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2-24 20:52:36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重庆
汇添富张韡,趟过医药的低谷湍流

曲艳丽 | 文

有些采访对象是坦率开心又可爱的人。

言谈之间,不需要努力进入ta的世界,而ta的世界扑面而来。本质原因是对方的心理结构是开放式的,像一望无际的充满了趣味的旷野,到处是个人的奇思妙想。

基金经理已经是一个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风格的职业之一了。但即便如此,久居社会,这种人也是稀缺品。

汇添富基金的医药基金经理张韡,就给我这样的感受。

张韡的名字,「韡」读wei,意思是光明美丽。

张韡目前管理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汇添富达欣混合、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


1.

张韡是南京人。

南京人比较佛系,张韡的高考分数够清北,但选择保送南大,进了基地班。大学第三年,她选了生物,主攻肿瘤免疫调节机制。

研究生期间,张韡到了康奈尔大学,申请了康奈尔与斯隆-凯特琳合办项目,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位于纽约,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全美轮流排名第一。

2015年,张韡加入汇添富基金。

汇添富有医药投资的传统。当时,张韡的导师要求:「研究员覆盖某个特定方向,如张韡看的创新药或精准医疗,把一级、二级的相关公司跑一遍,从中挑出一家最好的,做全面比较和跟踪。」

相较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在很多时候更有前瞻性。自此,张韡形成了一种习惯:定期跟一级市场的小伙伴聊一聊,热点在哪里,再找二级市场相应标的。

在汇添富的研究员时期,张韡是很幸福的。公司历来有全产业链调研的传统,每一年张韡都会随团队赴美国调研。

「其实日子过得挺苦的。」张韡回忆道,选公司,一天跑四五家,熬夜查资料,但确实拓宽了团队的视角。

2016年调研某国际知名医药公司,仅因PD-1单品,该公司市值就大幅上涨,PD-1是上一轮医药创新的领头羊,回国后,汇添富在一二级市场均做了相应布局,抓住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机会。2018年,汇添富团队赴美,调研某mRNA龙头。当时mRNA领域备受冷落,在纳斯达克横盘三年,但当A股炒新冠mRNA疫苗,汇添富做到了第一时间反应。疫情之前,张韡也会飞到芝加哥参加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

「那些当下跟手头投资没有关系的研究,但它对整个行业非常重要。」张韡认为。

这是张韡做医药投资的第一个特点:一二级市场联动视角。


2.

2021年3月,张韡上任基金经理,管理汇添富健康生活,之后就遭遇医药漫漫熊市。

两年基金经理生涯之后,净值才终于浮回水面。

期间,张韡也约过消费的路演、甚至听过逆变器。

但她很快发现,「发自内心的兴趣不在这里。」原来,她的研究是对医药的兴趣驱动,不是为了炒股。「不然一百个医药基金经理每天在内卷。能坚持下去,一定有一份热爱。」张韡感叹。

2021年9月,张韡接手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去年3月份,没有人碰港股创新药,后视镜看,那是大量创新药公司的最低点。张韡打开MSCI中华指数,每家公司聊了一遍,做财务模型。她算出来,一大批优质的创新药公司被系统性大幅低估,

张韡约了个调研,非常惊讶:对方所有的C某O全出场,什么时候都可以。她回想起2020年疫情之后创新药飙到最高点,约路演如登天难,只有投资者关系IR接见。「往往这种时候,就是大底翻转之际。」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三季报的第一大重仓,某特异性皮炎抗体注射药龙头在3月份甚至跌破在手现金。张韡问创始人:「怎么跌成这样?」对方回:「我们也很意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个瞬间,我自己都甚至愿意all-in了。」张韡夸张道。

自二季度始,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大幅加仓港股创新药,张韡一战成名。(数据来源:基金年报)

「投资是非常逆人性的,它会逼着你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你要冷静、要对抗本能。」张韡说。

3.

张韡一直看「创新药」这条线。

医药的大行情往往伴随着大创新周期,医药本质上是技术创新驱动需求。上一轮全球医药创新周期是2015-2016年,以肿瘤免疫治疗PD-1为代表。2015年,张韡初到汇添富,第一篇报告就关于「肿瘤免疫治疗」。

如今,新一轮医药创新周期开始。过去一年,全球又有了一批新的、重要的突破,包括阿尔茨海默A药、非酒精性脂肪肝、肿瘤ADC领域等,都是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这是医药基金经理不应该忽视的。」张韡称,紧跟着,企业往这些方向布局,一级市场的钱会过去,二级市场的钱也会跟上。资本市场里有很多人认为,炒创新药仅因美国加息周期或会结束。但张韡认为,当然不是,产业逻辑并非如此。

据悉,去年10月份,在美股,某非酒精脂肪肝领域龙头一天之内上涨4倍。某美国制药公司在研的减肥药物GIP和GLP-1双受体激动剂Tirzepatide,华尔街的一致性预期是200亿美金销售额,国内也有人做。包括前述的特异性皮炎抗体注射药,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在自免疫领域出现了数个百亿美金级别的单品。

「每一个都堪比当年肿瘤免疫的PD-1产品。」张韡评价道。

因为科班出身,张韡看得懂每个药在做什么、到底值多少钱,这很重要。

她的学术背景是医药研发,对医药创新有自己的信仰。平时,张韡就很喜欢刷全球研发的新闻,看到一些突破,马上询问业内。春节期间,她躲在家里看各种paper。她形容自己「性格上就喜欢比较'性感'的行业。」


4.

汇添富的医药规模很大,因而张韡长期形成的思维是:

「有一点对抗市场」。

2018年某生长激素龙头连续跌停。张韡第一天压力大到没敢上班,第二天飞去东北,董秘对她说没有问题,第三天通宵没睡。

这一整夜,她把1992年到2000年的公告全部看了一遍。

到了第三个跌停,张韡给予建议:「加仓」。

后来,她又在该生长激素龙头遭遇「大顶」之前就在内部给了卖出评级。

「独立思考很重要。」张韡称,当跌到谷底,你听到的一定都是负面声音。你跟市场对抗,前提是对一个公司的「价值低」和「价值顶」有起码的判断。

因此,在医药基金这个内卷的赛道里,张韡是「在有一点从众的市场里不太从众」的存在。

2016年是某眼科龙头非常逆周期的年份。那一年,业绩连续很多个季度不达预期。当时有同行拿着excel模型对张韡说:「这家公司到天花板了。」张韡是看市值空间的,作为研究员,她跑过该龙头的省会级、地级、县级模型,跑过所有的竞争对手,明确知道它到底该值多少钱。

「一些公司的长逻辑没有问题,但它在短期经营特别差之时,估值是极度压缩的,所以遭遇经营逆周期应该稍微乐观一点。」这段经历对张韡产生了很大触动。

汇添富内部人士称,张韡是最hands-on的基金经理之一,重仓股均一手跟踪,始终自己跑调研、跑访谈。

张韡的风险偏好也比较低,花大量时间在盈利预测上,反复验证,然后再看估值。

张韡强迫症式的严谨,来源于学术背景。她记得,研究生期间有一堂课是Critical Analysis,课堂形式有趣,教授给一个命题,第一个人说为什么命题有可能不对,第二个人说为什么第一个人有可能不对,第三个人说为什么前两个人有可能不对。也就是说,「你要不断否认自己的假说,寻找可能性。」


5.

产业的长逻辑、产业的竞争格局、产业的壁垒,是汇添富从投资理念和研究理念就灌输在张韡的思维框架里的。

「它比PEG更重要。」这才是张韡花时间最多的地方。

她会访谈大量的行业专家、公司员工、竞争对手,做比较,调研上下游。

2016年,张韡在内部推荐某生长激素龙头。后来,她对该十倍股涨势的评价是:「对于一个渗透率比较低的行业,又是偏消费属性,假使站在1996年上市那一年,没有人会知道它后来会涨到什么模样,但在中间每一步看,市盈率PE都很高。」

张韡得出结论:对于这一类渗透率较低的成长股,产业逻辑和业绩跟踪比静态PEG更重要。

张韡的前十大重仓很稳定,基于一年甚至三年的维度选股,除非市值阶段性过度透支或者大逻辑发生变化。前十大重仓之外,张韡有部分股票持仓会以非常小的仓位参与,然后研究、筛选,好公司再往前推,「它是持续翻石头的过程。」

张韡不是那种很极致的风格。汇添富一直讲的组合管理理念就是「行业相对均衡,个股适度集中」。汇添富健康生活就是很典型的,在张韡最近看好的方向上配置得相对均衡。

「我是一个有点'怂'的人,很少all-in在某个板块,但均衡一点,挺好。」张韡回答。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张韡管理的产品信息如下: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成立于2010/6/25,历任基金为刘子龙(20100625-20121101)、王致人(20100625-20150615)、赖中立(20150526-20160713)、倪健(20151027-20190101)、杨威风(20190101-20210929)、张韡(20210929至今)、陈健玮(20210929至今),成立以来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11.4/13.74、-23.38/-21.86、14.32/18.97、11.17/-2、-0.39/3.74、-3.43/-2.5、-6.01/5.46、32.08/45.9、-24.41/-18.16、17.19/17.84、31.52/22.58、-30.9/-20.49、-8.18/-21.17;汇添富达欣混合A成立于2015/12/2,历任基金经理分别为李怀定(20151202-20180706)、曾刚(20180706-20200701)、郑慧莲(20180706-20200610)、李云鑫(20200610-20210903)、胡奕(20200701-20221021)、张韡(20221021至今),成立以来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2.7/-6.46、5.74/9.2、-3.41/-10.26、8.91/18.69、41.49/13.5、10.27/-1.21、0.24/-10.8;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A成立于2021/3/25,历任基金经理为郑磊(20210325-20220707)、张韡(20210325至今),成立以来各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0.21/-5.16、-7.6/-15.73。以上数据来自基金各年年报及2022年四季报,截至2022/12/31。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