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8 09:20:55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天津
#埋伏夏日投资机遇##瑞银:中国航母型券商呼之欲出#第二十篇。$国泰国证房地产行

#埋伏夏日投资机遇##瑞银:中国航母型券商呼之欲出#第二十篇。

$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A$

$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C$

$国泰黄金ETF联接A$

$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C$

$国泰国证绿色电力ETF发起联接C$

今天,我打算继续聊一聊有关煤炭板块的想法!毕竟,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煤炭行业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谈一谈: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到底有多重要!

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长期和稳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煤炭作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为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45年来,煤炭行业深化改革、煤矿人赓续奋斗,让整个行业发生巨变。煤炭不仅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20多位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将占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这表明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能源支持,还在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影响。

此外,煤炭行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其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上,还体现在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贡献上。例如,通过技术进步和绿色开采,一些煤矿区成功转型为湿地公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这表明煤炭行业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转型和升级路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那么,国家为何要大力发展煤炭行业?

国家大力发展煤炭行业的原因主要包括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对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在消费和利用方面呈现出清洁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是关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立足煤炭稳定供应,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油气资源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关键手段,支撑煤炭相关产业持续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转型,对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提质升级和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是煤炭行业自身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促进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应有之义。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推广应用充填开采、边采边复等绿色智能开采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原煤入选率,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煤炭产业与新能源不断融合,加速建设能源绿色转型供应保障基地,有效带动人工智能、煤机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国家大力发展煤炭行业是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煤炭行业在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煤炭行业作为国家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仅是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在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对煤炭兜底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煤炭行业提出了“31110”科技创新任务,包括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矿重大灾害防控、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三大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煤矿资源勘查与地质保障等十大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旨在构建煤炭领域新型标准体系,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这表明煤炭行业在实现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煤炭作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储量较丰富,依靠国内供应基本可以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煤炭行业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集中煤炭产能于生产能力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地区,实现了煤炭产能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而且推动了煤矿企业向现代化高水平阶段发展,整体技术水平向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耗低等方向迈进。

此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够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立足点,在未来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双碳”并不是简单的“去煤化”,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绿色安全、智能高效、多元协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转变。这表明煤炭行业在实现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煤炭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其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煤炭行业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

煤炭行业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是其不可替代性的主要体现。

首先,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煤炭是中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为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配售和调峰支持。

其次,预计2025年前后,煤炭作为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所占比重将至50%左右,仍然是中国自主可控、具有自然优势的能源资源,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国际能源市场话语权的根基。

最后,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基础能源兜底保障新路径。在推动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煤炭行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使产业升级与转型并重,促进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因此,煤炭行业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其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确保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现状:

煤炭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据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煤炭产量较2022年增长了约3.3%,这是技术进步、开采效率提升以及市场需求扩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煤炭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电力和工业部门的煤炭消费量可能会逐渐下降,而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散煤用量仍然存在,并面临治理难度大的问题。

煤炭行业向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碳排放限制的加强,政府可能会继续加强环保监管和碳排放限制,推动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和消费 。

前景:

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碳排放限制的加强,煤炭生产和消费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将对煤炭生产和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煤炭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煤炭行业转型和发展需做多方面准备。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

煤炭老矿区转型和发展面临挑战。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煤炭行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机遇,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保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普通人如何投资煤炭板块:

我认为,普通人可以通过公募基金投资煤炭板块。一键配置,省心省力,简单方便,风险极小!

公募基金是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方式,可以分散风险,让投资者分享到煤炭板块的增长收益。一些公募基金经理会在其管理的基金中配置一些煤炭股,以获取煤炭板块的收益。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公募基金来间接投资煤炭板块。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长期业绩稳定、管理团队优秀、持仓结构合理、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公募基金,并持有较长时间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煤炭板块和公募基金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做好风险控制措施。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时间规划来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这里,我向您推荐一一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基金!

最后,我再谈谈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基金的特点:

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基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标的: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煤炭行业,通过跟踪中证煤炭指数来管理风险与收益,该指数包含了煤炭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

2.完全复制策略: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意味着其投资组合将尽可能接近中证煤炭指数的成分股和权重 。

3.风险与收益特征:作为股票型基金,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基金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其风险收益特征与中证煤炭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

4.市场表现:尽管市场有时会出现调整,但煤炭板块一直是表现亮眼的板块之一,这为煤炭ETF带来了投资机会。

5.基金经理:该基金由经验丰富的晏曦女士主理,硕士研究生。曾任职于苏格兰皇家银行、中信证券、华宸未来基金,2015年3月加入国泰基金,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具备深厚的行业分析和投资经验,能够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值得信赖!

6.投资形式:目前市场上直接以煤炭为主题的指数产品有4只,但做成ETF的目前还只有国泰中证煤炭ETF 。

综上所述,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基金是一个专注于煤炭行业的股票型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中证煤炭指数,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喜欢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点关注!

@国泰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