续继续走牛的趋势。聚焦于当下,特别国债的供给影响或也需要从这3个维度来思考。
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方式几何?
从发行方式来看,一般可分为3种:全部公开发行、全部定向发行、部分公开+部分定向。当下究竟是哪一种发行方式尚未有定论。从目前国债的持有者结构来看,依据中债登2024年2月底的数据,目前我国国债最大持有主体是商业银行,占比为65%,持债规模约为19.4万亿。其次是境外机构,占比为8%,持债规模约为2.3万亿。非法人产品占比为7%,持债规模约为1.9万亿。证券公司占比为3%,持债规模约为9700亿。保险机构占比为2%,持债规模约为6600亿。若是按影响最大的全部公开发行方式考虑,商业银行或是主要的承接方之一。而本次新增的变化是,在最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商业银行投资超长期限国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要么计入银行账簿中的其他累计综合收益,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率产生一定影响。要么计入交易账簿,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商业银行当期损益,对业绩产生影响。因此,在当前超长期国债利率下行至相对低位的背景下,需关注特别国债发行价格对超长债的影响
2024年:货币环境几何?
宏观环境对于货币政策的诉求,往往较大程度决定了在特别国债发行时,央行配套政策的实施。当前而言,经济对货币政策呵护的诉求依旧较强,主要原因在于3点:一是,当前国内通胀水平较低,被动抬升了实际利率,稳增长之下需要呵护;二是,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过程中,隐含了一定的利率环境要求;三是,当债券利率行至低位后,金融机构面临负债端和资产端收益率倒挂的问题。
2024年:基本面环境几何?
利率的本质是投资回报率,宏观经济是其根本性的影响因素。过去地产周期和国内经济相关度很高,因此可以看到商品房的销售情况与利率变化是亦步亦趋的关系。当前房地产市场回暖的速度偏慢,短期基本面对于债市的支撑仍在。
策略上,短期短端性价比相对高一点,长债在波动中找寻机会。短端的性价比相对更高,核心在于后续收益率若要进一步大幅下行需要短端利率的下行驱动。但考虑到目前的海外环境,货币大幅宽松的预期节奏有所后移。叠加二季度需要关注超长债的发行情况,兼顾收益性和安全性,短期短端更值得关注。对于长债而言,在基本面支撑未松动前,在供需矛盾仍存在的背景下,波动之中或可找寻一定机会。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8266)$
$富国稳进回报12个月持有期混合C(OTCFUND|010030)$
$富国信享回报12个月持有混合C(OTCFUND|013679)$
$富国诚益回报12个月持有混合C(OTCFUND|012577)$
#投顾交流会##中国版QE?机构:央行购买国债不同于QE##
风险提示: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