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4-19 09:06:18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落差不可怕:如何“拯救”投资中的“落差感”?

我们先来想个问题:人在什么时候会特别有落差感呢?不是知道自己没有一样东西的时候,而是以为自己会有、最后却因为某些原因没得到的时候,这种落差感才是令人更难受的。

在投资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你满怀期待地买入某只基金,以为它会像前一年那样上涨20%,谁知道买入后却下跌了20%,这就是投资的“落差感”。最近看到某券商一份研报《基民收益启示录:寻找低落差感基金》,这篇报告中探讨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为什么有些基金买入手中就会变差?到底什么样的基金落差感比较低?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01    买基金时为何会产生心理落差?  

先来看看,为什么我们买基金时会产生心理落差?不外乎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基金赚钱但你没赚钱”,也就是基金收益不错但基民收益却很低。有研究显示,不论牛熊市场,整体基民收益都低于基金净值收益。而且,越是市场波动大的年份,比如2015上半年、2019~2020年,基民的业绩落差就越大。说白了,就是我们错误的时点申购或赎回基金,顶点买、低点卖的“追涨杀跌”行为,导致自己最终持有收益和基金收益间出现了落差。  

第二种原因是“买之前基金收益不错,但买之后基金就不太行了”,俗称“买前‘小甜甜’,买之后就变成了‘牛夫人’”。还是那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基民更喜欢购买那些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也就是过去一段时间业绩表现比较出色的基金。但问题是,短期的涨跌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有很大随机性,有些基金在某个阶段表现好并不主要是因为自身策略好,而是市场轮动的风刚刚好吹到了那

比如当市场风格偏向蓝筹时,价值型基金的表现普遍会好于成长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价值型基金的质地都很好,反过来,也并非所有的“浮亏”都是策略不佳导致的。如果选到了那种因为风格刚好契合市场而一时表现出色的基金,收益持续性往往比较差,一旦市场轮动的风又吹走了,很快就会落后市场。而我们买入的时机刚刚是它的“巅峰期”,于是就可能出现“一买就跌”的怪象。(上述参考:华安证券,《基民收益启示录:寻找低落差感基金》,2023.03.13)

  02       如何选择“低落差感”基金?  

搞明白了投资落差感产生的原因,咱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一个“对症下药”的问题。

先解决“基金赚钱但你没赚钱”的问题,虽然简单但需要坚持下去——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要长期持有放弃追涨杀跌,把持有时间放长,只要你不轻举妄动,基金收益自然也就基本等同于你的持有收益了。  

再来看“基金一买就跌”,相比上一个问题要更复杂一些,涉及的主要是基金挑选,要尽量去寻找那些“低落差感”的基金。究竟哪些基金能够满足“低落差感”这个标准?下面这四个维度,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是业绩维度,之前跟大家介绍过的“4433选基法则”还记得吗?第一个“4”是指选择一年期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前1/4的基金;第二个“4”代表选择两年、三年、五年以及自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前1/4的基金;第三个“3”是指选择近6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前1/3的基金;第四个“3”代表选择近3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型产品前1/3的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兼顾短、中、长期不同维度的排名来选择业绩具有持续性的绩优基金。  

第二个是风格维度,重点关注那些细水长流的均衡型基金。还是那句话,市场风格变化很快,某个风格不会一直保持领先,当某个风格已经涨了很多的时候,风险也会很大。为了避免买在顶点,大家可以关注那些均衡型布局的基金,在风格和行业上持仓比较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市场的风吹向哪边,都能尽可能去控制风险回撤争取持续收益

第三个是基金经理维度,尽量去选择那些基金经理比较稳定同一基金经理管理时间比较长的基金。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不同投资风格、不同投资策略,如果一只基金频繁更换基金经理,那么在风格和策略上就无法延续,很可能就会出现风格漂移、策略频繁改变的情况。

第四个是流动性维度,可以看看那些带有持有期的基金。持有期基金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防止“好动型”投资者因市场波动影响而中途赎回,通过持有期锁定份额“管住”双手,引导长期投资,提升投资体验;二是有利于基金规模稳定,便于基金经理的策略执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希望大家能在“低落差感”中,寻到值得长期持有的好基金~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