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支持商业航天发展政策的频繁出台与落地,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跟进,商业航天行业倍受关注。Wind数据显示,7月的23个交易日里,Wind商业航天指数(8841877.WI)有13天实现单日上涨;从7月8日阶段触底后到月末,17天中仅有5天单日下跌,区间涨幅高达16.69%,截至7月31日更是连涨6天。
谈及发展,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始于2014年,国务院首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指导意见。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7月26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聚焦商业航天等领域精准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策利好不断,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跟进,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重庆等地相继发布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鼓励政策并予以规划。例如,今年1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商业航天发展目标。海南省在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常态化发射,落地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项目5-6个。
与此同时,中国G60星座启动布局。今年上半年火箭发射就热度不减,下半年随着G60星座进入招投标和发射密集期,产业可能会持续催化。G60星座首批组网18颗卫星发射预计8月5日在太原举行。据悉,G60星座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计划今年发射108颗星,到2027年前,完成一期的1296颗卫星部署。
考虑到目前国内单颗低轨通信卫星的成本远高于美国的成本,未来我国商业航天可能需要持续推动降低成本。此外,按照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顺序,上游空间段的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环节以及地面段的网络建设设备和应用终端可能会先后受益,我们会持续密切关注商业航天相关产业链。
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截至20240731。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
#说出你对国防军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