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10-13 16:26:12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大家都在关注股市,尴尬的是,我近期债券基金踩了两个“雷”

尴尬,真的尴尬,我分享出来,给大家一点启示,结论在最后,想节省时间的去结尾就行。

幸亏钱不多,这两个基金每个都买了1万,仓位不大,实际损失也不大,但是教训很深刻。踩雷的事情我干,大家学到知识和经验就行。

最近股市相对较好,不过债券市场就有点惨,然后我踩“雷”的故事就开始了。

一、持有期债基流动性崩盘

最近股市,尤其是前几天来说相对不错,所以大家看到新闻,有投资者赎回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准备参与资本市场。

然后,我持有的一个持有期债基流动性就崩盘了。

一天跌没了0.6%,这是短债基金,一年收益率也就2%-3%,然后一天没了0.6%,两三个月收益一天没了。

关键是啊,这基金还是持有期的基金,就是投资者不能随便赎回的,必须等30天才能赎回的债券基金,一天跌0.6%,短债基金跌出了股票基金的感觉。

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选出来的这个基金,我当时觉得,持有期债券基金,需要持有一定期限,投资者管住手,基金经理好操作,结果。

作为一个短债基金,结果直接流动性崩盘了,真的,全市场的短债没有跌这样多的,而且你可以看其他跌得多的短债基金都是普通短债基金,投资者想赎回就赎回那种,30天持有期债券基金流动性崩盘了,这真是第一个,我不理解。

全市场这样多持有期基金和短债基金,我就十分荣幸地选择了流动性崩盘的倒数第一,我也是很服气我自己,真的,我真不知道怎么能买这基金的。

至于这个债基的基金经理博士肄业,或是从业以后频繁跳槽,三两年跳槽一次,我就不说了。

真的,奉劝大家买债基不要买小公司的债券基金。


二、滚动持有期,要关注自动到期或是继续投资。

上面说了我买了一个30天持有期基金,一万块钱,结果这债券基金流动性管理失败,大跌0.6%。
然后我发现一个更坑的地方,最近债券基金不是跌了很多要企稳了吗?

如果说上面的踩雷可能归咎于基金,下面的踩雷责任完全在我。
我有个30天滚动的债券基金,也是一万块钱,正好这几天到期。

滚动持有期基金,买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是30天到期以后,继续投资下一个30天,还是30天到期自动赎回到你账户。

当时我买的时候,选择了自动到期赎回,没选到期继续持有,大家也知道遇到债券大跌,结果这几天到期自动赎回到账,完美错过最近企稳反弹。

幸亏当时没买多少钱,就一万块钱闲钱理财,当时没想,后来可能事多,也可能是这几天股市行情好,光关注股市了,也没注意,以至于也没修改设置。

所以这个雷,主要责任在我。
我现在想了一下:还是那种持有期债券基金好,过了持有期想持有多久持有多久(前提是流动性管理好,别像第一个债基一样),遇到下跌也能扛,只输时间,好歹还是浮亏。

退一万步讲,哪怕像我本文上面提到的第一个债基一样,流动性崩盘大跌,我只要不赎回,就还只是账面浮亏,没亏钱,大不了等几个月,就能慢慢收复失地。
这种滚动持有的基金,如果你没选择继续持有,而是选择自动到期,OK,遇到债券大跌直接变成认赔认输了,浮亏变成实际亏损,反过来如果遇到债券大涨,直接变成了提前跑路错过债牛。

换一句话就是,滚动持有期债券基金,遇到债券牛市和债券熊市都不讨好。

这种滚动债基就和定开的股票基金一样,给投资者添麻烦:一个普通投资者怎么能预判未来30天的债券是牛是熊,同理,一个普通投资者怎么能预判未来2年或是3年股票是牛是熊。

这和抛硬币有什么区别?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制选择”:参与还是不参与。

有点坑啊,我要是有这个能力,能判断出未来30天债券牛熊,或是未来2年、未来3年股票牛熊,我亲自上阵,不行嘛,还非要买基金嘛?

让投资者管住手,避免短线频繁交易,确实是一个好事,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基金经理操作,这种应该倡导,对不对。

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矫枉过正,用滚动持有或是定期开放来强制投资者做选择,做为普通投资者,我要有这个判断能力,我直接自己满仓干了,我还用买基金?

所以我个人,建议滚动持有期和定期开放的债券和股票基金,都变成持有期基金。


总结:


1、债券基金,尽量选择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

2、滚动持有期债券基金,要注意看一下自己当时选择的到期继续投资,还是到期赎回到账,否则就会像我一样,遇到债券下跌,错过债券企稳甚至反弹。

3、我个人,建议滚动持有期和定期开放的债券和股票基金,都变成持有期基金。


幸亏这两个债基基金买的都不多,造成实际损失不大,第一个短债还是浮亏,只不过得等一两个月才能修复。

亏钱很不爽,很多人不愿意提及,尤其是不愿意公开说,但是我为了让大家学到知识,汲取我的经验教训,我愿意写,我这人很实在,亏钱了或是踩雷了咱都写,没必要隐瞒,咱不需要吹嘘来忽悠人。

踩雷的事情我干,让大家学到知识就好,祝福大家发财。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楼主暂未评论!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