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朋友好,展信欢颜。
最近,市场迎来了新版“固收+”,所谓新,一是,“固收+”有了标准定义,二是,出现了一种系统化的“量化固收+”,有朋友想了解我在这方面的经历,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入行时有趣的 “小故事”。
模型只是将常识显性化
十五年前,我刚入行,很快来了金融危机,也很快来了“4万亿”,站在今天回顾,一切很清楚,但站在当时展望,争论也很大,悲观者众多。对于刚入行的我,困惑是必然的,我记得,当时有两个人的路演如神仙般拨云见月,至今印象深刻,一个是宋老师,用经济的逻辑与常识推导出了“除了债券和,什么都可以买”,另一个是房老师,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数据与模型寻找真知。
受他们启发,我也做了两个小模型,一个是测量宏观的流动性外溢,简单说,就是去看匹配经济增长需要多少货币投放;另一个是测量股票与债券之间的相对估值比较。当货币超级多,总会有东西涨,如果股票又比债券超级便宜,那就该卖债买股,这几乎是常识,但悲观让人怀疑常识,模型则让它显现。
“常识、逻辑、模型,大道却至简,原来研究也可以这么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模型只是将正确的思维方式刻入肌肉记忆
2013年,同样很有争议,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以维持8%的GDP,也有研究员认为十年期国债利率要上到10%。大受震撼之余,我做了两个模型,一个是分情景测算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与中性利率;另一个是多样本测算30多个转型经济体的利率趋势。最后得出结论:国债利率要下行,这是“一生一次”的买入机会,于是,我拒绝了对看空债券的盲从,人们的悲观可能是来自“钱荒”的线性暗示,但对于转型经济体,单纯线性外推显然是错误的思维方式。
再后来,市场也越变越复杂,我的工具箱也越变越多,从懵懵懂懂到跌跌撞撞,不知不觉走上了一条量化资产配置的道路,多年以后,我又开发了一个叫BMQ(Bond、Macro、Quantitative)的量化系统,功能更加丰富,横跨资产定价、因子配置、风险管理等等,但与被尘封的几个“元模型”一样,都是为了在资产配置与有效选股的过程中,让常识显性化,并将正确的思维方式刻入生产流程。
模型增加了精细度,也提升了幸福感
与量化系统型的“固收+”结缘,也与早年工作有关,开始管理组合时,养成了每天记录几句笔记的习惯,也会顺带记录一些不靠谱的人与事,有时,公司领导偶尔矛盾的讲话也会被记录在案。
有这个习惯,是因为管理了专户组合与银行理财资金,这类资金有时会被人们称为“稳稳的幸福”,但它的投资经理通常是“稳稳的不幸福”,因为要操的心太多,一不小心可能会忘记各类期限的理财兑付,或者突然被央行加息暴击,或者组合安全垫突然消失了……,总之,组合特点是不允许投资经理天马行空,而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比如,要同时满足资产负债匹配、息差、流动性、波动率、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等。
人在事无巨细之下,难言幸福,对于稳健型的“固收+”组合而言,亦是如此,一个脑袋不够,那就笔头记录来凑,最后慢慢演化成了模型和系统,从而实现对组合的系统性管理。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模型
Model,其实并非一定是量化,比如,芒格就建议各类思维模型,达里奥建议的原则也类似,如果你读过《心流》、《快思考和慢思考》,可能会知道,人脑结构天生不靠谱,对于普通人,心流难觅,情绪常随,而机器与模型却能一以贯之,从某种意义上说,Model是随意与制度之间的中间桥梁,制度是普适的外在强约束,而思维Model则是个性寻觅心流的自我约束,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评测,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请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务必仔细阅读基金的法律文件(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你看好“量化固收+”策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