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存款利率“1%”时代,理财何去何从?
10月18日,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这是继7月后,时隔不到3个月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也是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以来,大行第六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调降的背后,是稳定银行净息差、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性的内在要求。而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越来越低的存款利率,如何优化理财策略,提高资产和生活的安全感,变得愈发重要。
02
美国经验:次贷危机后的阶段性低利率
2007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进入到阶段性低利率环境。其中,2007-2009年为利率快速下行阶段,美联储通过10次降息,快速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0.00%-0.25%的目标区间,在此期间,美债大幅占优,美股承压明显;2009-2013年为低利率稳态期,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等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金融危机及刺激经济复苏,在此期间,美股大幅上行,美债受益于利率中枢的下移也仍有较好收益。
03
日本经验:泡沫破灭之后的长期低利率
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进入长达30年的低利率环境。其中,1990-1997年为利率快速下行期,日本央行自1991年至1995年连续9次下调政策利率,贴现率对应从6.0%降至0.5%;此后为低利率预期阶段,期间日本央行通过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以及QE、QQE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维持长期宽松政策基调,并随着2016年开始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进入负利率时代。在日本整个低利率阶段,债市长牛,由于经济未能摆脱困境,日股直至2013年才迎来底部修复。
04
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步入低利率时代
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低利率时代的内在逻辑。站在当前,自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新闻发布会,到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再到10月12日财政部专场新闻发布会,再到10月17日住建部新闻发布会、10月18-20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系列政策出台迅速扭转和提振社会预期,股债市场环境也迎来一些新变化。
05
权益:短期或延续分化,中期期待趋势突破
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一行一会一局”联合发布政策,扭转了前期的悲观预期,市场经历一轮快牛后,逐步进入预期和现实博弈的分化阶段。短期市场或围绕政策发力方向和即将到来的三季报业绩主线有所演绎。长期看,市场趋势持续改善的关键仍主要在于增量政策的跟进以及基本面修复斜率的确认,随着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推出和加快落实,基本面积极因素有望持续累积,不断夯实市场长期向上基础。
06
债券: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是当下实在的支撑
近期债市经历了一开始预期驱动导致的债市利率短期快速上行,再到回归现实考量下的企稳修复,9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和弹性仍需看向财政政策,但这或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趋势上来看,基本面现实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是当期债市的实在支撑,债市根基并未到扭转时刻。
结构中,短端利率敏感度低,潜在的波动率低。长端而言,短期对于波段交易能力和波动忍受能力要求较高,更适宜在震荡中把握配置机会。
07
黄金:信用货币的存在,是黄金长期价值的支撑
随着欧央行于10月17日如期降息,且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或仍有50bp降息空间,货币宽松背景下的再通胀预期正助推金价上涨;且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短期或难以缓和,也将支撑金价。中长期来看,货币超发及财政赤字货币化背景下,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挑战将是金价长期上移的支撑。
08
资产配置:金融资产配置向多元化转型
过去10年,中国居民非存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从2013年的37%提升至2021年的50%,逐步向多元化转型。不过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相比,现金与存款的占比仍高。在存款利率不断调降和一系列增量政策陆续出台的当下,不妨对风险资产多些关注,在能容忍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波动容忍度,提升组合收益率上限。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发起式联接E(OTCFUND|019596)$
$富国上海金ETF联接C(OTCFUND|009505)$
$富国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777)$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投顾交流会##大利好!首批回购增持贷款落地##十月份 你打算如何操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