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10 07:18:28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上海
央行终于下“狠手”








2024年年初至今,央行一直都在跟炒作国债市场的多头掰手腕。

这周,央行不在废话,上来就是一套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组合拳,搞得多头猝不及防。

整个过程精彩至极

为了描述方便,我结合10年期国债走势来说,请看下图:




周二,国有大行针对7—10年期国债再净卖出500多亿,给了炒作国债的多头当头一棒,占到先机。

然而,第二天局势又逆转。

周三,多头反扑,让不少国债品种回吐了周二跌幅。

无奈之下,有形之手加码,从两方面着手:

1、严查国债的最大买家——银行。

经查,原来是一帮小银行在那里疯狂买。

8月7号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直接对四家江苏的农村商业银行进行调查,指出涉嫌操纵国债市场价格,并上报央行,准备处罚。

警示意义明显。

2、限制银行之外的做多力量。

周三,据经济观察报报道,高层对债券基金的审批开始放缓。从证监会官网查询可得,原来从6月18号至今,债券型基金审批的数量就已经为0。

至此,央行在本周的抗击国债炒作的运动中,小胜:

分别针对国债的两大买家——银行和债券基金,查一批,限制一批,最终让国债长期收益有损抬升。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央行一心想让国债收益率不能跌的太狠呢?又为什么三番五次的阻止不了国债炒作,甚至连银行那么精明的都掉坑里了呢?

答案分别是防风险,是资产荒闹的。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和高层讲话就专门提到,为了避免出现类似于2023年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发生,很有必要抑制国债的炒作行为。

要知道,国债几乎是无风险的,但对利率特别敏感。

这两年,随着经济承压,一波接一波的降息预期不断兑现,国债大涨,聪明的投资者从国债的涨价中赚得盆满钵满,这刺激了更多的资金涌入国债这个赛道。

甚至5月22日还上演了100块的欠条,125块争着要的疯狂举动。

如此疯狂,一旦经济反转,利率快速上涨国债势必出现断崖式下跌。跌的太狠,这一轮手中持有大量国债的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必然遭受众创,甚至出现类似于硅谷银行破产事件。

在金融防风险这个大的背景下,央行怎么可能允许再添新的麻烦?!

可是,对于个体来讲,追求手中的资产保值增值也是天道。

江苏那四家被处罚的小银行为什么敢顶风作案,难道是?

NO!

从他们的角度讲,随着房地产落幕,在限制地方过度举债的背景下,他们跟当地的借贷活动就会减少,这就意味着他们手中极度缺少优质资产(贷款)。从他们的角度讲,储户存款要支付利息,总不能只靠着帮地方收收水电费过活吧?!

所以,他们必须,也必然会从市场中寻找新的优质资产。

就眼前看,除了一些优质的个人消费贷之外,也只能是国债或者类国债了——况且,这股疯狂的势头又那么有吸引力。

所以,当前抑制国债炒作看似是央行和市场的较量,实际上是集体和个体利益平衡的问题。央行从全局出发想控制金融风险,可个体为了自身保值增值的利益考量破坏了大局。

这个矛盾需要有效的平衡。


然而,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抑制国债炒作,就跟托举大A一样,光治标根本不行,还必须从破除资产荒的治本入手。

而本,就是价格。让经济回暖,价格回升,才是破除资产荒的本。

何为资产?

能带来收益的才是资产,股票是、债券是、大宗商品是......而资产要想产生收益,追本溯源还是要靠实体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回升,形成正向激励才行。

比如股票,其收益要靠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卖出去、卖出个好价钱,股价才有上涨的动力。

如果商品价格不涨反而下跌,老百姓就会延迟消费,公司就会失去扩张动力,降薪裁员,从而造成“消费观望→投资低迷→收入减少→消费再观望...”的“低通胀陷阱”。

此时此刻,我们国内的资产荒就是在“低通胀陷阱”中产生的,投资和消费没有支撑起价格。

昨天7月份的PPI和CPI公布了。粗看CPI同比、环比均有回升,是个不错的兆头。但是,细扣CPI涨价的细节,会发现基本聚焦在猪肉、青菜等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类,算不得多好。

好在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多少算是一种慰藉。

可是,再结合PPI依然在0下方来看,说明企业出厂价格依然低迷,整个经济的产品价格仍然没有形成“消费——投资”的良性循环,还需要继续发力。

所以,笔者认为,接下来央行(或者说高层)要想彻底终结国债泡沫,必须要重视国内低通胀的问题,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拿出十足的诚意,想法设法赶紧把经济搞热乎,把打工人收入搞上去,通过收入增加带动消费进而带动投资,最终推动其他资产价格上涨。

否则,价格问题不解决,债市骨子里的牛就还会骚动~~

阻挡的成本会很高很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4-08-10 09:45:28 发布于 上海
萍萍1688 :
基本面没好,房地产不行,降息周期下,大A投一次亏一次,资金不去债券去哪里
赚认知内的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