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3-20 14:02:18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路博迈 中国市场展望一月报

热点:关注2024全球超级选举年

来自路博迈集团投研团队

2024年,合计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近半的地区以及占世界成年人口一半的选民,今年将能够在选举中投票。毫无疑问,即将举行的一些选举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投资者应如何理解在全球层面:政治在今天更举足轻重?

今年的超级选举年由孟加拉和中国台湾地区拉开序幕,并可能由美国、英国和埃及压轴。在此期间将有多场选举相继登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南非,以及墨西哥。

另外,还有地缘政治冲突的敏感地区,例如伊朗、韩国,以及欧洲议会,就连俄罗斯也将举行总统选举,而乌克兰亦在讨论举行选举的可能性。

这个名单已经暗示了为何现今的选举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可能比20或30年前更大:我们已经从1990年代的单极政治格局迈进多极分化时代。

同时,曾经发挥巨大减缓通胀力量的因素,如科技跃进、人口结构、全球贸易和能源生产,现正日渐成为主流的政治爆发点,并可能变成刺激通胀的力量。我们对科技巨头的力量应约束多少?如何平衡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经济需要?我们保障供应链安全要达到什么水平?我们推动经济去碳化的速度可以多快?现在看来,至少最后三项因素仍在产生刺激通胀的压力。

A股观点:经济转型大年,关注科技创新与中国制造

来自路博迈基金投研团队

2024年市场预期的GDP增速在4.5-5%之间,如果能达到这一目标,相对2023年都是修复(复合4.1%)。2024年也是经济转型大年,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支持进一步增加。

投资方面,2024年财政运行框架改变,市场预期最大的支撑可能是基建。地产方面投资依然难言乐观。

出口是最有可能超预期的选项,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全球商品贸易增速企稳回升,将持续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从通胀来看,需要更多的刺激政策,货币政策预计继续保持宽松。

此外,A股目前估值水平确实很低,维持上半年筑底全年震荡上行的判断。A股相对美债的ERP也在中值水平,有望随着海外流动性改善,国内风险溢价边际修复,估值小幅扩张。整体预计成长风格更好,但低估值价值预计存在估值修复的脉冲行情。

行业配置:谨慎乐观 预期下看好避险主题

周期行业关注有色、石化,适度关注锂电池(化学储能);

中游制造:2024年预计将是汽车或智能化真正影响产品力的元年;建材、化工、钢铁、农业都处在低景气低估值状态,未来关注基本面变化;

消费:竞争格局变化中,看好必需品+老龄化下的医药

TMT:看好电子,受益于半导体周期向上;AI关注从主题到落地的公司;

公用事业:一方面基于避险因素,一方面关注“中字头”国企;

货币政策角度:考虑2024年流动性相对充裕,看好高分红、黄金板块。

特别提示:2024年或有中长期资金入市

保险公司投向股市的资金可能增加,社保资金未来也会有更高比例进入股市投资。

全球配置主动型资金对于中国市场已处于低配,今年外资流出影响缓解。从A股股息率相对美债的比较来看,明年上半年美债收益率预计仍高于股息率,下半年可能反转,外资在下半年有望转流入。

月度回顾

海外延续通胀降息交易,A股震荡下行

12月海外市场延续降息交易,虽有过度预期之嫌疑,但方向比较明确,黄金涨幅明显,油价、美债利率、美元走低。12月国内A股延续下跌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行业层面,延续了11月的风格,黄金、煤炭、公用事业避险属性延续

债市观点:居民存款意愿较强 货币政策易松难紧

2024年经济增速保持在5.0%的增速,依然面临较大挑战,需要财政突破政策框架发力。美联储加息周期大概率已经结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缓解。从当前的预期来看,居民存款倾向依然较强,消费倾向偏弱,明年改善弹性有限,终端需求不足的问题仍将延续,消费者通胀压力有限。通过观察M1和M2同比增速的6个月移动均值,可以发现,M1同比增速已经持续收缩11个月,而M2同比增速则在持续扩张19个月后小幅边际走弱。M1与M2增速的背离,存在两重可能性,一是,资金从企业活期账户向定期账户转移;二是,资金从企业账户向居民账户转移。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

重点策略聚焦

久期策略顺趋势交易,短期内维持中高杠杆水平

久期策略:建议顺趋势交易,建议组合久期继续保持中高水平,待利率创新低后再考虑是否止盈;

若经济数据依然偏弱,但央行下周一并未调降政策利率,建议组合止盈部分长端利率,阶段性离场等待回调后再拉长组合久期;

若经济数据呈现修复,且央行下周一并未调降政策利率,建议将组合久期调整至中性水平, 后续操作需要继续观察。

杠杆策略:短期内维持中高杠杆水平。伴随资金面转松,杠杆息差有所打开,负债稳定的组合可考虑维持偏高杠杆。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