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购一直是公募基金一大福利,甚至衍生出以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策略的打新基金,过去几年打新基金的收益甚是可观,给部分固收类产品添色颇多。
一些老经验
新股申购收益贡献多大,主要就是规模、中签率、股票底仓三部分决定的。
规模这块,有一个合适的规模,新股收益的贡献度会比较高,规模太大,稀释得厉害,规模太小则会因为不满足申购条件,压根都没打新的资格;
股票底仓,仓位和投向都会影响收益,仓位高肯定波动大,至于贡献正还是负就要看市况如何,而投向不同会带来业绩的分化,但这个投资者各有所好,无论好坏都能接受;
中签率,也就是能打到多少新股,影响也很大,多中自然多赚,打不到新股,还谈什么打新收益?
中签率这块,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抱团”,原先的报价机制有个缺陷,刨除高价、低价的比例挺高,那么机构团结起来,都报一个价,就能决定定价,甚至还可以压价,多赚一些。这也导致有的上市公司比较亏,甚至个别公司看到定价后嫌弃发行价太低,一度打算不上市了……监管注意到这现象,也采取一定手段来限制“抱团”。
一些新变化
现在“抱团”被打压,个别报价太准的基金公司收到了监管的警示。
以往神准的基金公司,现在报价就不怎么准了,旗下打新基金的规模也有明显的下降。还有一些基金公司的报价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中签率下降比较多,这个格局确实有着不小的变化,一些固收+有特色的公司这波比较惨……
不过柠檬君觉得还是会有新的路子出来,柠檬君本身更看重的是规模变化,打新基金的规模合适最重要,否则不如直接去选资产配置类的固收+基金。当然这类固收+基金肯定是未来的方向,打新基金的时代终会过去……说不定哪天规则改变,直接就咔嚓了……
一些新想法
今年这个行情,打新收益的贡献在降低,股票底仓对于打新基金的影响越来越大。之前柠檬君说过新能源的例子,股票底仓都是新能源的基金,一个月就把一年的收益目标给实现了……
不过柠檬君还是倾向于均衡一些的,稳健为王,控制好波动,所以会搭配各种不同底仓投资策略的打新基金。
现在市面上的打新基金,股票底仓还是以上证50增强、沪深300增强为主,很少有500增强、1000增强这样的,其实后两者今年表现真不错,可惜数量太少了。
也呼吁基金公司可以多搞搞这种混搭的产品,旗下的量化基金经理可以多出点这样的产品,另外就是一些画线派选手,也很适合来做打新就觉得股票底仓投资,直接复制过来就挺好的,基金公司的产品部还是很值得考虑一波,这样的产品做好了,以后转固收+基金也比较方便,能养得很大。现在就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打新基金做好了,就转成了几十亿规模的固收+基金。好的业绩还是很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