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3-08-07 23:24:20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北京
在当前A股震荡市,通过“跨区域+跨板块”的综合资产配置,获取超越市场的投资回报

#瓜分大奖|博时全球指数投资“拼拼乐”#

$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C$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

$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

先说结论,在我看来,对于A股的投资者来说,相较于择时,资产配置对于投资者应对资本市场的波动无疑更为重要。究其原因:

(1)因为即使是最专业的机构投资也往往难以精准判断市场的涨跌起落,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时产生巨额亏损

(2)任何单一产品或单一策略都有其自身的周期性局限性,想要持续、长期地跑赢市场是非常困难的。而无论是权益资产还是债券资产,或是权益资产中不同投资方向的风格指数,都具有“涨跌轮动”的特点。因此,只有通过合理且有效的资产配置,构建投资组合,实现债权资产与权益资产的风险对冲,不仅累计收益率高于单个风格指数,且夏普比率卡玛比率也更加优秀,才能帮助投资者获取市场超额收益。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有曾经说过:“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在我看来,在当前的港A股乃至美股市场,无论是低估值的“中特估”板块还是高成长的人工智能板块,都是极具投资价值的,国内的中特估板块和港美的人工智能科技板块都可能具有较大的投资机会因此,在2023年的波动市场下,对于博时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我更倾向于“核心+卫星”配置策略简单来说,低估值预期稳定A股大盘蓝筹股基金如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核心”资产,获取稳健的业绩增长+绩效分红收益;以港股“低估值+增长”板块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C:014425)人工智能驱动美股高成长板块的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卫星”资产,获取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超额收益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采取“核心+卫星”的“跨区域+跨板块”基金配置策略至少有三大好处:

(1)能够获取长期收益:A股的板块轮动极快,前期的热门赛道回调幅度又极大,只有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获取板块轮动的收益,才能够成为A股投资的长期王者
(2)能够维护健康心态:面对A股这样波诡云谲的震荡市,如果投资者在权益资产中亏损,可能就会经常患得患失,这时候时间精力投入的越多往往是错得越多、错多情绪又会失控再多做,然而错更多,陷入恶性循环。到这个阶段,散户精力投入与收益往往就会呈反比,最后不仅损失了投资本金,更是损失了大把时间和自己的情绪价值,这是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而通过长期配置优质的大盘蓝筹资产获取稳健收益,必然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够节约投资者大量看盘的时间,可以使大家将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业上来,在获取资本性收入的同时能够有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2)能够满足多远化资产配置需求: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以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核心”资产,获取稳健的业绩增长+绩效分红收益;以受人工智能驱动港股高成长板块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38;C:014439)美股高成长板块的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卫星”资产去博取结构性行情的机会,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力争为组合增厚收益,做到了防守、进攻两不误。具体来说:

一、关于国企“核心”资产的投资机会

中特估板块则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催化下,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了20.43%,远超同期上证指数等A股主流宽基指数的走势。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紧密跟踪目前“较为低估”的标的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是投资者参与今年“中特估”行情的良好标的。该指数以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为待选样本,综合评估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情况,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100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了具备科技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股票在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截至目前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今年来已增长20.43%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的市盈率依然只有12.16,“当前估值比历史上74.32%时间低”。因此,我认为在今年“中特估”的资本市场红利下,中字头央企的行情才刚刚启动,今年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还是更倾向于以“中”字头国企为代表的中特估板块,因为受今年国内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成长、高预期收益必然同时也预示着高风险,今年选择防御性资产可能相对更为安全。而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以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为待选样本,综合评估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情况,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100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了具备科技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股票在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与“中特估”概念十分契合。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年化跟踪误差也只有1.41%可以充分参与指数的投资机会,能够在市场弱势时享受高分红,在市场行情到来时享受低估值带来的高资本利得收益,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涨跌两相宜确保“赚了指数必赚钱”

而具体到“中特估”行情的投资机会在我看来,当前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以及国企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在大国博弈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推动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字头央企经过多年来的沉寂,在内外部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极有可能迎来价值重塑,未来的配置价值持续显现,非常值得重点关注、适时布局!

截至2021年底,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308.3万亿;2022年总营收达82.6万亿,占2022年GDP比例超68%;国资企业近十年累计投入研究经费超6万亿元,拥有科技人才超100万人,本身就代表着中国经济最具有竞争实力的组成部分。而且在2023年,国资委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明确了2023年“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国企改革新目标:

一增: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

一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

四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营业现金比率提升。

国企虽然竞争力强,且利润额很高,但长期以来,整体估值反而明显低于民企,无论是中证国企指数还是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紧密跟踪标的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等,估值大幅低于中证民企、中证1000指数,甚至低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宽基指数。但低估值同样预示着更高的成长空间,新一轮改革有望重启“改革牛”,激发新一轮中特估行情

具体来说:

1、关于国企长期低估值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因此国有企业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具有最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而中字头央企不仅规模较大,而且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包括我国基建、军工、石油、水电煤气、公共交通通信基站等核心经济领域,近年来随着战略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诞生了一大批前沿高端领域的国有企业,涵盖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和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诞生了诸多行业龙头,比如基建行业龙头中国建筑、化工领域龙头万华化学、电力领域龙头长江电力等等,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重要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多年来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盈利能力稳定、分红稳健,为长期投资者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看成是A股中价值连城、持续下蛋的“金母鸡”

只是过去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国民经济经济的支柱领域,业绩优良、现金流稳健。2023年前三季度,国有上市公司创造利润达到2.98万亿元,占A股企业利润总额的67.7%。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预期清晰、缺乏弹性,因此相较于新能源、医药、消费、半导体、信创等高弹性热门赛道,行情大都不温不火,确实不太受国内喜欢追涨杀跌散户的重视,往往为投资者所忽视估值较低。很多绩优蓝筹国企的市净率(PB)长期徘徊在1以下,市盈率(PE)更是在5以下,意味着股票投资报酬率已经超过了20%,远超同期国债、金融债、大额存款等固收类产品回报率,估值低于近10年88%时间,已经反应了市场最悲观的预期,极具投资性价比。

2、关于国企的长期投资价值。如果我们拉长期限看,相较于短期的热门赛道,稳健回报的国有企业往往才具有最长期的投资价值。究其原因:

A股长期以来行情走势波诡云谲,板块轮动也几乎无规律可循,金股频出,半年乃至数年内可能就能获得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增福,但是浪潮退去之后很可能就回归原点,走出“∧”型走势。特别是上证综指从2001年6月14日世纪之交牛市的最高点2245点,截至2022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已经第49次跌破3000点,直到最近的交易日2023年8月7日,上证指数也只有3268.83点相当于上证股票整体作为权益资产,年化回报率只能算是勉强跑过活期存款。上证指数在2006年7月首次突破3000点,当年我国的GDP总量只有21.94万亿元人民币,到2022年已达到121.02万亿元17年间GDP增长了将近六倍的情况下,沪指却始终围绕3000点宽幅震荡。这时候,面对14年近乎零收益的资本市场,能够稳定上涨、获取稳健收益的国企大盘蓝筹股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A股恐怕都缺乏产生普涨行情的资金、基本面基础稳健回报、持续分红的国企蓝筹板块的配置价值就愈发凸显。从结果来看,前期抄底高弹性妖股的投资者往往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后期追高的投资者更是会巨额的亏损

比如,我们就可以对比前两年的消费龙头股海底捞(06862)国企中的电力龙头股长江电力(600900)海底捞(06862)从2019年1月的16.9元涨到2021年2月的87元,短短两年多时间就获得了超过5倍的惊人涨幅,必然是喜欢追涨杀跌、挣快钱的散户们最喜欢的成长股;与之相比,长江电力股价的增长就显得平平无奇,通过后复权可以看出,长江电力2016年6月26.6元的阶段低点,最高到2022年7也只涨到了57.27元,长达6年时间涨幅也只有2倍左右,如果不是极有耐性的投资者,可能都无法坚持到最后。

但是,最终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

(1)海底捞受疫情、经营策略失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出现了大幅下跌,从最高点的86元在短短一年时间就跌至了10.24元,跌幅高达88.3%,而且是直接跌破了2018年上市时的发行价。2022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才开始出现了阶段反弹。可以说,只要是在2018年9月上市以来二级市场买入海底捞的投资者,持有到2022年11月份的反弹之前,全员都是亏损的,堪称是最好的投资风险教育案例

(2)长江电力虽然缺乏惊喜和爆发,但是却始终不为十年来A股历次的暴涨暴跌所动,走势一直非常稳定,且持续分红,让各个阶段的投资者都获得了切实的回报,长期来看足以让追涨杀跌的投资者艳羡了。长江电力其实就是国企大盘蓝筹股魅力的代表,投资国企大盘蓝筹股虽然短期内收益可能相对较小,但是从长期看足以令投资者在A股这个波诡云谲的市场在大多数时候都能睡个好觉的,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近1年”“近2年”“近3年”的阶段涨幅分别达到了10.2%、18.43%、47.97%,说明无论A股市场如何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国企大蓝筹都能取得正收益,就凭这一点就已经足以让其他每日心惊胆战的投资者艳羡了,充分说明了国企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

整体而言,在长期缺乏普涨行情的A股市场中,相较于高弹性的热点板块,稳健回报的国有企业虽然可能缺乏惊喜,但是绝对不会缺乏回报更适合在资金、信息和知识方面都严重弱于机构投资者的散户特别是在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当下,伴随着国企的价值回归,必然能够为长期坚守的投资者带来更高的资本利得。恰恰是追涨杀跌的激进投资方式才导致散户们最终往往都是都是“七亏二平一盈”。这就如同经典的龟兔赛跑的寓言,高弹性板块就如同兔子,虽然开跑的时候一马当先领先很多,但随后就可能懈怠休息,而乌龟虽然速度较兔子慢很多,但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最终却能在全程比赛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在现实之中,高弹性的板块往往也伴随着高风险,到时候就不是仅仅像兔子一样睡大觉停步不前,而是还有可能大幅后退,此时乌龟的优势就更明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A股这样长期震荡缺乏普涨行情的市场环境里,国企板块的价值就愈发凸显

而且当前国企基石性行业依然保持优势地位,而且战略新兴产业影响力同样在持续增加,配置的价值愈发凸显必然能够为长期坚守的投资者带来更高的资本利得。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紧密跟踪标的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000861),能够最大限度分享国企创新企业在“中特估”背景下的潜在增长收益,而且购买指数基金就可以避免散户最害怕的“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情况发生,做到赚了指数必赚钱。选择富国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809;C007810),静待国企估值重塑!

二、关于恒生医疗保健板块“卫星”资产的投资机会

先说结论,在我看来,医药特别是创新药都是作为“十四亿人永远的刚需”,是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板块

简单来说,医药与普通的商品有着本质不同。普通的商品更多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且往往有数量众多的替代品。对于特定商品,消费者由于价格过高或者个人偏好的原因可以不买,或者选择其他的替代品。但是,医药则承载着人们延长寿命、提升病人生活质量的根本希望。对于病人来说,什么都可以省,但是医疗医药是绝不能省的,是最根本的刚需,是最低线的消费品

正是这样基于这样的逻辑,对于医疗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我一直都是坚定看好的。而且长久以来,医疗医药企业不只是有潜在增长预期,更有卓越的业绩表现。医疗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无论是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关键利润指标净利润增长率等在A股都是一枝独秀,堪称是A股最安全的“长坡厚雪”赛道。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过去十多年来,医药医疗板块涨幅巨大,同样是A股最长牛的赛道之一导致其龙头企业估值长期处于高企状态。所以过去我更多也是处于观望状态,寻找合适的介入机会。

而在2021年以来,受到经济形势、疫情冲击、医药集采等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医药板块掉头向下,医药龙头股普遍腰斩,领跌A股,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都纷纷逃离医药板块,2022年三季度的时候除了必须配置医药板块的医药主题基金和相关成分股的指数基金之外,公募基金中医药医疗板块的仓位几乎降至了历史最低,医疗医药板块堪称是已经处于“至暗时刻”。即使经过了本周五(2023年4月7日)的快速反弹,目前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930743)、中证医疗指数(399989)等医药主题指数依然处于自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值。

但是,古人常讲:“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在我看来,医疗医药板块这样在资本市场中的“至暗时刻”,恰恰是投资者的“历史机遇”。医疗医药板块整体增长逻辑未变的情况下,现在投资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赛道正当时。

当前,博时基金的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C:014425)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囊括了恒生综合指数中医疗保健领域的全产业链,包括创新药(24%)、CXO(22%)、化学制药(22%)、互联网医疗(13%)、医疗器械(11%)、医疗服务(4%)、医药流通(3%)、中药(1%),能够充分反应港股医疗保健领域的整体表现,成长空间巨大。

因此,博时基金的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C:014425)确实是分享港股医药龙头企业高成长空间的卓越投资标的,确保“赚了指数必赚钱”

1、关于医疗保健板块长期的投资机会。在我看来,当前医药板块正处于“高增长前景不变+历史低估值”的关键转折期,医疗医药板块整体增长逻辑未变的情况下,历史低位无疑是抄底医药医疗板块的最佳时机!

(1)我最看好医药医疗行业投资机会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医药医疗行业的高成长性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医疗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医疗行业最根本的投资逻辑就在于人类医疗需求自我强化的趋势。比如人类普通的需求像衣食住行等,在短期内都是存在阈值的,再有钱的人吃饱了短期内也不会再饿,对于普通消费品来说,旧有需求的满足就会在短时间内消灭新的需求。但医疗行业的需求曲线正好相反,医药延长了人的寿命,但是随着人寿命的延长就需要更多更好的医药来维持健康。换句话说,医疗行业旧有需求的满足不仅不会消灭反而会创造出新的需求,这就是医疗行业需求的自我强化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统计:

1)1960年以来,美国卫生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由彼时5%飙升至当前的18%,再考虑到六十年来美国GDP的增长率,美国医疗医药行业的增幅可谓是极其惊人的;

2)经合组织其他国家经过购买力评价调整后的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同样是呈现指数增长趋势的。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充分证明了医疗需求会自我强化的特征只要这样的增长逻辑没有改变,医疗行业的前景就无比光明。

(2)2021年以来,我国就启动了对医药的大规模“带量集采”,大幅降低医保医药的价格,确实从短时间内突然改变了医药行业的增长预期,直接导致近两年来医疗龙头企业跌跌不休。正如我上述所言的,医药医疗本身就是会自我强化的行业,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说,全球没有任何国家的医保基金能够承受医疗需求不断加速的客观规律医保集采政策实际上就是医保制度的必然结果。但是,在我看来,医药行业从繁荣到退潮的周期波动同样是市场出清、自我调节、优胜劣汰的必要过程。医药行业在萧条期能够繁荣期浑水摸鱼的低竞争力企业都淘汰出局,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同历史上2011年的控费大周期等阶段医药行业都遭因短期的外部冲击出现了剧烈回调,但是随后随着行业的优胜劣汰、竞争力的提升,医药板块都能迎来更加猛烈的上涨,迭创新高。而且,从  19 年带量采购陆续推进以来,这两年医保的结余率显著提升,“带量集采”效果显著,医疗医药板块的整体市场环境都在逐步回暖。

(3)后疫情时代为医药板块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病毒经过不断的变异,在感染率持续上升到同时危险程度确实也在逐渐下降,但是危害程度依然远胜于流行感冒,成为高感染率的常态化流性疾病,这时候,人类对于医药的需求就从生病时治疗的药物变成了长期的日常储备,相关药物的需求必然会大幅提升。同时,随着疫情达峰,线下医疗需求持续恢复,有利于带动医药医疗板块业绩的整体增长。

2、关于创新药赛道的高速增长逻辑。作为医疗医药板块的细分领域,创新药赛道必然会受益于医疗医保板块的整体利好!同时,创新药赛道又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因此势必能够引领医疗医药板块的上涨!具体来说:

(1)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医药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我国医药行业需求将迎来新的增长高峰。根据预计,近10年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增长了约44%,而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将突破4亿人,占总人口数30%以上;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医保支持也在保持年均约10%左右的增幅,过去十年来,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936元升至1764元,医药消费持续升级,市场长期需求旺盛。而创新药的技术潜力非常巨大。正如股吧话题君所说的,过去被视为疑难杂症或者说是绝症的疾病比如、肥胖、癌症、阿兹海默症等都在逐渐被创新药攻克,创新药的市场需求必然会持续扩大。

“老龄化+消费升级”双重因素的驱动下。根据预测,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也将由2020年的1.6万亿元增长到2030年的3.5万亿元,而创新药份额占比将由现在7%增长至70%。医药市场规模翻翻,而创新药的市占率又增长10倍,也就意味着创新药的市场需求在十年内将增长20倍以上,可谓是机会空前

(2)我国在创新医药、创新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的国产替代能力越来越强。目前我国企业在全球医药研发金额的占比已达到20%,位居全球第2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同比增幅已经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3倍,同时,我国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也在稳步提升,市场规模增速连续6年保持16%以上,未来在“市场增量+国产替代”双重因素作用下,国内创新药行业空间巨大。

(3)创新药受到当前医保政策的多重呵护。2022年医保谈判药品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涵盖了多款罕见病和肿瘤领域药品,创新药进医保速度加快,需求稳步提升,入保后产品销售额有望快速提升;同时,部分优质创新药品种谈判价格超预期,体现了医保局对医药创新的呵护之意。当前,集采政策对于医药医疗行业的边际影响在持续下降,创新药行业的不确定性更是大幅下降。对于创新药又得到医保政策的重点呵护,对创新药行业直接产生了重大利好

(4)近年来,国内医药专业毕业人数逐年上升,勤奋好学的中国文化带来的工程师红利同样将助推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医药行业从中长期看,市场需求存在自我强化的客观规律;再结合当前医药板块已经整体处于历史最低位的估值状况、“集采”等负面政策但是长期看反而会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健康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后疫情时代大众对于抗疫常备药的需求,以及我国在医疗器械与药物研究等领域越来越强有力的研发能力我认为,现在很可能是医药板块“高增长前景不变+历史低估值”的关键转折期处于创新高的新一波长牛行情的前夜,上车完全来得及,2023年医药板块投资机会巨大

3、港股医疗保健企业的龙头企业的独特优势。

(1)港股医药龙头企业标的稀缺、弹性更高。考虑到A股过去对于企业上市的标准确实显著高于港股市场,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对于拟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都有明确要求。近年来,虽然上证科创板上市标准已经有所放宽,但是毕竟科创板推出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港交所在2017年就拓宽了主板上市制度,允许尚未盈利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股份在港上市,确实大大激发了国内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因此港股还有着许多尚未在A股上市的医药初创企业,投资标的更为稀缺虽然风险更高但同样蕴含着更大的潜在增长机会。截至2023年2月底,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的前十大重仓股——药明生物、石药集团、京东健康、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威高股份、阿里健康、药明康德、金斯瑞生物科技、国药控股,药明康德,其余9只都仅在港股上市,是A股医药板块的有力补充,同时相较于A股具有更高弹性的优势,风笛布局性价比更高。

(2)当前港股医药企业估值低廉。截至2023年2月底,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的PB仅为2.64倍,处于近5年30%分位数的历史底部水平。

综上所述,首先我对于医药板块的整体增长前景都是非常看好,而创新药具有不断攻克人类各类疑难杂症,救命保命的消费场景,带来了快速增长的刚需,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因此,2023年我非常看好医药医疗行业的成长机会,医疗行业中我最看好创新药赛道。同时,创新药也是港股医疗内真正的“猛将”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HSHCI.HI)成分股创新药占比达24%,作为医疗行业长期成长的动力,2022年10月以来反弹明显,去年底至今年初指数反弹超38%,充分证明了港股的医药企业的高弹性,市场乐观时就非常乐观,悲观时就非常悲观,就带来了当前极好的抄底机会,而且港股中还有尚未在A股中上市的稀缺创新药投资标的、风险更高,同样潜在增长机会也更大

因此,2023年投资高弹性港股医疗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赛道的话,就可以选择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C:014425),获取港股医药保健板块的高弹性成长机会

三、关于美股科技板块“卫星”资产的投资机会

先说结论,伴随着去年底以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大爆炸,极有可能会激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纳斯达克科技板块作为全球科技龙头企业的汇聚地,潜力巨大,值得重点关注!

究其原因,在我看来,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美国货币政策特别是近期人工智能的技术大爆炸等科技利好因素美国科技企业的估值都造成较强的刺激作用,以科技创新企业为主的纳斯达克市场最为受益。特别是在2023年6月14日,美联储在一年多内连续10次加息后首次按下“暂停键”,标志着2022年3月开启的加息周期进入新阶段,可能会进一步激发纳斯达克市场行情。毕竟从历史上,美国每一轮加息周期之间的间隔,纳斯达克指数均迎来了大幅上涨。根据统计:

(1)1989年2月美联储加息结束至1994年2月下一轮加息周期开始,纳斯达克指数涨幅122%;

(2)1995年1月至1997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涨幅99%;

(3)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纳斯达克指数涨幅203%;

(4)2018年12月至2022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涨幅120%。

当前,纳斯达克100指数(NDX100)已进入技术性牛市,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新一轮放缓,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将进一步打开。

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紧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NDX100)。该指数涵盖了NASDAQ市场上市市值最大的100家非金融类公司,具体涵盖了软件、硬件、电讯、批发零售、生物科技等行业,入选成分股具有高科技、高成长和非金融的特点,是美国科技股的代表,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前十大权重股都是大家耳熟能详、潜力巨大的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英伟达、特斯拉、脸书、百事、博通等全球最知名、竞争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的行业“顶流”,目前,特斯拉不断创反弹以来新高,而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行业底层芯片的最重要龙头企业,市值更是迭创历史新高,目前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市值过万亿芯片企业。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452)“近6月”阶段涨幅已达到37.76%,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0.53%,正是我们参与美股纳斯达克100指数行情的优质标的。

插图

在我们探讨2023年美股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的投资机会之前。可能我们首先需要对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市场的基本情况有初步的了解,毕竟相对于沪深港市场,国内大多数投资者对于美股市场可能还是会相对比较陌生,了解了市场的基本情况才能够避免投资的误区或者说陷阱。

简单来说,纳斯达克全称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创立于1971年2月8日,最初是作为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2006年注册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现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证券交易市场。截至2022年底,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4953家,将近5000家,在数量如此众多的上市公司中择股无疑更加困难。而且,由于美股与A股的在交易制度、法律体系、会计准则、费用标准等方面的差别,国内的个人投资者千万不要轻易尝试直接投资美股,更不要尝试用在A股投资方式投资美股,否则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具体来说,在我看来,相较A股,纳斯达克市场主要有四大特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在投资美股时必须采取与A股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导致了国内散户如果想投资纳斯达克市场的话,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纳斯达克公募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

1、关于美股的投资障碍。当然,美股与A股差异远不止这些,只是这四点在我看来是对于散户投资影响最大之处:

(1)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来源于全球各地。使得散户了解公司基本面情况的难度也大为增加。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相较于投资A股,投资纳斯达克市场在市场规则、使用语言、信息获取等方面都存在更多的困难。要用英语乃至各国的官方语言了解这些业务种类繁多、遍及世界各地企业的真实情况对于国内绝大多数散户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国内散户投资美股第一个障碍

(2)纳斯达克的上市和退市制度相较于A股更为简便。A股主板上市长期采用的都是核准制,近两年本着“先增量再存量”的原则,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开始推行注册制,直到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在核准制条件下,证监会要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审核,而且对企业营收、利润等指标都有明确要求,本质上也是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背书。能够上市的企业通常都是各行业基本面相对优良的企业,上市企业在国内本身就是优质企业的代名词,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时,过去几十年来,由于A股上市公司退市门槛较高,直到近两年才逐渐完善了退市制度,这就产生了大量长期经营不善但却能够在A股苟延残喘的“不死鸟”的存在,甚至于这些ST股在借壳或者重组后还能一夜翻盘,而且即使企业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但到被交易所风险警示乃至最终退市往往需要经历数年时间。有“监管机构背书+居高不下的退市门槛”,就导致长期以来A股的散户即使没有任何证券投资知识,闭眼狂奔乃至随机抽股票代码来投资,最终往往都还能有止损离场的机会,投资风险在全球证券市场范围内都算是相对较小的;而纳斯达克上市、退市的门槛都相对较低,更注重得在于对信息披露真实性的重视,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收入等基本面条件要求更为宽松,导致上市企业鱼龙混杂,上市并不代表一定是优质企业;而且还有更加完备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随时可以自愿退市或者被直接强制退市,企业如果出现重大利空半天乃至几天内暴跌90%以上乃至迅速被强制退市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根据统计,1985年至2008年间,纳斯达克共计有11820家公司上市,有12965家公司退市,上市公司更新换代极快。如果投资者还以投资A股的思维来投资美股,喜欢追涨杀跌,或者出现亏损的时候不止损满仓死扛希望等待股价回暖,大概率最后都会血本无归。这样巨大的投资风险是国内散户直接投资美股的第二重障碍

(3)纳斯达克市场形态与A股不同,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对于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具体来说,

1)在强式有效市场中,价格已经充分地反应了所有关于公司运营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此时所有的证券投资分析都将是徒劳,投资者很难再获得超额利润;

2)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公司财报、公告、行业数据等公开信息获得超额收益,此时基于公开信息的基本面分析将会是徒劳的,内幕交易还有可能获取超额利润;

3)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则充分反映了历史上一系列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中所隐含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公司股价等过往技术指标获取超额收益,此时技术分析将会是徒劳的,但基本面分析还能帮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所以,划分市场形态对于投资策略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美股和A股早起发展历程都是非常相似的,美国历史上也曾是庄家盛行,操纵市场非常普遍。但是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美股在监管制度上日益完善,特别是对于内幕交易的打击异常严厉,轻则倾家荡产,重则牢狱之灾。因此,从有效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当前美股应该已经处于半强势有效市场阶段,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未公开的市场信息,比如公司的定期报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议等等。如果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超预期,通常股价就会大涨,反之大跌;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则上市公司会普遍下跌,如果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则上市公司会普遍上涨。而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编制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必然是在公开发布之前就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了,如果美股已经处于强式有效市场,那么股价就应该在定期报告发布前已经有所反应,由此可知,美股应该尚处于半强势有效市场阶段

而A股由于散户数量众多,到目前市场依然投机氛围浓厚,则处于从非有效市场向弱势有效市场的过渡期,散户普遍喜欢关注技术指标从而采取相应的集体行动,这就导致A股在部分时间或者部分股票上技术分析依然有效,但是经过多年来市场的优胜劣汰,特别是在2015年散户大量,在股灾中更是遭受重创,已经日渐式微。散户交易量占比持续下降,技术分析的准确性也在下降,正在向弱势有效市场过度。

因此,从市场形态划分看,在A股散户依靠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还能有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线生机,只是可能很多有经验的老股民也会觉得,近年来A股的技术分析的效果似乎没有前些年那么显著了。在美股技术分析已经基本失灵,基于公开市场信息的价值分析作用不大,更多的是要对公司的基本面有更加准确的预判。而且就像刚才所说的,国内的普通散户在美股进行基本面投资也面临语言、专业会计知识等一系列困难,在美股国内散户依靠自己的分析能力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更是是微乎其微。市场形态就是国内散户投资美股面临的第三重障碍

(4)就是交易货币的差异。这个进一步放大了有意直接参与美股交易的国内散户的投资风险。毕竟纳斯达克的交易货币是美元,国内投资者的资金更多是人民币,换汇不仅涉及的国内外汇管制的因素,同时汇率波动也会进一步发大投资者的风险,而散户往往又不具备利用金融衍生品来对冲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这样直接冲入纳斯达克市场就如同是飓风中飘荡的小船,实在让人忧心不已;而投资国内的纳斯达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则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的投资币种是人民币,免去了美元投资汇率风险换汇障碍的烦恼。汇率风险就是国内散户直接投资美股面临的第四重障碍

3、关于美股的投资机会。虽然对于国内散户来说,纳斯达克的风险远大于A股市场,但纳斯达克市场的潜在收益同样也高,我还是非常看好纳斯达克投资机会的,究其原因:

(1)不仅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来源于全世界,美元作为当前最为通用的全球货币,纳斯达克的市场资金同样来源于全世界,资金供给更为充裕,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特别是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首先考虑要在纳斯达克上市。虽然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鱼龙混杂,但同时也有着许多极具成长性的璞玉混金,确实有着更大的投资机会,十年股价上涨百倍乃至千倍的传奇公司数见不鲜、层出不穷,像中概股中的网易、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哔哩哔哩等等,在美股上市之后都曾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确实是激进型投资者的乐园。而且美国做空工具丰富,这些中概龙头股在数十倍的上涨之后,有的也迎来将近90%的跌幅,如果能够把握趋势反向做空的话,同样将能够再大赚一笔。

(2)美国又在诸多科技领域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纳斯达克确实有着更多更大的投资机会,像纳斯达克“FAANG”五巨头都曾给早期投资者带来了极为丰厚回报、直接财富自由

(3)美股的投资标的同样具有稀缺性,还有像目前的新能源明星特斯拉,半导体行业巨头英伟达等等,而这些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往往只在纳斯达克上市,国内的投资者要想分享它们的高收益也只能到纳斯达克市场来。

因此,综合而言,对于国内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一方面,四重障碍的角度来看,美股投资风险和难度是比A股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的另一方面,纳斯达克确实有着更大更好的投资机遇,毕竟高风险高收益

而现在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缓解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的推动,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科技板块极可能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牛市发展机遇。那么想要分享这样的收益,与其直接参与美股投资,莫如通过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全面涵盖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值最大的100家非金融类公司,确保赚了指数必赚钱。

3、关于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的优势、投资美股市场,特别是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至少有三点显著优势:

(1)市值本身就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百家市值最大的非金融类公司自然是纳斯达克将近五千家上市公司中优中选优的结果,直接投资一揽子指数中的股票就可以避免在纳斯达克将近五千家鱼龙混杂的上市公司中大海捞针,本身就能够规避很多风险。

(2)指数的编制过程本身就是自动进行优胜劣汰过程。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其中某些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环境变化丧失竞争力、市值下降之后,自然会被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所替代,指数中的成分股相对而言都是当前时期纳斯达克中最优秀的非金融上市企业,从而上自己的投资更有价值。因此,投资指数基金也是巴菲特认同的最适合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对投资风险巨大的A股如此,投资风险更大的美股更是如此。

(3)纳斯达克100指数波动大、弹性佳。近十年来波动率21%,近五年涨幅高达106.31%非常适合定投,更可以充分发挥微笑曲线的威力,而是还可以用天天基金网独有的“智能定投”功能,在指数估值较低时多买,指数估值较高时少买,同时在达到预期收益率后,基金净值回撤达到一定幅度就自动赎回,可以说是既能够获得指数上涨的收益,还能够放大指数波动的收益,又能自动规避风险、落袋为安,可谓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即赚到了纳斯达克龙头企业高速成长的钱,有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当前纳斯达克投资机会显现,选择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以10元起的小额人民币就可以参与纳斯达克市场的稀缺投资机会,一键配置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分散投资风险,共享美股增长受益!

综上所述,2023年面对国内外波诡云谲的资本市场,我们可以通过“跨板块+跨区域”的指数投资“拼拼乐”,充分分散投资风险,实现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回报。我更倾向于“核心+卫星”配置策略低估值预期稳定A股大盘蓝筹股基金如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联接(A:007796;C:007797)“核心”资产,获取稳健的业绩增长+绩效分红收益;以港股“低估值+增长”板块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C:014425)人工智能驱动美股高成长板块的博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016055;C:016057)“卫星”资产,获取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超额收益

#瓜分大奖|博时全球指数投资“拼拼乐”#

@博时基金万琼 @博时基金王祥 @博时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