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6-29 23:11:40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江苏
#养老36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

#养老36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8.7%。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预测,至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亿,占总人口比重超30%。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大约平均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社会。

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不断上升,未来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也逐渐加大,仅通过养老金来满足养老需求似乎不太现实。想要过上更舒心的晚年生活,需要我们提前规划工作、生活以及财富储备等。

做个简单的公式推算:养老费用的多少取决于养老年限和养老开支,其中养老年限由寿命和退休年龄决定,养老支出包括基本生活、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假如一个25岁参加工作的人,选择在60岁时退休,并且能够活到80岁,他就要花35年的时间打工赚钱,支撑55年的生活开销,其中包括20年的养老时光,那么他需要准备多少养老钱?

如果选择的是更经济的居家养老方式,答案将是159万元!如果选择的是更高品质的机构养老,答案将是222万元!更准确地说,需要准备养老资金的多少,取决于追求的养老品质和选择的养老方式。除了主流的居家养老,目前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新型的养老方式也越来越多。

养老费用太高,如何储备充足?

当然,面对如此大的一笔费用,也不必过度惊慌。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养老金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还有由公募基金、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主力军角色的养老金“第三支柱”!自2018年以来,公募基金以FOF作为载体,发行并运行了养老目标基金,积极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为投资者从容面对养老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养老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关乎着每一个人;养老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充足的准备。趁年轻提前做好养老投资规划,晚年生活才可能享有更多的体面与幸福。存钱也需要合理的投资方式,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基金、股票、房地产等不同类型的投资方式,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进行选择。

总之,关于养老的话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是等到老之将至时才考虑养老,而是未雨绸缪地用一种建设性的态度来构建个人未来的正向力量。“慢慢变老,一起变好”,不仅意味着当下的努力打拼,也意味着不断充实自己,保持良好体魄,做好理财规划。 那么,通过科学的养老理财规划,来做到“慢慢变老,一起变好”,到底难不难? 当然不难!理智养老,可以先从简单的「三步」走开始:

第一步,我们要对自己的老年生活状态有一个大致的预估,得出可能需要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用,并预留出一定的休闲娱乐费用支出,这样才能估算出自己老年生活费用支出的总体范围。

第二步,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资产组合。我们退休后的收入来源,应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统筹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收入、商业养老保险、各类金融产品产生的收益等。

第三步,与养老相关的资产组合,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定是建立在稳定、长远、可持续、且能帮你跑赢通胀的基础之上的。 

除了以上三步,还有一方面是参加个人养老金,缴费阶段每年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初期额度是1.2万每年。投资阶段的投资收益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在领取环节,领取的个人养老金单独按照3%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已经是个人所得税的最低档税率了,而且和之前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阶段的7.5%的税率相比,也下降了不少。感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脚步。

养老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关乎着每一个人;养老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充足的准备。趁年轻提前做好养老投资规划,晚年生活才可能享有更多的体面与幸福。因此,提早规划养老也是为了我们养老生活能够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吃饱穿暖,所以,利好的个人养老金政策也是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有更好的质量。所以,有条件的尽早加入个人养老金的行列,等老了以后你绝对会感谢当初自己的决定。@嘉实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