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5-01 07:15:04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天津
#定投日记#第十三期打卡第一天!$东财新能源车A[010805]$$东财新能源车

#定投日记#

第十三期打卡第一天!

$东财新能源车A[010805]$

$东财新能源车C[010806]$

我为什么要布局新能源汽车板块呢?

20世纪70年代石油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促使各国政府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传统燃油汽车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度较高,而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供应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和降低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氢能源汽车技术的出现,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类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纷纷涌现。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政策支持和推广范围。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充电设施、智能网联等配套设施。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包括电池技术、充电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由于气候变化的严峻性日益凸显,绿色出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出行的代表,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从政策推动到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引领着能源转型的重大变革,而新能源汽车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1、全球新能源汽车2023年销量数据。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举世瞩目。从2018年的211万辆到2022年的1039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短短5年里翻了五番。继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后,2023年销售13,689,291辆,同比增长35.7%,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份额也从2022年的14%提升至16%,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据11%的市场份额。

在全球电动车型TOP20榜单中,美国特斯拉有2款车型上榜,德国大众有2款车型上榜,值得一提的是TOP20榜单中,有15款车来自中国,占比八成。比亚迪占据7席成为最大赢家,理想占据3席,广汽埃安占据2席,上汽通用五菱占据2席,长安占据1席。

总体来看,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突破4200万辆,中国的销量超过2500万辆,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比59.52%。

2、2023年新能源车企销量TOP 10:

TOP 1:比亚迪全年销量:3012906

TOP 2: 特斯拉全年销量:947000+

TOP 3: 吉利全年销量:487461

TOP 4:埃安全年销量:482003

TOP 5: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销量:485829

TOP 6:长安全年销量:470000+

TOP 7: 理想全年销量:376030

TOP 8: 一汽丰田全年销量:284983

TOP 9:长城全年销量:261546

TOP 10:蔚来全年销量:160038

3、中国新能源汽车近10年产销数据。

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九年产销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8.4万辆,销量为7.5万辆。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是958.7万辆和949.5万辆,其中,国内销量达到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120.3万辆,同比增加77.6%。

相对于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料汽车2023年在乘用车市场产销不如新能源汽车。2023年中国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1404.3万辆,比2022年同期下降109.4万辆,同比下降7.2%。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在全球总占比56%,上升6.1%,其中单新能源产品市占率就达49.9%。

中国目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份额超六成,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的销量份额分别为22%和9%(区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区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销量总和不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一半。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份额65%,2024年占比目前看来也在持续加大。

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经济影响。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补贴、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中国新能源车发展迅猛,连续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正站在世界的顶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和性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环保,还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电动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源成本,相关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业也迎来发展机遇,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渐崛起,欧美国家却放缓了新能源车的政策支持,全世界的发达国家突然决定不玩电动车了,大致原因如下:

1、利益关系:欧美国家研究汽车近百年,掌握了重要的发动机技术,精通内燃机原理,拥有绝大部分核心技术专利,连变速箱都是垄断级别。如果大家都开电动车了,他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发达国家有钱社会福利好,和他们把燃油车卖到全世界有很大关系。所以在他们看来,放弃燃油车就是放弃高收入,放弃高福利。

2、基础设施落后:如果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意味着要普及充电桩,建设更多电网、电站,需要花费太多的钱,不如直接买石油划算。

3、建设供应链太费钱:如果发展电动汽车,发达国家就要重新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这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成本也非常高,综合计算不如找中国工厂代工划算。如果交给中国工厂代工,那就完全没有和中国车企竞争的优势。

4、没有攻克电池技术:目前电池技术已经被中国和日本垄断,市场上90%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都是中国或者日本提供的。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他们制造电池的成本太高。如果从中国或者日本买电池,生产成本变高车价也就不便宜,在这方面他们和中国车企竞争完全没有优势。

5、国际竞争无优势: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和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销量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比六成,而且中国汽车更新换代特别快,一年一个样,而欧美的车企好几年才改次设计,很多追求新鲜的消费者不买账。如果推行电动汽车,汽车市场基本就得拱手让给中国了。

6、全球地位的博弈:减少碳排放,意味着减少石油的使用。石油是跟美元挂钩的,如果有一天石油变得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有机会重建。

7、中国电价便宜: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中国逐步建立起了新能源优势,并在快速突破中。光电和风电的发电总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水电也是领先世界。前不久,欧洲最大的光伏生产企业关闭部分光伏工厂,原因是中国光伏太便宜了,低于他们的成本价。2023,全球锂电池储能出货为224GW,中国出货能是185GW,占比82.5%。预计再过30年,我们的风电和光电在总用电结构的占比均会超过30%。新能源+储能+电车,这将成为我们最终实现能源自主的基本盘。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的赛道上,我们迎来了难得的领先世界的历史机遇。碳中和会推动国际秩序重建,让世界告别火电赛道,将发达国家拉到新能源赛道上重新起跑,而我们已经建立起了领先优势。如今,我们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所以发达国家集体抛弃电动汽车,就是因为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竞争不过只能集体躺平了。碳中和的推出本就属于国家战略的重大博弈。因为在发展的初期,发展的过程也是环境恶化的过程。发展越过拐点之后,越发展环境越好。10几年前发达国家集体要求中国降低排放,背后的意图不单是为了环保,而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完成了发展所需要的碳排放,他们知道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拐点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那个时候无计划地降低排放,相当于变相放弃了冲上发展拐点的权利,整体的发展就被封死在拐点的左侧,这是发达国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于国产车企来说,接下来要走的路并不容易,不但电车要继续,氢能也要寻求突破。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赢利的只有比亚迪、理想和广汽埃安这三家公司,国内电车企业的内卷可想而知,诸多欧美大厂放缓电动化转型步伐,加码燃油车,也必然对国产品牌国际市场造成拦截与阻力,国产车企海外扩张的难度系数将会增大。国产汽车要出海就要本地化,在国外建厂给当地提供就业和税收,才能实现与当地深度绑定。这也是比亚迪近些年在美国、印度、摩洛哥、泰国、巴西和匈牙利建厂的内在原因。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环保、能源安全、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领域。尽管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光明,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新能源汽车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需要研发出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寿命,同时降低成本;需要提高充电设施的便利性和普及率,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需要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以适应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电动汽车作为环保出行的代表,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很期待电动汽车在引领能源转型的革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美好的时刻的到来!

@东财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