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3-19 20:26:59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上海
投资养老基金对我们以后的养老生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觉得我们到时候可以拿
投资养老基金对我们以后的养老生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觉得我们到时候可以拿退休工资,但是他们可能没有算过一笔账,那就是养老金替代率,我国的数字大致是在44%,而对标国际的标准是超过70%,这两者显然差距很大。那有些人就会想,那既然如此,现在就多存一些钱在银行,殊不知货币从长期来看是一定会贬值的,银行利息是很难跑赢通货膨胀的,而且随着2018年银行的资管新规的出台,现在我们去任何一家银行去问任何一位理财经理,他是不会对任何一款理财产品做承诺它一定是保本的,而且银行的理财产品合同条款太多了,很多人根本是不可能一条一条去研究的,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做养老投资与其去购买一些任何人都不知道风险大小的理财产品,还不如投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养老基金来的更合适。我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第一,现在不管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存在比较分化的现象,比如现在的股市,往往存在“指数红彤彤,个股绿油油”的情况,也存在价格类风格的板块与成长类风格的板块相互之间跷跷板的现象,这些都使得很多股民难以把握住市场轮动的节奏。而对于债市,几乎每年出现信用问题的债券数量都在逐年提升,而且信用债与利率债经常出现你强我弱的情况,所以这几年投资债券类资产的难度是逐年提升的,所以不管是投资股市还是债市,大部分普通投资者依赖于专业的基金产品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毕竟专业性很强的投资者虽然有,但是极少)。
第二,养老基金的出现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养老问题的,关于如何投资养老基金,我预备了两套方案,一套是主动型的,一套是被动型的,我觉得对大部分投资者都比较合适:
主动型的就是根据我们的年龄段,来选择对应的养老基金产品,比如当我们处于20-40岁的时候,因为我们还算比较年轻,所以在选择养老基金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那些重仓权益类资产较多的养老基金(因为我们年轻,意味着容错率高,即使暂时被套,后续还有资金可以补仓),而当我们处于40-50岁的时候,我们在选择养老基金的时候,可以考虑那些投资债券型基金较多权益类资产较少的养老基金,而当我们处于50-60岁的时候,我们在选择养老基金的时候,可以考虑那些投资债券型基金很多权益类资产极少的养老基金(因为到时候我们接近退休了,为了守住之前投资胜利的果实,尽可能让整个账户的资产降低波动是首要考虑的目标)。
被动型的就是选择那些目标日期型的养老基金,比如广发养老205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Y,从它设计的名字就告诉投资者,该产品对应的养老目标人群是在2050年附近退休的人群,所以该基金的运行模式与投资方向会随着目标人群离退休的年限的越来越近从而做出对应的改变。这种设计其实是相当的人性化。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关于投资养老基金的小技巧与诸位的分享,其实现在在选择养老基金的时候,更应该考虑那些养老FOF基金里面的Y类产品,原因是购买Y类产品可以抵扣一部分的个人所得税的,同时它们的托管费与管理费与同类的A类或者C类相比,低了不少,而且Y类产品也是相关部门精心设计并且推出的,旨在解决“中国式养老投资之痛”,所以那些Y类产品,就有了上述提到的各种看得见并且可以马上变现的优惠。同时这些Y类产品业绩绝大部分都是相当突出的。它们的业绩排名是长期排在同类产品中的前列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养老基金的看法和建议,而在那么多款养老FOF基金里面的Y类产品中,我尤其看好广发旗下的那几款Y类产品,因为广发基金在投资领域口碑一流,是金牛奖的常客,不管是权益类资产领域还是固收类资产领域,它们总能为投资者获得不错的回报,广发基金的投研团队能力相当突出,所以我相信广发旗下的那几款Y类产品,一定会成为很多投资者心目中的养老投资的首选。@广发基金 @东方田 @秋意如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