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2-08-15 11:30:00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机器人日益融入实体经济 多部门出台措施支持拓展应用空间

岳洋合 制图

最近一段时间,小米、腾讯等多家公司发布机器人新品;已有的机器人也在加快进入抗洪、防疫和工业生产的一线;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发布政策措施……各项进展表明,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机器人日益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量。

供给:“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

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集中展示机器人先进技术和产品。大会召开前夕,一批机器人已经亮相。

8月11日,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铁大”在发布会上姗姗而来,用行动展示了自身的运动能力。

“铁大”还具备强大的情绪感知能力。它搭载了MiAI环境语义识别引擎和MiAI语音情感识别引擎,能够识别85种环境声音和45种人类情感。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智能机器领域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挑战。“CyberOne的AI和机械能力都是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我们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包括软件、硬件和算法创新。”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表示。

8月8日,腾讯发布第二代四足机器人“Max”。该机器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对于复杂地形可以精确走位通行,包括单桩跳跃、双轮站立、双足起立、空翻下桩等高难度动作。

更多的机器人将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集中展示。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大会将设置“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矿山”等专区,并首次设置了人形机器人专区。

庞大的机器人军团是产业链实力的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从机器人零部件到整机,再到机器人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一批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

汪宏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支撑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需求: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今年以来,机器人在应急救援领域崭露头角。

不久前,山东威海一名男孩在海中游泳时因风浪太大难以上岸,有生命危险。当地民警迅速出动“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很快将该男孩成功营救。

机器人在应急救援领域将大有可为。根据应急管理部今年发布的《“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要求,到2025年,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化、轻型化、模块化、标准化水平持续增强,人装协同水平显著提升。

除了应急救援领域,我国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汪宏介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特种机器人作业能力明显增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政策: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国机器人应用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为此,主管部门先后出台支持措施。

科技部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鼓励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制造领域优先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6月对“农业、建筑、医疗、矿山领域机器人应用优秀场景名单”进行了公示,旨在复制推广。

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我们将深耕行业应用,遴选发布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机器人产品和场景。同时拓展新兴应用,鼓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汪宏说。

此外,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动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加强联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上,系统推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软件和整机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推动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

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师李宏图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全产业链在大力推动各行各业技术与应用变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创新,不断扩大机器人产业整体优势。在此路径上,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正当其时。

“总体来看,机器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改造传统产业、解放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李宏图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李雁争)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华商电子行业量化股票(007685)
  • 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股票(007853)

(来源:华商基金的财富号 2022-08-15 11:30)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